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心态”金不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5 12:2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健康·心态”金不换                                   

2025-08-15 08:59                                        

发布于:陕西省
   

                                    

作者:吴树鸣
人生行旅,何物最重?若将生命喻作一株参天大树,健康便是那深扎于幽暗泥土的根系。根须强劲,深植大地,才能支撑枝干挺拔入云,绽放郁郁生机;根朽枝枯,纵有荣华富贵如繁花缀满,亦不过转眼浮云,转眼即凋零散尽。这就是根本之谛,倘若没有健康之根基,生命之树终将倾倒于风霜之前;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人常说,天有不测之云,人有旦夕祸福。忽然一觉醒来,一场大病住了医院,虽说进入大病初愈后的恢复期,但自知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病前状态,表现显著的是精力下降与易疲劳,脚腿开始僵笨,睡眠可能增多但质量不一定好。经常感觉像“电池”没充满电,或者电量消耗极快,身体像一个正在艰难修复的系统,回顾自己病前几十年,身体灵活,协调性好,反应速度快,感官敏锐,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好,有高效的生理机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有较强的目标感和行动力。那个时候通常不会时刻感觉到身体的存在或不适,可以“忽略”身体而专注于外部世界所有活动。可是如今,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吃的用的处处得小心翼翼,看到别人健康的体魄,快活地蹦蹦跳跳,看到别人豁然大度,乐呵呵地笑,也是羡慕不已,努力效之。于是,感慨生命之树能有多高,亦非健康一力可撑。人生之成败得失,常在微妙一念之间。那半杯水静置眼前,有人望见满盈之希望,有人唯见缺失之遗憾。心念如无形巨手,拨弄着命运之弦,心态不同,生命所遇之境便如天壤悬隔。唯有潜心修炼,使心灵归于淡泊宁静,人生的旅途才能如月下清风拂过澄澈湖泊,映照一片皎洁明净。健康需在汗水中锻炼,心灵当在浮华中磨砺,心若向阳,亦无谓悲伤。是啊!人生健康、快乐的心态之真正魅力风景,终究只在自己心头,看淡世事沧桑,内心自然安然无恙。

万里长城今犹在,唯独不见秦始皇。这世界什么是你的?就算亿万富翁,没有了身体,怎么能有好的心态?纵观前贤后秀,无一不说明,人最大的财富,岂在身外所积攒的琳琅珍物?实在于能否降伏心中那不断翻腾的欲望之兽。若对已有之物难生满足之心,纵使坐拥天下,内心亦如荒漠焦渴,终无半点幸福可言。人在年轻健康时的状态是“潜力值”高,身体像一台高效、动力充沛、响应迅速的机器,能支持个体去探索、挑战和创造。然而,每一次身体的低谷都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在年轻健康的岁月里,我们往往把活力视为理所当然;而在康复的旅途中,每一分精力的恢复都成了值得庆祝的里程碑。生命的韧性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时,对生命更深的敬意。无论你现在身处哪个阶段,愿你能珍视当下身体的诉说,在每一个呼吸间感受生命的珍贵与力量。故古人睿智箴言:“知足者常乐”,此“足”字深意,实为通晓取舍的智慧,敢于放下的勇气,更明白何时止步的分寸。健康与心态,如鸟之双翼,皆需以“知足”为方向之舵,能及时懂得“止”的清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托举生命从容翱翔。
生命之树常青,非唯根深,更赖于心境清明。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当健康之根深扎泥土,心灵之镜拂去尘霾,知足之泉便汩汩流淌于灵魂深处。于此,我们终将懂得:金银易朽,唯此身心之金不换,那就是拥有强健的身体,轻松快乐的心态,才可深根固本、清明养心,方能在时光长河中,站成一道属于自己的不朽的风景。
2025.8.12于西安高新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06:07 , Processed in 0.0075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