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0年代蒋介石密谈回大陆,并提出6点要求,毛主席慎重考虑:同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6 15:39: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60年代蒋介石密谈回大陆,并提出6点要求,毛主席慎重考虑:同意                                                                2024-12-24 17:15                                        

发布于:天津市
   
1965年7月,国民党曾经的代总统李宗仁,转道巴基斯坦等国,顺利回到了新中国。
周总理、陈毅等人亲自在北京机场迎接,看到我党如此真诚隆重地迎接,李宗仁感动无比,他感叹道:“回到祖国,是我李宗仁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李宗仁回国后,他虽然没有担任任何官职,可是,新中国给予了他很高的政治待遇,感恩戴德的李宗仁,也在回国后,尽全力为统一台湾做贡献,李宗仁甚至还给蒋介石写信,邀请他回到祖国。
不为人知的是,蒋介石的确曾有意回到大陆,李宗仁受到新中国真心实意的厚待,也让蒋介石看到了我党的诚意。不久之后,就回大陆事宜,蒋介石还和我党进行了一番秘密谈判。
对于蒋介石提出的六个条件,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表示了同意。

一、蒋介石想“反攻大陆”
1949年1月,随着我党取得淮海战役的大胜,国内局势已经明朗,很快,蒋介石被逼下野,李宗仁成为“国民党一把手”。
有些心灰意冷的蒋介石回到了浙江老家,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乡。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蒋介石加快了将国民党力量转移台湾的步伐。
1949年12月,随着刘邓大军快速解放大西南,蒋介石不得不在成都登上了飞往台湾的专机。
新中国建立之初,蒋介石仍然不忘“反攻大陆”,据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第一时间给美国白宫发电,希望可以派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联合打击志愿军,不过,美国怕战争规模滑向不可预测之方向,最终还是拒绝了蒋介石。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不甘心的蒋介石时常派遣小股部队,骚扰新中国东南沿海。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国民党和新中国对抗的力度,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毛主席宣布将利用和平手段统一台湾之后,蒋介石对大陆政策似乎温和了很多。
实际上,蒋介石晚年一直想回到大陆,根据蒋介石身边一些工作人员回忆,自从败逃台湾之后,蒋介石时常一个站在海边,眺望着大陆方向。
他多次对儿子蒋经国提到,如果有机会,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安葬在浙江老家。二、毛主席为什么会同意蒋介石回大陆
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蒋介石归乡之心变得更加迫切。
事实上,在前几年,蒋介石已经通过一个叫曹聚仁的民主人士,向新中国表达了回乡的意愿,对此,我党进行了积极回应。

周总理明确说道:“我党真诚地欢迎蒋介石先生回来,甚至于,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可以作出让步。”
曹聚仁点头道:“周总理,我一定会把新中国的诚意,转达给蒋先生。”
对于蒋介石,毛主席是真心实意接纳他回乡的,在建国后,毛主席甚至多次劝蒋介石回大陆,毕竟,蒋介石虽然做了不少错事,可是他同样做了不少有功于民族的事情。
首先,无论如何,抗战能够取得胜利,蒋介石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蒋介石的军队在正面战场拖住日军,抗战想取得胜利,将会变得更加艰难,在抗日这个问题上,总体来说,蒋介石还是坚决的。
要知道,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的确是实打实地拉出了自己最精锐部队,和日军战斗,以淞沪会战为例,蒋介石最精锐的几个德械师,几乎在这场血战中拼光。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八年抗战中,黄埔出身的军官就足足阵亡了十九多万人。

其次,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虽然和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可是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上,他的态度同样是坚决的,正是蒋介石坚定不移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这才让美国企图分裂台湾的野心破产。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不久,蒋介石授意台湾外交发言人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位外交代表指出,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62年,在对印反击战爆发后,蒋介石公开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提到,他绝不可能做历史的罪人,台湾永远不可能分裂。三、蒋介石提出六个要求
收到毛主席明确答复后,蒋介石提出了回大陆的六个条件。
第一,蒋介石希望保留国民党主席这个身份回乡。
第二,蒋介石希望大陆可以同意蒋经国担任台湾一把手。
第三,蒋介石承诺,国民党不会再接受美国的任何援助。

第四,台湾军队接受新中国改编,国民党军队整编为四个师,不过其中三个师要驻防在台湾地区。
第五,将厦门和金门作为大陆和台湾的缓冲区,这两个地区要划为自由市场。
第六,蒋介石回乡后,台湾原有官员要尽可能保留,相关福利不能减少。
拿到蒋介石的这六个条件文件后,毛主席立即召开了会议。对于第三、五、六三个条件,中央领导人都表示同意,对于其他三个条件,会议上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
针对第一条,蒋介石以国民党主席回大陆,这将会对新中国政治局面,造成一定影响,毕竟蒋介石影响力不可小觑。
对此,毛主席最后还是同意了,不但如此,毛主席还将蒋介石非常喜欢的庐山,作为他的办公点和住所。

不过,为避免发生什么动乱,毛主席提出,蒋介石和旧部不可以定居在浙江。
对于第二个条件,一些领导人担心蒋经国在台湾会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野心,毕竟,在第四个条件上,蒋介石还要求国民党三个师部队驻扎在台湾。
然而,拥有大魄力的毛主席还是同意了,虽然毛主席最讨厌搞特权,可是蒋介石属于特殊情况,再则,蒋经国的确非常熟悉台湾情况,至少在初期,由蒋经国担任省长,是有助于保证台湾平稳过度的。
至于第四条,毛主席表示,只要我党拥有指挥权,相信台湾方面不会搞什么小动作。
会议形成决议后,毛主席在文件上签字写下“同意”二字。正当两党开始深入谈判时,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的到来,打乱了一切计划,这一历史时期的种种动乱,让蒋介石最终没有回大陆。
1975年4月,当毛主席得知蒋介石去世消息后,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毛主席明白,如果蒋介石活着,或许台湾和平统一,将有很大可能。

毛主席去世后,邓小平一直致力于和平统一台湾,并且邓小平通过多种方式,和蒋经国进行了积极对话,在二人主导下,台湾和大陆关系得到了大大缓和,然而,1988年,蒋经国的突然去世,让和平统一计划再次搁浅,在收到消息后,邓小平叹气道:“要是蒋经国多活几年,台湾统一将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3:02 , Processed in 0.0077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