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男知青为回城抛弃傣族女友,多年后见到一傣族美女,悔恨落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上海男知青为回城抛弃傣族女友,多年后见到一傣族美女,悔恨落泪                                                                    2024-12-31 09:54                                        

发布于:天津市
   
                                    

1969年春,孙朝晖踏上了从上海通往云南的旅程。身为知青,他和同伴们被下放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不知道这一去,将会如何改变他的一生。
在那里,他经历了劳动的洗礼,也谈起了两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却未曾料想,这些年的选择,将成为他后半生最深的悔恨。

1969年的春天,孙朝晖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当时,无数的城市青年响应号召,前往边远地区和农村,参与劳动和生产。
孙朝晖,一个18岁的上海少年,也即将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孙朝晖的背包已经整理得井井有条。

他的父母站在他身边,脸上写满了复杂的情感。
孙母的眼里泛着泪花,她的声音颤抖着:“儿子,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一定要写信给我们,听见没有!”
她知道,这一去,儿子将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

孙父则显得更为坚强,但眉头紧锁,无法完全掩饰他的忧虑。
“现在天气还凉,千万要多穿,我们不在你身边,感冒了可怎么得了。”
他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努力在孙朝晖心中种下一粒坚强的种子。

他深知,这次下乡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儿子成长的机会。
孙朝晖在父母的拥抱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他知道这一去,意味着他必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尽管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未知,但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种青春特有的期待和勇气。

他对父母说:“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会给你们写信,告诉你们我在云南的生活。”
火车缓缓驶离站台,孙朝晖挥手告别。
在那一刻,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好奇和憧憬。
云南,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对于孙朝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想要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孙朝晖知道,这次下乡不仅仅是响应时代的号召,更是一次探索自我、锻炼意志的旅程。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他踏上了前往云南的列车,开始了他人生中一段全新的篇章。
1971年,那是孙朝晖在云南勐腊县水利工程的第二年,他已经从一个城市的书生,变成了能够挥锹抬土的劳动者。

正是在这个时期,他遇到了张慧萍,一位同样被派遣来的知青,也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份爱情。
两人的相遇,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
那天,孙朝晖和几个男知青约好去河边钓鱼。
恰好,张慧萍和她的女同学们也在河边洗衣服。

初见时,两人并未有太多交流,他专注于钓鱼,她忙于洗衣,仿佛只是各自生活轨迹上的一个平行点。
然而,就在张慧萍准备离开河边的时刻,一场意外发生了。
她的脚下一个不稳,失足落入了湍急的河流中。
孙朝晖立刻察觉到了情况的紧急,他没有丝毫犹豫,扔下鱼竿,纵身跳入河中。

孙朝晖在水中挣扎着向张慧萍靠近。
水流湍急,他必须用尽全力才能接近她。
终于,他紧紧抓住了她。
在这生死关头,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恐惧,但他不允许自己退缩。

“别怕,我在这里!”他大声对张慧萍说道。
用尽全力,他带着她朝岸边游去。
在距离岸边还有几米的地方,孙朝晖已经感到了极大的疲惫。
幸运的是,另一名男知青跳入水中,帮助他们最终安全上岸。

这次营救,让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的交流越来越多,情感也逐渐加深。
然而,好景不长。
1973年,在南腊河工程进入尾声时,孙朝晖在一次爆破任务中,由于计算失误,他未能及时撤离,导致左腿严重受伤。

这次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在工程队的工作能力,更意味着他与张慧萍的日常相伴即将结束。
孙朝晖的伤势严重,而张慧萍不久后也因肝炎高烧不退,被迫返回上海接受治疗。
在张慧萍躺在病床上,意识模糊之际,孙朝晖痛心地道别:“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等你病好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但命运却并不如人所愿。
张慧萍在上海的治疗过程中,意识到她的病情可能成为孙朝晖的羁绊。她决定用一封分手信,结束这段青春的恋情。
信中,她表达了对孙朝晖未来的祝福,希望他能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孙朝晖在收到这封信时,心如刀割。他无法理解,为何他们的爱情,就像那个营救中的湍急河流,最终也抵不过命运的考验。他的心中,始终留下了一个未曾愈合的伤口。
经历了张慧萍的离去后,孙朝晖的心情一度陷入了低谷。
他的舍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向领导反映了他的情况。

出于对孙朝晖的关心,连长决定将他调派到勐腊县的一个傣族学校,担任代课老师。
在连长看来,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或许能帮助孙朝晖走出失恋的阴影。
在学校的第一天,孙朝晖遇到了玉芬,一位纯朴的傣族女孩。

她年龄比孙朝晖小几岁,家住在学校附近的村庄里。
玉芬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跟着亲戚长大。
因为家境贫困,她没能读太多书,但她乐观、勤奋,总是乐于助人。

玉芬经常帮助学校做一些清洁和照顾孩子们的工作。
她对孙朝晖这位从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每当孙朝晖讲课,她总是默默地站在教室后面聆听,渐渐地,两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朝晖被玉芬的纯真和善良所吸引。
他们一起教孩子们识字,一起在村里的小路上散步。
有时,玉芬会带孙朝晖去她家,给他做傣族的传统美食。
她的父母亲很欢迎孙朝晖,把他当作自家人。

但这段关系面临着重重挑战。
孙朝晖的父母一直不同意他在云南安家,希望他能回上海发展。
玉芬的父母亲则开始担心女儿的将来,不希望她把全部的感情都放在一个可能会离开的人身上。

1978年的一个夏日黄昏,孙朝晖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将自己的想法和困境坦诚地告诉了玉芬。
他说:“玉芬,我爱你,但我不能让你为我放弃你的未来。我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承诺。”玉芬听后泪流满面,她说:“我不在乎那些,我只在乎你。”

最终,孙朝晖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他决定回上海,留下了玉芬和他们共同度过的回忆。
他对玉芬说:“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找到一个能陪伴你一生的人,比我更好的人。”
孙朝晖离开后,玉芬的生活回归了平静。

她继续在学校工作,照顾着那些孩子们。她从未提起过孙朝晖,但在她的眼神深处,总藏着一抹淡淡的忧伤。
2009年,孙朝晖已步入暮年。
退休后的他,生活平静而有序,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难以平息的波澜。

在他的记忆深处,一直存留着那段在勐腊县的岁月,尤其是与玉芬的往事,如同久违的旋律,时常在他心头回响。
在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刻,孙朝晖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重返勐腊县,那个藏着他年轻时回忆的地方。

带着深深的念想和些许期待,孙朝晖踏上了前往勐腊的旅程。
当他再次踏足那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时,心中既有激动也有不安。
他首先拜访了当年的学校,那里已经变化很大,但依旧有着熟悉的味道。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年轻的老师,他向她询问了玉芬的下落。

“玉芬?她已经过世多年了。”年轻老师的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孙朝晖内心的最后一丝希望。他感到一阵晕眩,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痛苦。
他没能在玉芬生前与她重逢,甚至未能在她生病和离世时给予她最基本的关怀和陪伴。

孙朝晖得知,玉芬在他离开后,一直未曾再嫁。
她依然在学校工作,照顾着孩子们,生活简朴而平凡。
玉芬的亲戚告诉孙朝晖,玉芬常常独自坐在家门前,凝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谁的归来。
而当听说孙朝晖有可能会回勐腊时,她总是显得特别期待,但最终等来的却是失望。

听着这些关于玉芬的往事,孙朝晖的心如刀割。
他深深自责,为当初的决定感到痛苦。他感叹道:“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应该早些回来,至少,我应该一直与她保持联系。”

在玉芬的坟前,孙朝晖放下了一束鲜花,泪水不禁沿着脸颊滑落。
他低声说:“玉芬,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你一直在等我,而我却没能成为你生命中的那个人。”
回程的火车上,孙朝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窗外的风景一片模糊,心中充满了对玉芬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悔恨。
他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往往在失去后才显得格外珍贵。而那个时代的选择,已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优质作者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6:24 , Processed in 0.00926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