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一63岁大爷收留16岁少女,3年后生下1子,不料10年后,大爷却后悔莫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6 07:07: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湖南一63岁大爷收留16岁少女,3年后生下1子,不料10年后,大爷却后悔莫及                                                                               
2025-02-15 09:24                                        

发布于:山西省
   

       在湖南那隐于深山的偏僻小山村,蜿蜒的小路旁,一方新挖的土坑格外扎眼。黎亚勋就站在坑边,双手紧紧攥着锄头,骨节因用力而泛白,脸上沟壑纵横,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生活的沧桑。
村里几个年轻后生路过,瞧见满头大汗的黎大爷,其中一个忍不住出声问道:“大爷,今天咋又在挖坑呐?”
黎亚勋已是七十多岁高龄,他缓缓放下锄头,用那满是老茧的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给自己挖个归宿。”
这话一出口,四周瞬间安静下来,寂静得有些压抑。年轻人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回溯往昔,黎亚勋的人生满是坎坷。十几岁时,家庭突遭变故,他不得不辍学,扛起锄头,踏上务农之路。父亲重病在身,母亲又早早离世,生活的重担,就这么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稚嫩的肩头。十八岁那年,命运再次露出狰狞的獠牙,重病的父亲也离他而去,只留下如山的医疗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
后来,他迎来过一段婚姻,本以为生活能有转机,可贫困如影随形,妻子最终带着年幼的女儿,消失在了他的世界里。时光匆匆,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曾经在田间挥洒自如的他,如今连种地都变得力不从心。
直到2000年,一个看似平常却又彻底改变他生活的日子。村里来了个年轻女子,名叫杨小平,年仅十六岁,周身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懵懂的眼神里满是迷茫。她逢人就露出纯真的傻笑,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无措。
起初,村民们将她安置在村庙里,送来食物和水。可日子久了,大家的关心渐渐淡去,甚至觉得她的存在扰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这时,独居的黎亚勋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在众人看来,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黎亚勋能有个伴,杨小平也能有个依靠。
黎亚勋起初收留杨小平,确实只是想找个伴,驱散生活的孤寂。可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悄然滋生。三年后,杨小平怀孕的消息,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村里激起层层涟漪。
黎亚勋内心却满是欢喜,多年的孤独与苦难,终于等来了一丝曙光,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快乐如昙花一现。杨小平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情绪变得极不稳定,时常毫无征兆地暴怒,甚至会攻击年幼的儿子。
山村医疗条件有限,根本无法医治杨小平的精神疾病。为了保护儿子,黎亚勋忍痛做出决定——用木板隔开一个小房间,将杨小平关在里面。这一关,便是漫长的十年。

最初,黎亚勋每天都会和杨小平说话,按时送饭,满心期待她能好起来。十岁的黎光友也常悄悄趴在门外,偷偷看着母亲。可随着时间流逝,杨小平的病情愈发严重,他们对她的关注也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黎光友在墙上看到歪歪扭扭的四个字:我想回家。
这四个字,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进他的心里。家庭的特殊环境,让黎光友比同龄人更早成熟。他明白母亲被关的缘由,也知道村里人背后的指指点点。但他从不抱怨,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渴望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命运。
岁月不饶人,黎亚勋的腰越来越弯,步伐越来越迟缓。他不愿成为儿子的累赘,于是选择了一条极端的路——每天上山挖掘自己的坟墓。
当村民发现他的举动时,无不为之叹息。好在众人及时制止,悲剧才未发生。儿子黎光友得知此事后,紧紧抱住父亲,坚定地承诺:“爸,我会照顾好你们的。”
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黎亚勋黑暗的内心。泪水夺眶而出,他既为儿子的懂事感到欣慰,又因自己给儿子带来的负担而愧疚万分。
黎亚勋挖的那个坑,最终被村民填平了。
但这个故事,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冷暖、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以及亲情的坚韧。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关爱弱势群体,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反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7:32 , Processed in 0.0071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