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大林,怎样使中华版图从“秋海棠”变成了“雄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4 16:54: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斯大林,怎样使中华版图从“秋海棠”变成了“雄鸡”                                                                              2025-05-14 12:16                                        发布于:天津市
   
       蒙古国,曾是我大中华辽阔疆域的一部分,横跨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却被前苏联生生从我们国家的怀抱中撕裂。它的历史,深刻地烙下了痛苦的印记。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的封建贵族借中国内乱之机,借助沙俄的支持,宣布脱离中国“独立”。此时,藏传佛教的活佛——第八世哲布尊丹巴,自封为“日光皇帝”,而沙俄则顺势派兵进入外蒙,宣称“保护”这一地区。沙俄一贯热衷于扩张其势力和“保护”他国领土的做法,时而甜言蜜语,时而手段粗暴,目的却始终没有改变。
清帝退位后,北洋政府继承了中国的法定主权,并与沙俄进行了接触,终于在1915年6月7日签订了《中俄蒙协约》,北洋政府虽然勉力保住了对外蒙的主权,但却同意了外蒙的“自治”。然而,这一段“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外蒙的贵族和沙俄开始发现,沙俄的态度并非始终如一。沙俄从初期的温和转为粗暴,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这与大中华的宽厚仁爱,天壤之别。
1919年,外蒙的贵族终于无法忍受沙俄的蛮横,遂向北洋政府诉苦,要求解除“自治”,回归中华大家庭。北洋政府于是宣布《中俄蒙协约》无效,撤销了外蒙的自治,重启对外蒙的主权,并且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博格多汗。徐树铮将军带领西北守边军进入外蒙,驱逐了沙俄的军队,使外蒙重新回到了大中华的怀抱。

然而,局势在1920年发生了剧变。随着直皖战争的爆发,徐树铮将军不得不将主力调回关内参加战斗,只留下少量兵力驻守在蒙古的库伦和边境的买卖城。1921年2月11日,俄国贵族温甘伦率领的白卫军迅速击败了北洋驻军,攻占了库伦,北洋军残部被迫撤退至买卖城。八世哲布尊丹巴再次被扶上“蒙古皇帝”的宝座,而温甘伦也被封为亲王。此时,外蒙的政权已完全落入温甘伦的控制之中,他开始大肆迫害犹太人以及他眼中的“赤色分子”,并在外蒙展开一系列暴力行动。面对沙俄白军的压迫,许多蒙古人开始逃往苏俄,成立了蒙古人民党和人民军,并组织起临时政府。

1921年3月18日,蒙古人民党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成功攻占买卖城,北洋守军被击败;接着在7月6日,人民党军队进入库伦,并于8月22日俘获了温甘伦,随后对其残部展开了剿灭行动。尽管八世哲布尊丹巴长期在苏俄、白军、民国政府之间摇摆不定,但他始终是各方争夺的焦点。在苏俄红军占领库伦后,蒙古人民党与八世哲布尊丹巴联合建立了君主立宪政权,八世哲布尊丹巴依然作为象征性“皇帝”存在。

然而,1924年8世哲布尊丹巴突然去世,死因成谜。蒙古人民党趁机掌控了政权,并在11月24日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虽然中国以及国际上的大国并未承认这一新政权。为了表示对苏联“慈父”斯大林的感激,蒙古政府将首都库伦更名为乌兰巴托(即“红色英雄城”),并允许苏联派驻代表,驻军,甚至在宪法和国歌中表达对苏联的崇拜之情。
蒙古国在苏联的指挥下,全面展开了苏联化改造。为了彻底破坏传统文化,蒙古政府摧毁了境内所有庙宇,屠杀了大量喇嘛,限制了宗教信仰;在苏联学者的帮助下,蒙古的历史被重新编写,传统的蒙古文也被西里尔字母取代,蒙古传统文化遭遇了空前的打击,至今未能恢复。苏联大清洗、集体化等运动在蒙古也复刻了一遍,几乎每个蒙古家庭都未能幸免,灾难无处不在。
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互相承认伪满洲国和蒙古国的存在。1945年6月,斯大林在与蒋介石政府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时,要求蒋介石同意蒙古独立,理由是蒙古作为战略缓冲地对苏联至关重要,蒋介石被迫同意这一要求,但坚持只有在人民意愿的前提下方可实施。

1945年10月22日,在苏联军队的监督下,蒙古举行了实名制公投,98%的投票率表明,蒙古人民全体支持独立,48万多张选票中,竟无一票反对。至此,外蒙古在法理上彻底脱离了中国,中华版图不再包括这片曾经的土地,悲哀的“秋海棠”已经被“雄鸡”取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13:43 , Processed in 0.0071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