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史之乱爆发,经典连环画《渔阳鼙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08:06: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志和 于 2025-8-8 08:07 编辑

安史之乱爆发,经典连环画《渔阳鼙鼓》                                                                               2025-08-07 06:58                                        

发布于:吉林省
   

     《渔阳鼙鼓》是天津人美出版,潘飞鹰编绘的连环画《杨贵妃》第六期故事,以震撼的笔触再现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关键历史节点。这一故事不仅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神话的崩塌,更深刻揭示了盛唐繁华表象下的政治腐败与军事危机。
"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玄宗仍沉浸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与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纵情享乐,对边将的野心毫无察觉。
《渔阳鼙鼓》,盛世崩塌的序曲,揭示了盛唐由盛转衰的内在逻辑,玄宗晚年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放任边镇节度使坐大,最终导致安禄山拥兵自重,权力失衡的恶果。
杨贵妃被视为"红颜祸水",但连环画并未简单归罪于她,而是通过她的惊恐与无助,展现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当鼙鼓声传来,她的荣华富贵瞬间变得脆弱不堪,爱情神话的幻灭。
连环画以极具戏剧性的对比手法展开叙事:一边是长安城内的歌舞升平,玄宗与贵妃醉心于《霓裳羽衣曲》;另一边则是渔阳(安禄山驻地)战鼓震天,叛军铁骑南下,直逼中原。当战报传入长安,玄宗从迷梦中惊醒,连环画通过一系列特写镜头展现了他从震惊、愤怒到恐慌的情绪变化,极具戏剧张力。
安禄山形象的强化:历史上安禄山起兵的原因复杂,包括个人野心、与杨国忠的矛盾等,而连环画更突出其残暴狡诈的一面,使其成为纯粹的反派符号。
玄宗与贵妃的浪漫化:正史中玄宗晚年昏聩怠政,但连环画保留了他对贵妃的深情,强化了悲剧色彩。
战争场面的浓缩:实际安史之乱爆发过程更为冗长,连环画则聚焦于"渔阳鼙鼓动地来"这一戏剧性瞬间,增强叙事冲击力。
这些改编并未扭曲历史主线,而是通过艺术手法让故事更具感染力,符合连环画的通俗叙事需求。
潘飞鹰通过精妙的构图和富有张力的画面,将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命运的悲剧性交织在一起,使这一篇章成为整个连环画中最具冲击力的部分,再现了盛世悲歌中的权力幻灭与人性挣扎。
连环画最后定格在烽烟四起的画面,玄宗仓皇西逃,贵妃的命运已成定局——这一处理不仅扣人心弦,也让读者在震撼之余思考历史的教训,盛唐的悲剧,何尝不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11:53 , Processed in 0.00868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