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6年前,因郭沫若的一篇文章,陕西14座千年古镇全部被改了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4 09:02: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6年前,因郭沫若的一篇文章,陕西14座千年古镇全部被改了名                                                                     2025-02-09 15:30                                        发布于:天津市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在历史的变迁中,城市就是最好的见证者。人寿不过百年,城市的面貌与文化特色往往是数以千年的积累所造就的。其中也包括了城市的名字,很多城市的名字已经沿用了数以千年,但是在近代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全都被改了名。56年前,陕西有14座千年古镇,便因郭沫若的一篇文章被改了名称。

我们知道,在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曾进行了一场汉字改革。汉字的改革的主要出发点,就是从汉字过于复杂,导致认读的时间长,不益于学习等特点,进行改革。
而废除汉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将汉字拉丁化和简化,除了给每个汉字加入拼音以外,同时把汉字中的生僻字以及通假字等等,不易于学习和认读的汉字几乎都简化掉了。除此之外许多含有生僻字或者不易认读字体的城市名也面临着改变。

196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名叫《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的文章,郭沫若在其中提到,日本在汉字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我国作为汉字起源国,绝对不能落后,而从城市改名开始,让更多人认识到汉字简化的重要性,势在必行。
郭沫若这篇文章发表后,陕西省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率先表态对省内的14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进行更名。

1964年9月9日,陕西发表了《为减轻群众和儿童学习使用文字时的负担,我省14个生僻地名改为常用字》一文,并正式对以下14个城县更名。
其中鄠县改名为户县,盩厔更名为周至县,邠县更名为彬县,醴泉更名为礼泉县,栒邑更名为旬邑县,汧阳更名为千阳县,郿县更名为眉县,郃阳更名为合阳县,雒南更名为洛南县,商雒更名为商洛县、洵阳更名为旬阳县,沔县更名为勉县,鄜县更名为富县,葭县更名为佳县。

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些城市的更名,确实减轻了群众和儿童学习使用文字时的负担。与此同时也推动了汉字简化工作,让简化手的汉字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要知道,当时新中国刚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文盲的数量要远远高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对汉字的认识仅限于自己的名字,和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如果简化汉字便能减少他们学习的负担,如此大大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因郭沫若的一篇文章,陕西省率先表态改了14个城县的名字,由此来郭沫若是有功的。

但凡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些名字具有千年历史传承,轻易的做出更改,会让后人忘记历史,不利于建立归属感。另外很多人都表示,被城市改变之后,反而变得更“土”一些了。古文字的韵味瞬间消失了。其实不止陕西,全国有很多城市改名后都没那么好听了。比如说“广陵”和“扬州”,“长安”和“西安”,“姑苏”和“苏州”等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1:16 , Processed in 0.0071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