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刻刀“雕核”50年 千枚桃核展现传统技艺 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05:53: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刻刀“雕核”50年 千枚桃核展现传统技艺 图

    (1)这是民间艺人胡银松收集的桃核和他自己加工的雕刻工具(8月26日摄)。

    66岁的胡银松是浙江省桐乡市土生土长的核雕艺术家。桐乡当地有给孩子佩戴桃核挂件的传统习俗。10多岁受叔祖父影响,胡银松喜欢上核雕。50年来,胡银松靠着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摸索进行核雕创作。迄今为止,他雕刻了上千件竹篮、木船、小壶、鞋子等带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核雕艺术作品。经过数十年的坚持,胡银松的桃核雕刻已经成为浙江嘉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常给喜爱这项技艺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推广核雕技艺。新华网图片 徐昱 摄    (2)8月26日,胡银松在家中雕刻桃核工艺品。     66岁的胡银松是浙江省桐乡市土生土长的核雕艺术家。桐乡当地有给孩子佩戴桃核挂件的传统习俗。10多岁受叔祖父影响,胡银松喜欢上核雕。50年来,胡银松靠着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摸索进行核雕创作。迄今为止,他雕刻了上千件竹篮、木船、小壶、鞋子等带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核雕艺术作品。经过数十年的坚持,胡银松的桃核雕刻已经成为浙江嘉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常给喜爱这项技艺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推广核雕技艺。新华网图片 徐昱 摄    (3)8月26日,胡银松在家中用桃核雕刻一艘小木船。     66岁的胡银松是浙江省桐乡市土生土长的核雕艺术家。桐乡当地有给孩子佩戴桃核挂件的传统习俗。10多岁受叔祖父影响,胡银松喜欢上核雕。50年来,胡银松靠着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摸索进行核雕创作。迄今为止,他雕刻了上千件竹篮、木船、小壶、鞋子等带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核雕艺术作品。经过数十年的坚持,胡银松的桃核雕刻已经成为浙江嘉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常给喜爱这项技艺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推广核雕技艺。新华网图片 徐昱 摄2015年08月27日 07:17:35| 责任编辑:常宁| 来源:新华网   


    (4)8月26日,胡银松展示桃核雕刻而成的小木船。

    66岁的胡银松是浙江省桐乡市土生土长的核雕艺术家。桐乡当地有给孩子佩戴桃核挂件的传统习俗。10多岁受叔祖父影响,胡银松喜欢上核雕。50年来,胡银松靠着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摸索进行核雕创作。迄今为止,他雕刻了上千件竹篮、木船、小壶、鞋子等带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核雕艺术作品。经过数十年的坚持,胡银松的桃核雕刻已经成为浙江嘉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常给喜爱这项技艺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推广核雕技艺。新华网图片 徐昱 摄2015年08月27日 07:17:35| 责任编辑:常宁| 来源:新华网   

    (5)这是胡银松为农历羊年雕刻的一群核雕羊(8月26日摄)。

    66岁的胡银松是浙江省桐乡市土生土长的核雕艺术家。桐乡当地有给孩子佩戴桃核挂件的传统习俗。10多岁受叔祖父影响,胡银松喜欢上核雕。50年来,胡银松靠着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摸索进行核雕创作。迄今为止,他雕刻了上千件竹篮、木船、小壶、鞋子等带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核雕艺术作品。经过数十年的坚持,胡银松的桃核雕刻已经成为浙江嘉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常给喜爱这项技艺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推广核雕技艺。新华网图片 徐昱 摄    (6)这是民间艺人胡银松的核雕工艺品(8月26日摄)。     66岁的胡银松是浙江省桐乡市土生土长的核雕艺术家。桐乡当地有给孩子佩戴桃核挂件的传统习俗。10多岁受叔祖父影响,胡银松喜欢上核雕。50年来,胡银松靠着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摸索进行核雕创作。迄今为止,他雕刻了上千件竹篮、木船、小壶、鞋子等带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核雕艺术作品。经过数十年的坚持,胡银松的桃核雕刻已经成为浙江嘉兴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经常给喜爱这项技艺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推广核雕技艺。新华网图片 徐昱 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05:29 , Processed in 0.0115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