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6年陈德邻拒绝与刘胡兰订亲,17年后他亲手揪出出卖刘胡兰的叛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09:46: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6年陈德邻拒绝与刘胡兰订亲,17年后他亲手揪出出卖刘胡兰的叛徒                                                                 2025-08-03 15:38                                        

发布于:天津市
   
      1963年秋,那个曾经策划并亲手送走刘胡兰生命的石五则,在一声枪响中结束了自己那充满罪恶的生命。他在躲避多年的追捕后,策划了一场“替罪羊”的阴谋,本以为这次可以逃过一劫。然而,命运让他遭遇了一个从未预料到的结局——他被一位自己熟悉的人揭发出来,这个人,正是曾差点与刘胡兰成婚的陈德邻。

陈德邻为了还刘胡兰一个公道,经历了长达17年的艰苦调查和坚持。最终,他为历史带来了真相,揭开了尘封的谜团。那时的他,曾与刘胡兰有着未完成的缘分,但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最终走到一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位年轻人没能成为夫妻?一切要从一场未遂的订婚说起。

1946年春,山西文水县的云周西村,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突然告诉女儿,邻村的陈德邻已支付了彩礼,打算让她嫁过去。陈德邻当时活跃于县里的革命工作,思想进步,刘胡兰也因工作关系与他有过几次接触,对这个青年有好感。因此,她没有犹豫,答应了母亲的提议。然而,这一切却是基于一个巨大的误解——陈德邻自己根本不知道这门亲事。

刘胡兰当时年仅14岁,虽然她在现在的标准下仍是个孩子,但在那个时代的晋中平原,很多同龄女孩早已是人母。而且,作为一名革命干部的刘胡兰,不少媒人纷纷上门提亲。陈德邻的父亲也希望儿子娶个进步的媳妇,于是托人向胡文秀提出了婚事。胡文秀同意了后,这门亲事便算是定下来了。只要两人的政府介绍信到位,再照一张结婚照,一切就可以水到渠成。

然而,陈德邻知道后,却感到十分错愕。原来,他已经通过自由恋爱结识了自己心爱的人,并且组织也同意了他们的结合。如何能接受父亲安排的婚姻呢?第二天,陈德邻便把刘胡兰约到村外,告诉她真相。刘胡兰听后,虽然对陈德邻十分欣赏,但得知他已有爱人后,立刻表示退出。于是,两人便各自回去说服家里,最终解除了婚约。几个月后,陈德邻与他的新伴侣举行了婚礼,刘胡兰也参与了其中,成为了他们的朋友。

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1947年1月,山西文水县被阎锡山的部队占领。为了打压土改,阎军实行了“自白转生”的政策,设立“治村指导员”以控制村民。云周西村因为有许多革命干部,也成了阎军重点监控的对象。72师215团2连连长许得胜驻扎在村子附近,每天派人骚扰村民,逼迫他们相互揭发。而村内的内线,正是石五则。

石五则,原是地主石廷璞的堂兄,借着土改工作进入了农会。由于贪欲,他在分田时私自多占了3亩土地。这个不法行为被刘胡兰发现,并当众批评,导致他被开除党籍。石五则心生仇恨,开始寻找机会复仇。

1946年底,许得胜带着部队进入云周西村,他听说过这里是一个革命村,许多解放军的家庭在此居住,于是寻求内线帮忙。石五则看到许得胜为此提供的50块银元赏金后,心动不已,立即与许得胜建立了联系,并开始暗中监视村里的情况。

1947年1月11日夜,石五则决定行动。他借口外出探亲,顺利避开了民兵的岗哨,赶到许得胜的营地。两人在一个偏僻的小庙里见面,石五则将一份名单递给了许得胜。名单上写着7个名字,其中包括刘胡兰。当天夜里,阎军突袭了云周西村,由于石五则熟悉村内的地形和岗哨的规律,突袭行动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刘胡兰和六名同志英勇就义,成就了她的传奇。

石五则用狡猾的谎言将责任推给了村里的另一位革命者——石三槐。他不仅是陈德邻的舅舅,还是地下交通员。当时,石三槐早已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可是石五则通过造谣,将他诬陷为叛徒,使得刘胡兰的牺牲成了无人知晓的冤屈。

直到解放后,陈德邻一直在忙于革命工作,对于刘胡兰的死因并不知情。直到1952年,他偶然观看了电影《刘胡兰》,惊讶地发现电影中的叛徒竟然是石三槐。因为他对石三槐有着深厚的了解,知道他绝不会出卖任何人。于是,陈德邻开始着手调查,决心为刘胡兰和石三槐等人还清冤屈。七年的调查过程中,他走访幸存者,收集证词,追寻着历史的蛛丝马迹。

最终,陈德邻找到了一个关键证人——许得胜手下的机枪手王连城。王连城告诉他,前夜他曾见到石五则与许得胜在小庙中接头,并且石五则递交了一份名单。陈德邻通过这些线索,开始了一连串的追查工作。最终,他从地窖里找到了那份名单,发现上面的笔迹与石五则的记账本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石五则存入50块银元的记录,这正好与许得胜的赏金相符。而在刘胡兰牺牲当天,石五则还带回家20斤白面,并且告诫妻子这件事可能会导致“杀头”的严重后果。所有的证据指向了石五则,证明了他就是刘胡兰的背叛者。

1959年9月,石五则终于被捕,并在1963年2月4日被判处死刑。此时,法院特别指出,对于那些犯下历史罪行的恶人,追诉是没有时效限制的。刘胡兰的英勇牺牲终于得到了正义的回应,而石三槐的名誉也得到了恢复。

陈德邻用了17年的坚持与努力,守护了历史的真相,展现了真正的“正义守望”。而刘胡兰的英勇和纯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永恒丰碑,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这段历史,交织着青春、理想与信念,提醒着我们:真相终将被揭示,叛徒最终将被追究,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0:22 , Processed in 0.0076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