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36年,贺龙大呼晦气,说:我们遇上了假中央,走,找真中央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7:1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6年,贺龙大呼晦气,说:我们遇上了假中央,走,找真中央去                                                                 2025-04-24 00:00                                        

发布于:天津市
   
                                    

老覃在本月初写了《1932年,周恩来要求由毛主席指挥红军作战,任弼时等人却强烈反对》一文,文中提到,任弼时在1932年7月21日担任了苏区中央局代书记,负责主持后方工作。任弼时当时和毛主席接触的机会不多,没能充分领会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又兼中共临时中央在1932年5月20日发有一份指示电,全盘否定了毛主席的政治军事战略主张。所以,在周恩来提议由毛主席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时,他大力否决。
老覃在随后写的《1932年,任弼时、项英宣布解除毛主席的军权,王稼祥急得气冲斗牛》中写:在周恩来和朱德等人的坚持下,任弼时最终还是复电宣布任毛主席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然而,在两个月后召开的“宁都会议”上,他还是和项英等人合力撤销了毛主席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再次解除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
不过,老覃在前些年写的《任弼时之兄有多猛?党早期工作者,英年早逝,入殓时全身伤痕宛然》一文中说了,任弼时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他的谋略和见识远超常人。
1932年冬至1933年春,随着张闻天、博古、陈云等人陆续从上海转移到江西苏区,中共临时中央便迁入了瑞金。即原有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任弼时所担任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的职务随之消失。
一开始,博古还安排任弼时担任了中央组织部长。
但博古等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直接搞出来的一系列极“左”的东西让任弼时根本接受不了,他因此被免去中央局组织部长职务,改往湘赣区当省委书记去了。

老覃在前些天写的《军事顾问李德回忆:长征前夜,项英一再告诫我要警惕毛泽东的举动》一文中说了,在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博古、李德等人胡乱指挥,瞎搞一通,致使大量根据地丢失。为寻找一块新的立足之地,他们在1934年7月份先后派出了由寻淮洲、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由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远征探路。
任弼时当时被指定为中共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
任弼时和红六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等人一起,率红六军团先遣西征,于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木黄与红三军会合。
这红三军的前身是成立于1930年7月7日的红二军团。
1931年1月和3月,国民党对洪湖苏区进行第一、第二次“围剿”,红二军团为了支援洪湖苏区反“围剿”斗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拟开辟荆(门)当(阳)远(安)苏区。
但随着国民党军在9月份对洪湖苏区发动第三、第四次“围剿”,红三军创建的苏区全部丧失,被迫沿鄂豫陕川边向湘鄂边转移。
1934年10月24日,红三军同红六军团会师后,根据中央指示,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任弼时既是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又是红二军团政治委员,还是中共中央代表,即红二、红六军团就由他和贺龙等人一起统一指挥。
1934年11月,任弼时和贺龙等人一起开创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任弼时本人担任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
也因为红二、红六军团开创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老覃在《湘江战役前,毛主席四次找到破敌良机,每一次均可让长征提前结束》一文中说,博古、李德等人在长征初期一直心心念念想去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蒋介石和他手下的智囊团成员,如杨永泰、熊式辉、贺国光、晏道刚等人,都知道中央红军的不过是“沿萧克旧径”罢了,他们在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上处处设伏。博古、李德等人食古不化,傻乎乎地往蒋介石设置好的“口袋”里钻,结果举步维艰,损兵折将。尤其是湘江战役中损失过半,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前的8万6千人一下子锐减至3万人。
不难预料,如果中央红军再任由博古、李德等人这样胡搞下去,将会全军覆灭。
在这种万分危急关头,毛主席挺身而出。他联合了张闻天、王稼祥等人,通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乃至“扎西会议”,力挽狂澜,改变了行军路线。

毛主席也因此迎来了一个大自由、大飞扬、大舒卷的时代。他自由发挥他那神乎其神的用兵谋略,四渡赤水出奇兵,把蒋介石的40万兵远远甩到身后,顺利渡过金沙江,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张国焘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野心家。两大主力会师后,他自恃兵多势强,在“两河口会议”上故意和毛主席唱反调——毛主席主张“北上抗日”,他便提出“向南攻打成都”。
这个“北上”和“南下”之争导致了草地分兵——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仅带右路军中的一、三军团共9千多人北上,而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全部及编在左路军序列的原中央红5军、红32军近9万人南下。
张国焘胆大包天,肆意妄为,还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
老覃在多年前写的《张国焘捣鬼,中断了贺龙与中央的联络,甘孜会师,被贺龙严肃警告》一文,文中讲到,中央军委与二、六军团联络的电台及密码本原来一直都放红军总司令部,当朱德被编入了左路军,电台和密码本就落入了张国焘的手中。
张国焘既然自立“中央”,就直接对红二、六军团进行发号施令。
红二、六军团不知电台和密码本已被张国焘控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张国焘误认为中央,所有的行动都向张国焘请示。
1935年10月,红二、六军团在张国焘的指示下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于11月19日从桑植的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7月2日,红二、六军团抵达西康省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任弼时从朱德口中知道了张国焘的所作所为,非常生气,约张国焘进行个别谈话。
张国焘要任弼时散发自己撰写的反党小册子《国焘讲座》,以及污蔑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的一大包材料。
任弼时怒目横对,轻蔑地看着那些东西,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东西拿一边去,别玷污了我的眼睛。”
张国焘还不死心,提出两个方面军首先要行动一致,要求召开两军联席会议,妄想以红军总政委的名义迫使红二、红六军团就范。
任弼时冷笑着说:“召开两军联席会议的话,谁负责做报告?发生了争论谁来做结论?可不兴搞以多数压迫少数那一套哪。”
任弼时还警告张国焘,说:“我们二、六军团的很多同志都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对毛主席是很有感情的。即使不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对毛主席和党中央也有最高信仰的。你如果要强迫他们反对毛主席,那么,他们是要翻脸的。”
张国焘听了,倒吸了一口凉气。
任弼时回去把会见张国焘的情形向贺龙做了详细的描述。
贺龙大叫晦气,他对红二军团的干部们说:“同志们,我们在这里遇上的是个假中央。这个假中央是张国焘搞的。张国焘在进行分裂党的活动。我们赶快去找真中央吧。真中央是毛主席在领导,已经到了陕北。我们必须马上北上,与真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我们都听毛主席的,跟着毛主席走。谁要不听毛主席的,谁要是反对毛主席,我贺龙的枪可不答应。”

就这样,朱德和任弼时、贺龙等人鼎力相助下,张国焘最终被迫同意北上。
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四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的将台堡实现了胜利会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1:01 , Processed in 0.0073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