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上联,虽平淡无味却成千古绝对,至今没对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09:36: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上联,虽平淡无味却成千古绝对,至今没对出                                                                                 2024-08-22 15:45                                        发布于:天津市

      “唐宋八大家”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包括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而里面的苏轼和王安石,常常被人称为一对“冤家”。

王安石主张变法,但苏轼表示你的变法不太行,两个人经常为了变法的事情“吵架”,争得脸红脖子粗,王安石甚至公开说苏轼写的东西是“全类战国文章”,大家都觉得他俩是对头和冤家。
然而君子之间的交往又怎么会怕一些争吵?苏轼和王安石吵完架以后依旧会约着一起喝酒谈天,当然了,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两个人还是会比一比的,苏轼常常觉得自己的才能是在王安石之上的,经常“嘲讽”他。

比如这一天,苏轼闲来无事跑去找王安石,刚好王安石在午睡,苏轼朝着下人“嘘”了一下,叫他们别吵醒王安石,然后他老人家在王安石的书房里转来转去,看看“老王”这段时日都在看什么。

这时候刚好看到老王书桌上放了一张纸,纸上写了半首诗,内容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一看,笑了笑,说道:“这个老头子真是胡说八道!菊花怎么会落满地?”于是他拿起笔,直接在下面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觉得非常满意,就走人了。

王安石睡醒了,来到书桌前,一看这语气、一看这字,绝对是老苏的“杰作”,王安石笑了笑,想着下次一定找机会“报仇”。但他没想到马上就要和老友分离了,当年苏轼因为说错话,要被调走了,王安石亲自去送他。

快要送别老朋友了,王安石不想把气氛搞得那么沉重,于是他准备“教训”一下苏轼,他说:“走之前我们对个对子吧。”苏轼点头同意,王安石说道:“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大文豪苏轼一听,竟然半天没想好下联,王安石得意地说:“不着急,你想到了再告诉我。”于是苏轼气呼呼地走了,心想着必须回答出来。

来到黄州的苏轼过着悠闲的生活,转眼间就到了重阳节,前几天一直在刮大风,等到风停了,苏轼来到院子一看,竟然落了满地的菊花,他才想起了老友当年写的那句诗,他苏东坡真是“丢人”了。而且此后苏轼也一直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直到明朝有一位文人路过九溪蛮洞,突然想起了苏轼和王安石的这个趣事,下联脱口而出——“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看似和“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确实挺相配,不过大家觉得平仄上还是有问题,但也没找到更合适的下联。
后来苏轼又被征召回京师,得知王安石的爱子死了,老王又得了病,状态十分不好,于是专门绕道去看他。这时候的王安石再也不是当年风光无限的宰相了,两位老人家互相看了看对方,竟然笑了,互相搀扶着喝起酒来!

不禁让人感叹,大文豪之间的交往是多么洒脱和宽容,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9-14 03:47:57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 21:11 , Processed in 0.0094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