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2年毛泽东宴请溥仪吃年夜饭,吩咐厨师上菜,尽显主席节俭之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06:22: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2年毛泽东宴请溥仪吃年夜饭,吩咐厨师上菜,尽显主席节俭之风                                                               2025-05-06 10:14                                        

发布于:天津市
   
1962年除夕,对于毛主席和整个中国来说,都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个春节。

这一年的年夜饭上,毛主席家迎来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客人。
这位客人,正是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章士钊、程潜、仇鳌、王孝范这四位杰出的革命老前辈,也受到了毛主席的邀请,聚集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一个不平凡的春节。
四位老革命家坐定后,毛主席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忽然宣布:“今晚还会有一位特别的客人来。”话音刚落,四人皆感到疑惑不解。
毛主席见状,继续说道:“这位客人可了不得,他可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哦。”
这一番话让四人更为迷惑,正在这时,工作人员走进来,带进了那位神秘的客人。
四人看着走进来的男子,他大约五十多岁,身形消瘦,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笑容。尽管他显得十分陌生,四位老革命家却从未见过他,彼此心中充满了困惑。
令四人更为震惊的是,毛主席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他。
然而,毛主席立即站起身,满怀敬意地与他握手,热情邀请他就座。

毛主席正式介绍道:“这位就是宣统皇帝。”此言一出,四人恍若大梦初醒。
原来这位与他们共同聚餐的客人,正是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清朝灭亡后,溥仪屡次被囚禁,最后成为了全国政协的委员。而毛主席如此介绍,不禁引得大家一阵欢笑,气氛也随之变得轻松。

在座的章士钊,感慨万千。昔日他在创办的《苏报》上曾痛批过溥仪和封建制度,而今天,溥仪竟坐在了他的面前,和他们成为了“同志”,这份历史的轮回让章士钊百感交集。

这顿饭,对中国历史而言,意义非凡。

开国领袖与末代皇帝的和谐共处,这在中国历史中可谓罕见。因此,这场特殊的年夜饭,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厨师程汝明精心端上了第一道菜——青辣椒炒苦瓜,这道来自湖南的特色菜肴令在座的众人眼前一亮。

毛主席微笑着向溥仪解释道:“我们湖南人的菜肴,一定得有辣椒。”他还打趣道:“每个湖南人身上,都会有一股辣椒的味道。”带着这份乡情,毛主席为溥仪呈上家乡的味道,虽然这道菜看似简单,但却别具一番深情。
溥仪也没有客气,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毛主席殷切地问道:“怎么样?这道湖南菜不错吧?”溥仪笑着答道:“不错,味道很好!”

接着上桌的第二道菜,却让溥仪有些惊讶。这道菜仅仅是一盘豆豉,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小菜”。紧接着,程汝明又端上了主食——米饭和白馒头,简单的餐桌上显得异常朴素。
直到葡萄酒被端上来时,餐桌上才有了些许“年夜饭”的气氛,这瓶葡萄酒也是整个宴席中最昂贵的食物。

然而,毛主席接下来说的一句话,却让溥仪更为震惊。

毛主席微笑着说道:“这些菜是中午吃剩的,想着不能浪费,就给大家一并端来了。”

五位客人顿时陷入了沉默,他们并非在意菜肴的来源,而是意识到1962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的恢复时期,社会经济依然困难。毛主席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甚至连年夜饭也是吃的剩菜剩饭,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一旁的程汝明则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笑容,因为他知道,毛主席并非第一次如此节约。自困难时期以来,毛主席的年夜饭便一直保持简朴的传统,饭菜多是中午的剩余食物。

程汝明是中南海的厨师,自1954年起,他便为毛主席服务了22年,堪称最了解毛主席饮食习惯的人。从那时起,毛主席的年夜饭变得简约,剩菜成为了餐桌的主角。
毛主席的节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年,上海市政府赠送了一篮红鸡蛋,这在当时是珍贵的食物,但毛主席却对此表现出不满,感叹道:“这太浪费了。”
毛主席对节约的要求,甚至让他不愿吃肉。程汝明曾试图为毛主席准备肉菜,但毛主席却严格要求厨房不准做肉菜。

程汝明便在葱花饼中加入了猪肉,但毛主席很快察觉到了变化,第二天便下令:“以后厨房不准做葱花饼了。”程汝明这才意识到,毛主席的节俭并非作风,而是心底的坚持。

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经济逐渐恢复,但毛主席的饮食习惯依旧如故,年夜饭仍是简朴。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一盘罗汉大虾成为了当晚最昂贵的菜肴。
尽管毛主席喜爱鱼,但他吃的不过是一盘“鱼头豆腐”,简单得与鱼的滋味相距甚远。而最令毛主席陶醉的,还是那辛辣的食物,尤其是程汝明所创的“烤辣椒”,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新奇之物,毛主席常常一口接一口,吃得津津有味。

毛主席对菜肴的重视并不在于奢华,而是味道与心意。他对辣椒的喜爱、对节约的坚持,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中。

此外,毛主席还有个习惯,就是边吃饭边批阅文件,唯独春节时,他才会暂停手头工作,专心吃完饭再去处理事务。
程汝明逐渐摸透了毛主席的饮食习惯,并开始提前列好菜单,每次做饭之前,都会先把菜单上报批准。对于领导人的饮食,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程汝明将家里的信件寄到“中南海101信箱”,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做饭。

直到毛主席去世后,程汝明才将这些珍贵的回忆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毛主席的生活琐事。
在许多人的眼中,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但在与他共事的工作人员眼中,他也有着平易近人的一面,节俭朴素,真诚待人。他的这些小习惯,让人更感亲切,也让人感受到他一直秉持着不浪费、不铺张的优良品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4:53 , Processed in 0.0078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