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赵望云山水画中的艺术特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05:0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析赵望云山水画中的艺术特质                   

2024-09-13 08:50                                        

发布于:山西省
   

  赵望云(1906—1977),河北束鹿人。长安画派奠基人和开创者。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0年代应天津 《大公报》之聘,到河北十余县进行旅行写生,作品每日在报纸作为通讯连载,首创以传统绘画形式记录社会题材的先例。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1943年在重庆举办西北旅行写生作品展。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协首任主席。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劳动生活,为中国画开拓出民族性和地方性结合的新路。

赵望云 送肥图
一、传统古典
纵观赵望云的作品,前期以表现农村,反映民间劳苦大众题材,以表现人物为主:后期转入山水,表现西北黄土地貌,有丰富的艺术审美特质。在其艺术道路发展阶段中,对传统的研究,使得作品中显露出一种传统古典之美。
早期的赵望云受“五四运动”影响,反映农村社会现实,“以笔当枪”用写生通讯的方式记录,达到唤醒民众的作用。从客观角度评价,这一阶段的作品用毛笔速写式记录,用西方焦点透视的方式进行写生,国画语言笔墨性不强。这是由于早期在校学习还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去写生创作,笔墨难免有些欠佳,赵望云对待传统中优秀的东西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在旧国画中舍弃的不是它的技巧,而是空虚的内客。”“旧国画所惯用的笔线黑色,是几代画家的心血结晶,几十年相继研究追求的结果,在绘画构作的方法上,是有它的优点的。”要吸取古代优秀的笔墨技法来达到反映社会时代的内容。这在赵望云40年代的作品向传统回归中有所体现。

赵望云 巴山新村154×82.5cm 1974年

随着抗战宣传的结束,赵望云走向了艺术探索的道路。在这期间,结识了画家张大千,使得赵望云得以见识张大千伏案作画,和欣赏了收藏的古代名作,使得赵望云在传统技法上有了很大提升和收获,这一阶段,赵望云的绘画向传统回归,其画风有了很多的传统技法,笔墨比之前更丰富,画中的树法点叶夹叶并用,传统皴法,披麻,斧劈皴法多次出现,苍秀雅致的画面气息,这也得益于赵望云在敦煌的写生,得以亲眼目睹了千佛洞的中历代的壁画精品,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学习的积累,使得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传统古典的色彩。

赵望云试图以传统的笔墨表现现实社会内容的一种尝试,传达出一种传统古典的雅致之美。是其在试图创新中向现实生活转型的一种探索,在对传统的研究中使得自身的笔墨功夫更加雄厚和完善,为下一步深入大自然中探索打下深厚的根基。


赵望云 松岭云溪
二、自然质朴
“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其境的景物,我感到是一种生命上的责任。”赵望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的经历使得他有一种地道的北方人质朴坚韧的性格,反映在其作品也是一种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质。
在赵望云的山水画题材中,写生地域范围广阔。“我曾去过塞外的荒漠、河北的原野、江南的海滨。战后为了抗战经武汉南走湘桂,在黔省的山野中,得从观览苗胞生活,至今尚为神往。”多地的旅游写生使得赵望云眼界开拓,最终选择大西北这片土地作为艺术写生创作的源泉。在中国美术史上,山水有南北之分,而表现西北黄土地貌的作品是没有的。赵望云用传统笔墨形式对西北壮阔、厚重、粗犷的地貌进行艺术写生发掘。这时的写生也是秉持早期的写生志愿,是对现实生活客观的真实的反应,通过丰富的传统笔墨形式对自然景观作取舍,提炼,以表现西北地貌的山水为主,作品忠实自然,点景中往往出现劳动者的场景以及乡间到处可见的生活事物,有田地劳动的农民,林间伐木的工人,山野驮运的驴队,山区种地的黄牛,草原奔驰的骏马,戈壁行走的骆驼等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景物出现在山水画中,突破传统的文人诗意的庙堂气息,而更多的是一种贴近生活,质朴自然,独具一格的“乡土”审美趋向;借鉴传统的笔墨为表现黄土地貌特征服务,不囿于传统技法,在写生中大胆创新,大自然当中的松树、柳树、朿树,西北土山独有的结构,其表现更具独特性,是在前人没有借鉴的情况下独创性的表现。起初当他用乡间题材、农民情感、泥土气息、纯朴的笔调、通俗的形式,赋予农村写生极其朴素的美感出现在古典贵族式的、以雅逸谈泊为美的传说画风之中时,犹如一个身着粗布、浑身泥土味的憨厚农民突然闯入文人世袭的高雅殿堂,是那样地不和谐。这种不谐调正好标志着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更新与新审美领域的开拓。”这种对乡间一般场景的描绘乍看普通,当细观的时,笔墨内涵丰富,题材的大胆表现具有首创性。突破传统的藩篱,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美感和本质。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具有笔墨耐看性、内容时代性、时间的考验性。这在赵望云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当下的审美语境中依然是感人的。

赵望云《山林春耕》 78.5×50cm 1965年
三、苍劲浑厚

大西北以其幅员辽阔,地貌丰富各异,有祁连山,河西走廊高耸的雪山,丛林茂密的秦岭,广阔雄厚的黄土塬,赵望云正是发现了这种与自生艺术气质所契合的地方,充满苍茫、雄厚、粗犷的地方,成为了他艺术生命的源泉。

赵望云对大西北黄土高原的表现,探索创造了一种新的笔墨表现形式。黄土高原土质结构,有别于石质结构,植被稀少,树木苍劲挺拔,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朴实豪爽,与大西北的自然风貌融为一体,真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赵望云经过不断的生活体验和观察,忠实于自然,饱含青年人的创作激情,用笔纵横挥洒。在表现黄土高原地貌时,以苍劲干渴的用笔,再施以淡墨的点染,形成苍润的墨色,有时毛笔直接蘸重墨,任意写出,用笔富有变化,顺逆纵横,随着笔内水分的减少,使得墨色富于浓、淡、干、湿变化,随心而发,达到水墨淋漓的快感,赵望云在对大西北的艺术发掘中成就了自己,也因大西北的雄浑壮阔滋养本身。正如王鲁湘所说“他越是深入发现大西北的川,人文资源,就越是深入发掘出自我气质中厚拙、沉着、朴茂、苍劲的‘基因’。在不断表现大西北的山川,人文资源的过程中,他的气质中的这些‘基因’不断地受到蒙养、滋润。”正是这种西北雄厚的自然山川成就了赵望云,而赵望云山水中的苍劲浑厚印证了大西北的苍劲浑厚的美感。


赵望云 杉林麋鹿
四、返璞归真
晚年的赵望云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游走于大西北的山川田野间,奔走于塞外的雪域高原,使得他不得不放下平生所热爱的旅行写生的生活状态,只能在一张不大的三斗桌上创作出暮年心中的“桃花源”。
对客观景物和地域写实转向自我记忆中的“写心”,达到了艺术的“化境”。在他的作品《深山欲雨》《青海湖风波》《祁连春雪》《深夜行》《平湖秋月》等一系列作品,都是对旅游情景的追忆和表现。作品《春到水暖》中体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画面中一棵柳树从画面左边延伸出,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的置,其用笔水分饱满,似有一种臃肿感,在有意无意中,树干随着笔墨水分的不断晕化,粗细不一,自然随意的写出。这种笔墨的自然生发中透出拙朴味,舍弃现实生活中树干的劲挺姿态,追求笔墨的自由抒发性,浓、淡、干、湿的用笔随气而运,柳叶散散落落,疏密有致,初春的江水用弧形的小线条表现出具有意味的形式感,在微风的吹拂中波澜荡漾,水面中有几只戏水的鸭子,生动有趣,突出主题在《青海湖风波》中,山势的用笔没有硬朗的线条,而是以拖泥带水的笔触表现风波中青海湖畔的景象,前排一丛柳树在大风的吹拂中动动感强烈,远山用酣畅淋漓的水墨拖笔扫出,一条小路向里延伸,右下角路口有一牵着牦牛的行人在大风中寸步难行。在以小见大中充分体现出自我心境的表达。这时期的作品已经超脱了前期重写实和地域性形的表现,而内化为主观笔墨情感的表现性,这种艺术的无意识升华与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心境无意中达到了相似的契合。

赵望云 陇西道上

晚年赵望云创作的最后一个黄金高峰期,创作了一百幅作品,达到了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终南山居》《竹林池塘》《霜村晓色》《蜀山农合》《清江一曲抱村流》等作品中,大多以水墨而少色的形式表现,充满朴素,空灵之感,在无意的笔墨生发中正是其心境的真实流露,刻画出心中的理想栖息之地,《岭上青松》《溪山幽径》《山色水声》等,充满诗意又有“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诗意面貌,似乎是画家追求精神归宿的第二世界,脱离现实生活的苦涩,而寻觅一种纯净圣洁的归处,忘却生命,达到返璞归真的圆满。
长安画派的开拓者赵望云,这位出身于农村的画家,自然质朴,不忘本色,艺术体现民族道义担当和家国情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改革中国画,创造了表现西北黄土地貌的新样式,培养国画人才,开一代之风气,最终成为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

文章来源|荣宝斋在线


赵望云 秦岭春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8:39 , Processed in 0.0090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