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治性塑造,更是解决就业难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4:4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5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治性塑造,更是解决就业难题                                                                  2024-11-16 16:30                                        

发布于:天津市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5年9月,当毛泽东发出这样的号召时,一场影响中国二十余年的全国性运动开始了,这就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为了缓解城市青年的就业压力,也为了锻造革命的意志,发动城市中小学的毕业生,去广大农村参加生产建设。
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起因:缓解城市就业,锻造政治信念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好像知青、插队、下放都是60、70年代的事。
其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早在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
这一方面有苏联垦荒的外部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自身的国情决定。
1954年苏联一改以往的“
移民开荒
”政策,而是
发动城市青年来积极垦荒。
这样,既能解决农村生产问题,又能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给中国的决策者们极大的鼓励。

因此,当团中央代表团把苏联的经验报告给毛泽东后,得到了主席的积极回应。
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新中国,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城市青年就业
。此时的农村刚开始合作化,需要很多专门的技术型人才来补充。
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把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紧密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就业道路。

除了就业问题外,政治信念的培养也是重要因素。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还有反修正主义、保持红色信念的意义。
培养接班人、教育下一代,知识分子“
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打破传统的阶级分化,让生产劳动与政治意志完美融合,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由此展开。
发展:上山下乡垦荒,贫下中农教育
早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有明显的自发性质
。从5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
城市里毕业的中小学青少年,他们志愿去农村山区、边疆荒地进行劳动建设。而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于1956年的一份文件。“
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

这一年的大陈岛200
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就收到了团中央寄来的“
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
”的锦旗。除此之外,城市知青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改造低产田的江西知青宋喜明、“
自己找艰苦的路走
”的天津知青赵耘,放弃留京、主动下乡的北京知青
侯隽
,他们纷纷踏过
思想关、家庭关、劳动关与社会关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果说1966年前的知青上山下乡还是较为稳妥的,那么此后的十年间就演变为狂飙猛进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高校停课、红卫兵四起,本就读书无门的学子们,更要承担读书无用论的攻讦。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彼时的知青上山下乡,更像是繁杂世界的一处光亮,尽管不知前方的路途如何,总好过在迷惘中惶惶度日。
归途:苦难磨练意志,无悔蹉跎共存
有人说知青们的上山下乡是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有人说上山下乡是耽误青春年华、造成人才断层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中国式的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出路。
而经过农村锻炼的知青们,后来有很大部分成为社会的精英,与群众紧密结合,实事求是,攻坚克难。

从动乱中走来的青年们,比我们更多的感受那个年代的苦难。
知青们在农村不仅面临着人生地疏、生活条件恶劣的挑战,甚至要经历克扣强占、分配不均的不公正待遇,这是时代洪流中知青们的酸楚。正因如此,才会出现
毛泽东给福建知青家长
李庆霖的复信,

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

尽管知青们有这样或那样的遭遇,在整体上依然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
在上山下乡的岁月里,知青们懂得劳动人民的辛苦,成长为与
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老农工。
更有那些优秀的知青,回城后刻苦学习,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
知青文学、政商精英,都成为知青们的佼佼者。
后记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了劳动教育
。从1956年开始,到1978年逐渐结束,近两千万的知青们裹挟在奔腾的历史洪流。
无论最终的个人命运如何,这场席卷全国的运动,成了特殊年代的中国式产物
。回望走过的知青岁月,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记忆。
#好内容我来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9 06:44:11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9 05:49 , Processed in 0.0087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