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画笔晕染国色天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07:12: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用画笔晕染国色天香                   

2024-12-24 08:01                                        

发布于:湖南省
   

在艺术的繁花似锦的世界里落网,吕文扬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牡丹为媒介,在画布上书写着独特的艺术篇章。

吕文扬对牡丹的热爱,仿若命中注定的缘分。从他初次邂逅牡丹的那一刻起落网,那绚烂的色彩、雍容的姿态就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他开始用画笔去探寻牡丹的每一片花瓣的奥秘,每一丝花蕊的灵动。为了能精准地描绘牡丹,他常常流连于牡丹花丛间,观察牡丹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姿态。清晨落网,带着露珠的牡丹娇艳欲滴,那晶莹的水珠在花瓣上滚动,像是珍珠落在锦缎之上;午后阳光照耀下的牡丹,散发着浓郁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最浓烈的馈赠;傍晚时分,牡丹在余晖下略显慵懒,却又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吕文扬把这些细微的观察都融入到他的画作之中。
他的绘画技法独树一帜。他巧妙地运用色彩,不仅仅是简单地还原牡丹的姹紫嫣红,更注重色彩之间的和谐与碰撞。他笔下的红牡丹,红得热烈而不艳俗,仿佛是燃烧的火焰,充满了生命力落网;白牡丹则纯洁如雪,却又不是那种冰冷的白,而是透着温润的光泽,恰似月下仙子。在笔触上落网,他既有细腻入微的勾勒,将牡丹的每一个纹理都表现得清清楚楚,又有大胆豪放的铺陈,以展现牡丹那大气磅礴的神韵。

吕文扬的牡丹画,不仅仅是对牡丹外形的描绘,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在他的画中落网,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每一朵牡丹都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符号,在向观赏者诉说着生活中的诗意。他的画作在很多画展上展出时,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人们驻足在他的画前,仿佛能闻到牡丹的芬芳,感受到那股来自画作的蓬勃生机。
吕文扬以牡丹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就像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牡丹盛宴落网。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执着,让牡丹的美在画布上永恒地绽放,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牡丹绘画领域的大师,不断地用他的画笔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抹独特而迷人的国色天香。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5 07:13:49 |只看该作者
国画《豪情万里》                                         2024-12-23 23:29                                        

发布于:广东省
   


国画《豪情万里》。 刘振海
阳西地处南海之滨,浩瀚的大海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海产资源,也为本土美术创作者带来了无尽的灵感。码头、蚝排……这些看似平常的市井生活场景被他们看在眼里,用多姿多彩的画笔绘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幅作品是刘振海创作的国画《豪情万里》,画面当中描绘了程村镇蚝农在码头辛勤劳作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程村人勤劳的美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用国画的技法和写实的手法,使作品的艺术性与社会性实现了有机融合。
作者刘振海是阳西籍画家,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擅长用画作向海内外传播“阳西故事”,作品曾获省、市多项荣誉,并且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地展出,部分画作还远销到欧洲市场。
赫鹏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4-12-25 07:16: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岚影 于 2024-12-25 07:17 编辑

13岁就被王雪涛收为徒弟,他的花鸟画,果然不一般!                                                             2024-12-24 10:24                                        

发布于:山西省
   

田雨霖,1940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当代著名国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2004年,携多年探索之作回国,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个人画展,取得轰动效应,之后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讲学,深受好评。
其作品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澳大利亚总督、韩国总统等精英,不少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北京展览馆等多家重要机构收藏,出版有《田雨霖画集》等个人画集多种。
他的绘画艺术的起点是从六岁开始的。那时候抗战刚刚胜利,他就和父亲学着涂抹色彩。十三岁那年,他被花鸟画大师王雪涛先生所赏识而入师门。
少年时,他的多幅作品就被选送到国外展出,被称为“天才画童”。上世纪50年代,他以一幅《拔萝卜》的儿童作品享誉全国,被称为“神童”。随后又得齐白石、李苦禅、陈半丁等名师指点。
1956年16岁第一次参加北京市美展,以年龄最小之画家,其作品《暑葵》获很高赞誉,同年与陈半丁合拍中央新闻电影片厂摄制的电影《学画》,并且多幅作品经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选送至日本、意大利、美国、法国、前苏联等国展出,被誉为“画童”、“小天才”。
田雨霖的笔法特点,随立意,随物向而有沉雄、劲健、轻利、圆润等多种变化。如画老树枯藤,秃笔逆行,落笔沉重;新枝嫩芽,圆笔提写,没骨轻染;
繁花润叶,则方笔刷缕,如刀削斧凿;鸟雀草重,又常见工笔勾勒,笔力细劲。触目所见,种种笔法不仅完美的传达春天的意象, 而且用笔相互交织,变化出多种的韵味。
春天的生命意象与这活泼的笔法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如果要把握田雨霖的花鸟画的意蕴和风格,当从这些劲爽生动的笔法中去细细品味。

绘画风格别树一帜,变化多端,淡雅宏观。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5:55 , Processed in 0.0083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