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京都惊叹:泰国流亡女总理变成中国公司董事长,其传奇让人称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4 06:3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普京都惊叹:泰国流亡女总理变成中国公司董事长,其传奇让人称赞                                                                  2025-07-03 19:42                                        

发布于:山东省
   
       说起英拉·西那瓦,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泰国首位女总理”,或者“他信的妹妹”。她的故事真挺传奇的,从泰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到被迫流亡海外,再到后来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了公司董事长,这一路走来跌宕起伏,确实让人有点瞠目结舌。

早年生活和政治生涯
英拉1967年6月21日生在泰国北部清迈府桑甘烹镇,家里是客家人,祖上从中国广东梅州丰顺县移民过来的。她家境挺不错,父亲洛特·西那瓦是个商人兼政治家,1969到1971年当过国会议员。英拉是家里九个孩子的老幺,上面有八个哥哥姐姐,最大的是他信·西那瓦,比她大18岁,后来成了泰国总理,也是个争议人物。

小时候的英拉在清迈长大,日子过得挺安稳。她先在Regina Coeli学院读初中,后来转到Yupparaj学院上高中。1988年,她从清迈大学政治学系毕业,拿了个学士学位。之后又跑去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深造,1991年拿下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这教育背景在泰国算得上挺扎实了,但她那会儿还没想着从政。

回国后,英拉没急着进政府,而是扎进了家族生意。她先在Shinawatra Directories公司当生产总监,后来又管过彩虹传媒控股集团,还在AIS干过执行副总裁和总裁。2006年,她接手SC Asset公司,管家族的房地产项目。这段时间,她攒了不少商业经验,也为后来转型打下了基础。

英拉真正踏进政坛是2011年,那年她44岁。她哥他信2006年被政变赶下台后,一直在海外流亡,但他信的为泰党势力还在泰国挺强。2011年大选前,他信鼓励英拉出来挑大梁,接手为泰党。英拉那时候没啥从政经验,但她有个优势——长得亲民,说话接地气,再加上他信的光环加持,选民对她印象不错。
她的竞选口号是“他信思考,为泰党行动”,意思是延续他信的政策,比如“30泰铢看病”、橡胶补贴和大米收购计划。这些政策听着挺实在,特别吸引农村选民。2011年7月3日大选,为泰党拿下296个议会席位,英拉顺理成章成了泰国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理。

当总理那几年的政策和麻烦
英拉上台后,推了不少民生政策,最出名的就是大米收购计划。简单说,政府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农民的大米,想帮农民多赚点钱,还打算抬高国际米价,让泰国大米更有竞争力。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问题一大堆。2011-2012年度,这计划让政府亏了1360亿泰铢(差不多44亿美元),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米,财政压力山大,反对派逮着这事儿猛批她。

除了大米的事,英拉还赶上了天灾。2011年,泰国碰上50年不遇的大洪水,全国三分之一的地方被淹。政府救灾反应慢,英拉被批评得挺惨,很多人觉得她能力不够。2013年,她又推了个特赦法案,想赦免2006年政变后因政治问题被判刑的人,包括他信。这下捅了马蜂窝,反对派和民众上街抗议,政治局势乱成一团。
2014年5月7日,泰国宪法法院判她2011年调任安全官员是“滥用职权”,直接让她下台。没过多久,5月22日,军方搞了场政变,英拉被扣了几天,后来放了,但她的政治生涯基本算是完了。2015年,军方任命的议会又弹劾她,禁她参政五年。2017年8月,大米案要开庭前,她跑了,彻底开始了流亡生活。

流亡海外的日子
2014年军方政变后,英拉日子不好过。2017年8月,泰国最高法院要判她大米案,她以“身体不适”为由请了假,然后就没了踪影。后来有消息说,她先去了新加坡,从樟宜机场转机,又跑香港,最后落脚上海。这一路跑得挺低调,但还是被媒体挖出来了。

2017年9月27日,法院缺席判她五年有期徒刑,罪名是大米案失职。英拉的律师说她会申请政治庇护。2018年,有人爆料她拿了塞尔维亚的公民身份,这身份让她在国外活动方便了不少。流亡这几年,她没闲着,社交媒体上时不时发点动态,晒晒生活,也聊聊对泰国政局的看法。
英拉流亡后,最引人注目的转折是2018年12月。她通过一家公司,买下了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股份,还当上了董事长。这消息一出,大家都挺惊讶,一个前总理咋就跑中国做生意去了?

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在广东汕头市珠池港区,是个挺重要的物流点。英拉接手后,动作不小。她提了个“一个口岸,两条供应链”的想法,一边用海路连东南亚,一边靠陆路接中欧班列。2019年初,她推码头扩建,把泊位从3个加到5个,年吞吐量从75万标箱涨到120万标箱。这成绩在业内看来挺亮眼。
除了码头,她还在广东江门投了家集装箱制造厂,当副董事长。这厂子之前不咋赚钱,她上任后搞技术升级,引了新设备,扭亏为盈,产品还卖到了欧美。这几年,她的商业版图越铺越大,靠着家族资源和自己的眼光,混得风生水起。

在中国的新角色
2018年12月12日,SICT的法定代表人正式变更为英拉·西那瓦,英拉的名字出现在公司文件里。这码头原来是和记港口信托、招商局集团和汕头国资委合资开的,2018年和记把股份卖了,英拉通过家族基金接盘。
她在码头的表现真不赖。扩建项目之外,她还优化了运营流程,比如缩短货物周转时间,提高效率。码头的竞争力蹭蹭往上涨,成了广东东部物流圈里的一张名片。有人说,她能干成这样,靠的是家族背景和他在泰国的政治人脉,但她自己也确实有两把刷子。

英拉在中国的生意不光是码头。她在江门那家集装箱厂也干得不错。她接手时,厂子设备老旧,订单少。她投钱换了生产线,改进了工艺,两年后,这厂子挤进全球集装箱制造前十,出口量翻了好几倍。这成绩让她在商界赚了不少口碑。
她为啥能在商界混得好?一是家族底子厚,西那瓦家族在泰国和中国都有人脉和资源;二是她早年在家族企业干过,对管理不陌生;三是她客家背景和中泰文化联系,让她在中国的生意顺风顺水。她这转型,不光给自己找了条新路,也给中泰经济合作加了点料。

回国后的影响力
2023年,泰国政局变天了。宪法法院撤销了英拉在大米案的罪名,说“滥用职权”不成立。2023年12月26日,法院正式取消她的逮捕令,三天后,她坐私人飞机回了清迈。她回国挺低调,没搞啥欢迎仪式,直接回了家族老宅。

律师团上电视说,她的政治权利全恢复了。这意味着她能合法参政,但她没急着跳出来竞选,而是选择在幕后发力。她哥他信2023年也回了国,入狱没多久就因健康问题监外执行。兄妹俩在清迈碰了个面,算是给外界放了个信号:西那瓦家族还没退出舞台。
英拉回国后,主要通过为泰党和家族网络干事。她没公开站台,但党内人事调整有她的影子。她推了些温和派上位,还帮着改进了党的政策方向。她说过:“政策比职位重要。”这几年,她把精力放家族生意和智囊团上,研究政策,提建议,间接影响泰国政局。

她在中国的商业资源也派上用场。汕头码头成了中泰物流的关键点,她还推中泰铁路项目落地。2024年,她牵头的泰国公司跟中国企业合作,在呵叻府建了个光伏电站,年发电15亿度。这项目既赚钱,又给家族政治加分。
2025年,她侄女贝东丹成大选热门。英拉的团队帮贝东丹重推“30泰铢医保”等政策,延续家族传统。英拉自己不露面,但她的影响无处不在。

英拉这辈子真挺传奇。从泰国首位女总理,到流亡海外的低谷,再到中国商界的翻身仗,最后回国继续影响政坛。她靠着韧性和家族资源,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她的故事不光是个人奋斗史,也搭上了中泰合作的顺风车。未来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咱拭目以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9:37 , Processed in 0.00909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