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学良被囚禁54年,2001年病逝,银行账户的巨额存款是哪里来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04:57: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学良被囚禁54年,2001年病逝,银行账户的巨额存款是哪里来的?                                                                  2025-01-30 15:30                                        

发布于:天津市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它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短暂的人生,有几年的时间可以等待呢?

张学良被软禁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他的存款不减反增,难道软禁期间还谋求了一份副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01年,从美国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100岁的张学良去世了。
紧接着,这位名人的遗产也被公布了出来,张学良的6亿资产在这种情况下现世了。

按照当时的价值进行计算,张学良绝对是富可敌国的人物。
众所周知,从著名的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就被蒋介石软禁起来,成了没有了自由的人,他是怎么挣钱的呢?这引起了我们很多人的好奇,张学良银行账户上的巨款到底哪里来得?
纵观张学良的一生,他的身边出现了很多贵人,这也是他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助攻妻子——于凤至
张学良的资产不光是真金白银,更大价值的东西是他收藏的一些名人名画,这样的功劳来源于他的妻子:于凤至。
当年,富商于文斗只有一个独生女——于凤至,她遗传了父亲的天赋,极具经商头脑,把家里的财政处理的头头是道,后来在父亲的培养下,于凤至独善其身,将整个奉天城的财政处理的井井有条。

强强联手,强上加强。
张学良和于凤至成婚了,于凤至对张学良迷恋至深,富家千金的于凤至嫁给张学良后,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过到了张学良的名下。
张学良喜欢的事情,于凤至就喜欢,得知张学良喜欢上收集字画,于凤至就通过自己生意上的关系,找到很多珍藏品给张学良进行投资。
当于凤至得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就开始了解救行动。

为了不让张学良受罪,于凤至每个月都会给他寄来大量的金钱,为他优渥的生活提供了巨大支柱。
因此张学良看似在软禁的生活,但是一直都属于高消费的水准。
之后于凤至进军美国的商界,进行炒股来赚取高额的财富,于凤至的聪明才智也让资本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她的口袋中。
于凤至还在美国华尔街闯下名号,成为了当时非常闻名的“华人女股神”。

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后,其中一部分用来维持张学良的软禁生活和疏通关系,争取营救丈夫的机会,另一部分于凤至在美国购买了大量房产,为张学良解除软禁做准备。
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为张学良考虑,甚至在自己去世后,特意立下遗言,将所有财产交给张学良,可见于凤至对张学良的痴情程度。
妻子的这部分资金,也成了之后张学良6亿财产中的一部分。

在妻子的帮助下,张学良收藏了将近600多件名人字画和古董,放在现在,那些物品可谓是无价之宝的存在。
虽然张学良经历了动荡的人生,中国的古话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也给张学良积累了不少财富。
张学良积攒财富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也让他的生活一直处在优渥的状态下,作为富二代的张学良,首当其冲的资源是他的首富父亲张作霖,为其积累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首富父亲——张作霖助攻
张学良作为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既是幸运的,也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出生时就坐拥整个东三省,这就是他可以挥土如金的资本。
作为富二代,家人带给他的资本积累是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大的一头,这也让年轻的张学良从小过着富家少爷的生活。
首先来说张作霖。

靠自己奋斗的富一代,从小家境贫困,为了一家的生活,张作霖早年就外出打工,他卖过包子,做过货郎,也干过兽医,用现在的话说,社会阅历很丰富。
但无论干什么,张作霖都能做的有模有样,就是当兽医,他的医术也是在当地远近闻名的。
虽然生活艰苦,但张作霖很爱学习,一边生活一边学习,他也用知识在武装自己,虽然有社会气息,但也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了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

后来赶上国家动荡时期,东北地区存在的各方势力动荡不安,张作霖一马当先,自己组织了一支部队,担任起负责保护村民安全的任务。
追求完美的张作霖把队伍也带的有模有样,深受老百姓的赞扬,队伍的规模也不断壮大,由开始的几十人,发展成了几百人的队伍,逐步成为了当地强悍的武装力量。
张作霖曾经协助清廷在剿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发家史是从朝廷的诏安开始,在平定匪帮的过程中,张作霖将人和马匹占为己有,期间还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已经是一份高额的收入了。

但是朝廷为了奖励张作霖在剿匪上的功劳,特意赏赐了他一千多两的白银,这样一来,张作霖的收入就来自于两方。
1907年,张作霖剿灭了辽西的匪徒,其多年积攒的金钱,全部被张作霖缴获,几十车的各类物资,数百缸的白银。
张作霖更是将其独吞,这样算下来,张作霖的很多财富都是这样积累下来的,资本的注入,很快他就成为了当地富甲一方的大财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作霖的另一种挣钱方式——军火生意,张作霖将剿匪得来的军火,以高价的方式卖出去,然后自己再带兵去剿匪,再将军火缴获回来,几次之后,资金又是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此后张作霖手中的黄金、白银、各种珠宝源源不断的进入他的口袋,有钱之后,找张作霖办事的“朋友”也多了,资金来源的方式又多了一种——收礼。
张作霖霸主的地位就此奠定,他成了富可敌国的人物,很快就被人们冠上“东北王”的称呼。

有了资本的张作霖,生活方面也大有改变,他娶了好几房的太太,生下了8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其中张学良是长子,也是张作霖最宠爱的儿子。
张学良的生活那就不用说了,吃喝不愁,完美的变身成为一个富二代。
由于张学良的母亲早年去世,张作霖对儿子的疼爱更多了,总认为对儿子的关爱不够,那就通过金钱来进行弥补。

张学良很小的时候,父亲每个月都会给他的账户上打一笔将近上万元的费用,对于还没有自己事业的张学良来说,每年,这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张学良的父亲不光给他资金上的支持,定期还会给张学良添置家产,可能张学良自己都不知道,原来他是这么富有。
而且张学良之后娶了富商的女儿,对方更是具有极高的经商天赋,将帅府的财政问题打理的井井有条,也为张学良的财产做了很多的规划。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厌恶程度可以说是杀了他的心都有,当张学良去找蒋介石赔罪时,首当其冲的将其软禁起来。
解放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将张学良也带到了台湾,可见张学良的重要程度。
但是张学良的软禁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在台湾的一切开销,都由蒋介石全权负责,张学良不用花一分钱。
54年的时间,一个人的花销是不可低估的,试想一下,优渥的生活,不需要自己花钱,54年可以积累多少资金。

这也算是张学良存钱的一种方式。
富二代的生活
生活上没有压力的张学良,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问题,所以更多的时间是在提升自己,好的结果是他自身的能力也是不可估量的,不然也不会出现被蒋介石软禁的结果。
不愁吃喝的他,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刚成年,就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条约的游行活动。

虽然是富二代,但张学良也能感受到中国百姓生活的艰苦,在河北地区发生水灾时,张学良带着大量的物资,给当地百姓赈灾救民。
三二惨案发生后,张学良用自己的工资援助了受伤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医药费和生活上的支持,五卅惨案时,张学良又给被害的学生提供医药费。
如此心胸的张学良,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走进了蒋介石的视野中。

之后父亲的离开,也让张学良意识到,父亲虽然是贫民出身,但是不是卖国贼,奈何没有赶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张学良接受了父亲遗留下来的巨额财产,掌管了张家的财政大权,权势和财力都紧握手中,只是当时无奈的情况,让张学良不得不放弃东北地区的管辖权。
张学良选择屈居在蒋介石手下,实际上蒋介石没有收回张学良的权利,他依然可以在各地进行敛财、税收,张学良的小金库是只增不减的。

虽然是富二代,但是张学良是一个有良知的富二代,他为了也为国家的统一做出自己的努力,还鼓励人民进行体育运动,他特地在东北大学的场地,为学生们修筑了体育场。
只是跟随了蒋介石的张学良,两人抗日的观点上有很大的分歧,他多次上书蒋介石,但是都不被允许,因此就有了著名的西安事变。
软禁蒋介石的后果张学良是考虑到的,但是没想到之后的代价是54年的软禁生活。
虽然软禁了,但是财富的积累是成正比的上涨趋势。

解除软禁
1990年,张学良终于被释放,获得自由,他选择择立刻前往美国定居,没有了蒋介石支柱的生活,张学良也开启了平常人一样的忙碌生活。
没有拿到于凤至遗产的那段时间,为了维持高消费的生活,张学良确实变卖了一大部分自己带出去的艺术品,这也是最为人所诟病的一条。
原本是中华民族的宝藏,最终却在他的手里流落海外,什么时候能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张学良去世之前,曾经透露过想要回到中国的想法,但关山难越重重阻隔,最终也是没能成行,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但张学良去世之前,我党就曾经派出他的老部下吕正操将军和张学良会面,阔别近半个世纪的两位老人再度重逢,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飞速发展,也足以安慰张学良的思乡之情。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去世,他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此举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也惹来了非常大的非议。

很多人都说,张学良嘴上说着爱国,去世之后还不是把遗产和收藏都捐给了美国,这算哪门子爱国。
但是据后来人们调查,张学良捐赠的东西有关很多中国的历史资料,一旦暴露,势必在社会引起巨大的动荡,多方考虑后,捐赠美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大家对张学良的褒贬不一,功过都有的一生,没有太多的粉末去修饰。
斯人已逝,争论这些也都没有意义,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上,张学良是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人物,他的身上充满了争议,直到去世之后几十年,依旧是讨论的焦点。

他是民国少帅,是富可敌国的富二代,也是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老人,无论怎么说,在近代史上,张学良的位置无可替代,或许有人能够比他做得好,但历史没有如果。
一个西安事变,就足以让张学良载入史册。
中国人讲究晚年要在自己的家乡,要落叶归根,张学良没有达成心愿,也许是出于对东北地区人民造成的伤害,没有颜面在回乡。

纵观张学良的一生,起起落落,传奇终有散落的时候,如今人已离开我们,更多的评论我们就不多少了,他的功过有历史去记载。
总结:
看张学良的一生,起起落落,无论是好与坏,都已经成为历史,他的传奇经历,我们也不好再多做评论。
他财产的最后去向我们先不考虑,一个人能从辉煌再次走向辉煌,是值得我们佩服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12 17:38 , Processed in 0.00883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