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机构养老悖论:城市一床难求 乡镇近半闲置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6:21: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1-2 16:22 编辑

                                                                                                                                       

                                                                                                                                                                                                                                                
中国机构养老悖论:城市一床难求 乡镇近半闲置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对普通人而言,生育二胎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将来一个子女赡养多个老人的养老难题。不过,随着人口流动加剧等因素影响,机构养老也正不可避免地成为许多人的养老选择。
近年,我国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仅中央预算内投资就达108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近300亿元,建成了大批养老服务设施。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却出现了奇怪现象:一边是闲置,一边是紧张;一床难求的同时闲置率也高。
银发浪潮来袭养老需求攀升
据悉,从现在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约1000万人,到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人,占总人口的34.9%,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的沈阳市,老年人口有157万,占户籍人口比例的21.4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22.89万,占老年人口比例的14.6%;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为14.5%;空巢老人比例则高达44.8%。1992年开始,沈阳市便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0年,2007年进入高龄化社会。
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养老经济基础、保障制度、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尚未成熟,这种情况下,“银色浪潮”给家庭、政府和社会带来较大压力。“养老服务水平不平衡,与经济基础、养老设施规划和分布、养老观念等都有关系。”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促进处副处长尹玉砖表示,全国各地都存在这个共性问题。
“养老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快,传统社会几乎在瞬间就进入了现代社会信息社会,让家庭结构在不知不觉中从原来的主干家庭,也就是老少三辈的家庭,变成了老两口的空巢家庭和小两口带着孩子的核心家庭。”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分析称,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交通便捷和信息快捷,这就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导致了空巢老人数量的急速增加。由于营养和福利增加,人口寿命逐年递增,但却无法抗拒衰老,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儿女在一个城市也好,不在一个城市也罢,既没有时间照顾老人,也没有能力照顾老人,因为照顾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和训练。
供需难均衡养老机构空置近一半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等特点,传统的子女照顾老人模式很难实现,这已成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既然儿女难以长时间照顾老人,那么,养老机构里是否能成为老年人群的生活首选呢?
据了解,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十二五”期间,仅中央预算内投资就达108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近300亿元,建成了大批养老服务设施。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日渐显现,亟待引起主管部门的关注。
“一床难求”在城市公办养老院普遍存在。新华社2014年的报道称,“床位紧张,要住排队。”这是不少城市家庭向养老院咨询老人入住事宜时听到最多的话,有的养老院甚至会告知:“年纪太大的不收,生活不能自理的不收。”不少市民向记者抱怨:“这哪里是我们在挑养老院,分明是养老院在挑我们。”
广州市老人院是唯一市属公办养老院,现有1200张床位已基本满员。广州老人院院长闫生宏说:“目前已有上百人排队,如果我们老人院院址不是在郊区,那么排队的肯定更多。”
在北京,记者采访发现,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有床位1100张,已有1万多人排队等候。
然而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情况则刚好相反。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养老床位约40万张,但调研发现,各地都有大量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特别是有些乡镇敬老院,甚至长年无人入住;有的地方,已建成的敬老院闲置无人居住,却又在规划建设一批乡镇敬老院。许多乡村建立了互助幸福院,但由于缺乏运营资金和管理人员,大量幸福院处于闲置状态。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张。但是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养老机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不足和闲置并存的原因在于,首先,有限的床位却建错了地方。目前,部分地区养老床位的缺口仍然巨大,但也有地方的建设已趋近饱和。若不问需求、只管建设,难免会出现结构性失衡。
其次,床位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老年人生活质量逐年改善,对于养老服务的要求也在提升。在部分地区,老年人不愿进入养老院,很大程度是因为无法获得理想的服务。
第三,居家养老依然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这也促成养老院床位闲置的事实。
另外,由于目前城乡老人一般收入都不是很高,而高档豪华的养老院收费不低,这大大限制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总量不足仍然是我国养老机构整体最突出的矛盾。”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原所长郑梓桢说,“养老机构总体'人多床少’、局部'床位闲置’是市场供需不匹配造成的。面对加速袭来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解决'冷热不均’的矛盾,不仅要求量的增加,更重要质的提升。”
养老,精准化服务不可或缺
专家认为,养老床位闲置和一床难求并存的难题,既有消费能力、服务质量、消费观念的原因,更有缺乏规划、盲目建设、投入低效的原因。
过去几年养老服务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精准化不足。也就是说,没有能够全面摸清老年人的需求底细,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而是一味地强调增加床位、增建机构,从而在某些地方造成了供给和需求脱节,降低了投资效益。
因此,今后发展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在精准化上下工夫。首先要做好养老服务调查统计工作,以科学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不断调整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目前有些地方,往往只有一个大体的老年人数量,至于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数量、他们的具体需求则都没有底细,这样进行投资建设就不可避免的具有盲目性。
要适度调整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目标。针对养老床位不均衡、供需脱节的现实,建议适当弱化对养老床位指标的考核,将提高养老服务覆盖面、丰富养老服务内涵、扩充养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在养老床位建设方面,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医养型、护理型、康复型等突出床位功能的养老机构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发展重点,让更多的养老机构都能开展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特色养老服务需求。
要充分尊重传统,把居家养老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这就必须健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社区能够为居家养老提供更好地支持。
另外,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进而定居城市,从而产生了大量农村留守老人,而农村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又普遍滞后,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农村独居老人养老需求,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难题。同时,再过十年二十年,大量因打工定居城市的农民工也将步入老年,他们的经济条件、社会保障水平等也会给养老服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这两个方面问题必须在规划“十三五”时予以重点考虑。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建议,“十三五”时期养老机构发展既要增总量,更要调结构,要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重点发展养护型养老机构,同时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要改进服务设施,增加康复护理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农村敬老院要向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转型发展。(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新京报、法制日报等报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07:53 , Processed in 0.0093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