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让人着迷了!毛主席草书写《琵琶行》,一细节证明是凭记忆默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3 05:35: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太让人着迷了!毛主席草书写《琵琶行》,一细节证明是凭记忆默写!                                                                                2025-03-04 18:00                                        发布于:广东省
   

                                    

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主席常常会抽出时间,以一种近乎仪式的方式,抄写《琵琶行》。他的抄写,采用的是自己独具一格的“毛体”草书,这不仅是一种书法实践,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抒发。

与常人逐字对照原文抄写不同,主席往往是凭借记忆默写,这种默写方式让他的书法创作更加自由,情感与笔墨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每当心有所感,笔便随之舞动,字如其人,情感饱满而真挚。

然而,在主席的这幅手稿中,细心的人会发现,《琵琶行》的原文有六句并未出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一遗漏,非但没有减损手稿的价值,反而从侧面证实了主席是在心中默念全诗后,再落笔书写的。这种背诵默写的方式,无疑为作品增添了几分即兴与自然的韵味。而这种情况,在他临写《兰亭序》也出现过,在高龄阶段,还能记得如此清晰,实属不易呀!

追溯主席草书艺术的渊源,不难发现,他的书法深受张旭、怀素等古代草书大师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吸收各家之长,兼容并蓄。

主席的这幅行草书作品,初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每个字背后蕴含的力量与美感。在结构上,每个字都经过精心布局,线条刚柔并济,既展现出刚劲之美,又不失细腻与柔和。从运笔技巧来看,主席善于运用中锋行笔,笔尖在纸上跳跃,力透纸背,每一笔都显得遒劲有力,八面玲珑,展现出极高的书法造诣。

在法度严谨的基础上,他巧妙地运用结字与行笔的变化,创造出既俏俊又飘逸的艺术效果,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

在步入中年之后,主席的草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势如江河奔腾,跌宕起伏,既有狂风骤雨般的激情,又不失冷静与理智的把控。

主席的书法,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其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体现。在《琵琶行》的默写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哀怨与坚韧,更能通过主席的笔墨,体会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艺术享受。

这种感受,是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完全描绘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那份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挚与深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3-26 05:07:18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7:43 , Processed in 0.0092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