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家长的五大错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07:1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中家长的五大错觉                         

2024-10-25 02:55                                        

发布于:湖南省
高中家长的五大错觉

原创 Yomail 陪读碎碎念 2024年10月20日 18:45 江苏

高中生有什么经典错觉吗?

这次考不好是粗心了,下次一定行

第一次当高中家长,当然会有很多不太懂的地方,来看看高中家长常见的五大错觉。

1、学不好是因为玩手机

很多家长都把高中学不好的原因归咎到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说起来有点倒果为因。

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带着期待和自信进入高中的,都希望能够努力拼搏一把,考个好大学,完美地走过高中三年。

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和压力扑面而来,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回到家中还要面对父母的不理解,被埋怨不够努力。

在学校占不到优势,得不到老师认可,在高手如云的人群中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在家里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纳,面对学习上的一个又一个根本填不满的漏洞,他只能转头去网络世界里寻找精神寄托,逃避眼前的一切。

沉迷手机的根本原因是在转移巨大的学习压力,若你把重心都放在他的分数上,只看到他抱着手机不放,看不到他当下面临的压力和无力解决的痛苦,不能共情他,他又如何对你敞开心扉?

应对沉迷手机这个难题需要家长耐住性子去沟通,并且能在学习上为孩子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现在的高中学习离不开手机

有家长留言:“不是我们不管手机,现在的孩子学习离不开手机啊。”

手机作为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用得好了是能让学习如虎添翼,比如一些背单词APP、免费的名师在线教育资源、学习资料等等。但是并没有离开了手机就不能学习这一说。

手机不是高中学习的必备工具,大多数孩子都没有和手机共存的能力,用来学习当然也会用,但是时间有限,很难忍住不用它偷偷娱乐。

也不必指责孩子自制力差,毕竟连成年人都很难做到对手机绝对自律,更别指望一个个体发展尚不完善的孩子了,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物理隔离,其他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3、没学好,是因为老师抓得不严

高中的学习有别于小学和初中,小学初中讲来讲去就那么点知识,反复抓着练就能把成绩抓起来,但高中的好成绩可不是靠老师盯就能盯出来的,老师只能起一个辅助的作用。

不要高估一个高中老师的作用,最终还是得靠学生自己,再好的老师也带不动一个十六七岁还固执不想学习的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不学,会不会学,学成什么样子都是你自己的事,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成绩有好有差,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指望老师帮你把孩子成绩抓上去,不如指望孩子早点觉醒。

4、他还是个孩子……

我家孩子1.8米的大个,75KG,已经是个标准的男子汉,但是每次家里有什么体力重活,外婆总是舍不得让他干,嘴里永远是那句话:“他还是个孩子”。

孩子成长了,家长还停留在原地的情况并不少见。高中生早已进入青春期,需要更多的拿回自己的掌控权,向成人世界迈进,家长却还是希望他能当个乖巧服从的孩子,事无巨细的操心着他的一举一动,压制了孩子的自我,对他的成长并不是好事。

正确的对待方法是,情感上把他们当孩子,接受他们的不完美,接受他们成长需要过程,但日常的交流和相处中要把他当作成人,给他们尊重与平等,在家事上也要给他们一些决策权。

5、他每天都学到很晚,真的很不错

熬夜学习因人而宜,很多孩子刷了一些鸡血视频后会陷入一种臆想,觉得自己只要够勤奋,当个高效能人士就能把分数提上来,因此给自己定了一大堆计划,起早贪黑地学。

家长看到这种情形通常也是倍感欣慰,觉得孩子终于懂事了,殊不知道这种学法对身体的摧残相当大。

人体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整理、修复及优化我们的神经系统,把我们一天学到的碎片知识整理储存,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以便我们日后回忆调用,熬夜学习并不能学得更多,反而可能导致你什么都学不牢。

高中三年就像是马拉松长跑,起点是兴奋、难熬是中段,最后才需要我们冲刺,不要一上来就把体力透支掉。

保证睡眠是头脑清晰的前提,家长应提醒孩子,把白天把该用功的时间都真正利用起来,熬夜困到第二天没法好好上课,得不偿失。

第一次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遇到瓶颈很正常,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并不能成为我们放手的理由。

孩子进入高中,是最需要家长携手并进的时期,不和青春期的娃较劲,以智慧和耐心为灯塔,以接纳与理解为指引,便能穿越这片迷雾重重的海域,迎来最终的曙光。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加油,少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5 09:16 , Processed in 0.0084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