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拉丁化是苏俄企图灭亡中华民族的一大阴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5 05:07: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汉字拉丁化是苏俄企图灭亡中华民族的一大阴谋                  

2025-05-14 15:43                                        发布于:辽宁省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得以在时空中薪火相传的工具。没有了文字,也就没有了文明和文化。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生生息息不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汉字。
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意性。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创的,放眼望去,可谓是举世罕有,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声符,而是具有非常独特且具体的意象。即使汉字历时久远,亦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出现了改变,但汉字仍能保有原始意义。所以,即便汉字与词汇的音读跟外形都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但后人只要能够懂得始初的原始字义,那么就有可能去读懂它,甚至是几千年前的历史文献,进一步了解先人及其社会环境。

从另一角度来说,汉字其实传达了深层的意思,同时间展现出中华民族核心的生命观、宇宙观。
汉字的这种特性在世界文字中已属唯一,此种特性跟中华文化能不间断地维持五千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以及不可磨灭的功效。
很可惜,汉字的这种特质,现在已经受到很大戕害,罪魁祸首就是简化汉字。
自然,简化汉字有它有利的一方面,比如,简化字减少了笔画数量和字形复杂度显著降低了读写难度,加速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在书写速度和便利性上优势明显,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需求,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普及初期,简化字因笔画少、结构简单,更容易实现低分辨率屏幕的清晰显示,也降低了早期汉字输入法的设计难度。
但,这些都是“术”的范畴,而在“道”的范畴,简化汉字几乎全是负面作用。简化字切断了部分汉字与古文字形、字义的关联部分字形的简化切断了与造字逻辑的联系。如“愛”简化成“爱”去掉了“心”,“親”简化成“亲”去掉了“见”,引发文化象征意义的流失,导致文化传承的割裂。

前面说过 ,汉字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核心的生命观、宇宙观。如“房”上本为“戶”,斗拱飞檐是也,简体字简“戶”为“户”,夺户分尸,转吉为凶,凶煞之极!
尸上一点压魂石,
千年万年难出头。
神州无户安苍生,
行尸走肉遍地游。
汉字简化,本质是损害文化的完整与系统性,以迁就“文盲”的结果,直接的损害后果:是“不识字的文盲”虽然从数量上得以减少,然而,“会识字的文氓”却得以大规模滋生。从社会现实的效果上看,这些极端蠢钝凶顽的“会识字的文氓”,其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可能造成的危害,远远比那些“淳朴愚昧”的“不识字的文盲”更其严重与恶劣!

至于拉丁化,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彻底倾覆和毁灭。汉字以形表意的特性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完全拉丁化意味着与三千年汉字文献传统的割裂,后代将难以直接阅读历史文献。拉丁化仅记录语音,无法传递字形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语言深层次意义的流失。汉字是东亚文化圈的核心符号和共同遗产,其象形、会意特征承载了独特的哲学与美学价值,拉丁化将导致这种文化符号的消亡,削弱民族认同,使汉语沦为单纯工具性语言。
现在可以说的是,汉字拉丁化就是苏俄企图灭亡中华民族的一大阴谋。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1931年9月26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华工中推行,出版书籍47种,刊印10多万册。
用不用汉字、用什么样的汉字,根本就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和沙俄没一毛钱的关系。可苏俄却如此关心,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在这方面,鲁迅、瞿秋白等左翼知识分子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
鲁迅对传统文化是坚决批判和彻底否定的,甚至要彻底废除中文,什么“中文不灭,国无希望”,颇有倒洗澡水连孩子也泼出去的意味。留苏的瞿秋白等人则大力推动汉字“拉丁化”。瞿秋白写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一书,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其目的就是打算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
如果他们的理想实现,现在的中国人,就得和现在的韩国年轻一代一样,再也无法阅读古代老祖宗留下的典籍了。
那样的中国人,还算是中国人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07:00 , Processed in 0.0078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