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萧朗:写意客的十八般笔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56: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25-4-9 12:57 编辑

萧朗:写意客的十八般笔法!                     

2025-04-08 06:38                                        

发布于:山西省
   





天津劝业场后巷有家裱画铺子,老师傅最怕接萧朗弟子的画作。有回展开一幅《秋塘野趣》,老花镜片上突然溅了墨点——画里芦花竟是用秃笔劈出来的,毛刺刺的笔锋要扎破宣纸。这倒应了萧先生那句"笔笔如写字",那野鸭脖颈的弧度,分明是颜体楷书的悬针竖,透着股宁折不弯的力道。





京城画院流传着两位画家的轶事。张先生画鹩哥非要数清翎毛,用鼠须笔中锋勾线,画完一幅累得手腕发抖;李画家使侧锋横扫,三五笔就出个蓬松团儿。某日二人同画八哥,萧朗提笔在张画上添了道侧锋枯枝,在李画中点出中锋眼珠。围观者恍然:原来中锋是绣花针,侧锋是扫庭帚,关键要使得趁手。就像厨子片鸭肉,柳叶刀也能切出牡丹花。





荣宝斋库房里有卷萧朗课徒稿,记录着"彩墨合用法"秘要。第三十六页画着红蓼白鹭,先拿赭石混淡墨打底,趁湿撞进石青,看着像青花瓷里养着晚霞。这手法得自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师傅——当年见画匠用锅底灰调桃红画门神胡子,萧朗茅塞顿开。如今看他的牵牛花,藤黄里掺着宿墨,倒像黄雀儿在雨檐下扑棱翅膀。





济南有位专画工笔草虫的先生,总嫌萧派写意太野。有次斗茶,萧朗用羊毫大笔蘸焦墨,侧锋抹出片芭蕉叶,叶脉却是中锋勾的银丝线。最绝的是叶间露水,拿石绿调淡墨一点,竟有琉璃光。老先生盯着看了半炷香,叹道:"我画露水要晕染七遍,你这野路子倒把晨雾朝露都收在笔尖了。"





岭南某美术展上,青年画家用投影仪分析萧朗笔法。慢镜头里,那支狼毫笔时而立如松,时而卧如虎,笔肚储的淡墨与笔尖的浓彩在运动中交融。最妙的是画雄鸡尾羽,侧锋横扫时突然手腕轻提,飞出几丝中锋细毛,简直是把草书写到了鸡屁股上。这让人想起天津卫老辈人说的:萧朗作画如武生走台步,看似随意,实则是几十年临帖练出的骨架子。





如今看某些写意画,要么是剑拔弩张的"力透纸背",要么是故作潇洒的"泼墨仙人"。倒不如去胡同里看小孩拿树枝在沙地上画小狗——那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真正的"写"字精髓。萧朗先生若在,大概会撅断紫檀笔杆笑道:"笔墨哪来那么多规矩,你们这是把蛐蛐罐当九龙壁供着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4-18 05:30:48 |只看该作者
懂生活,是一种艺术,懂书画,是一种艺术 的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5-5-16 04:34:42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21:38 , Processed in 0.0100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