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富婆敛财30亿:奢靡生活曝光,远比你想象的恶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2 19:4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紫蝶 于 2025-8-12 19:48 编辑

厦门富婆敛财30亿:奢靡生活曝光,远比你想象的恶劣                                                                                2025-08-11 18:14                                   
     发布于:广东省
   
    “我这辈子享受了别人想象不到的财富,就算是死也值得了!”这个女人哪怕是在面对法官时,也依然毫无悔意。
2012 年 7 月初,在上海的一个别墅区,上海市警方展开了一场秘密行动,目标人物就是曾在厦门风光无限的 “富婆” 李宝华。
而上面的那句话,正是李宝华在被逮捕时所说的。
一个乡下的小村姑,自称结交了香港富豪李嘉诚的私生子,狂骗30亿,600 万游艇说买就买,爱马仕堆成山,燕窝当水喝。
可你猜,她是怎么把这些有钱人的钱骗到手的?

穷到骨子里的野心
要读懂李宝华,得先从她的起点说起。
1976年秋天,在厦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英村,李宝华出生了,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父亲靠磨豆,卖豆腐苦苦的支撑着家庭 。
这样的成长环境,给了她两样东西:一是察言观色的精明,二是改变命运的强烈饥渴。
她很早就明白,按部就班读书打工,永远也无法填满她对财富的渴望。

13岁,她就辍学进城,在电子厂呆了没多久,就受不了流水线的束缚与无味,索性跑去摆水果摊。
这段经历,让她对“赚钱”有了最初的实感。
后来结婚生子,生活的压力更让她觉得,贫穷就是原罪,为了钱,她与蹬三轮的丈夫分道扬镳,把孩子送回老家,孤身一人闯荡江湖。

她的第一次“专业”试水,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传销,这可以说是她骗术生涯的启蒙课,在这里,她学会了如何利用人性的贪婪,如何编织高额回报的梦想,如何拉人头建立金字塔结构。
尽管最后组织被端,她也因此付出了两年牢狱的代价,但这并没有让她回头,反而让她在狱中想得更明白:骗穷人的钱,来得慢,风险还高。要干,就得干大的,目标必须是那些真正有钱的人。
她在监狱里大量的学习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为了自己出狱后做打算。

骗有钱人的钱
想从富人兜里掏钱,你首先得让他们觉得你是“同类”,李宝华对这套深谙其道。
出狱后的李宝华拿着东拼西凑来的第一笔钱,做的不是投资生意,而是投资自己。
她将自己从头到脚重新包装,名牌服装、包包、首饰一样不落,随后,她给自己安上了一个企业家的头衔,成立了一家名为明大集团的公司,虽然当时只是个空壳,但听起来却分量十足。

光有行头还不够,还得有成绩来证明。
她混迹于各种高端聚会,伺机寻找突破口。
那个广为流传的“项链局”就是她初次小试牛刀的杰作。
在一次富婆聚会上,她看中一条昂贵的项链,然后谎称自己的钱没带够,向身边一位刚认识的富婆朋友借钱买下,对方看她一身名牌,又是大老板,便爽快答应。

李宝华又将这条项链拿到店里面给退了,李宝华拿着钱找到富婆朋友迅速还钱,还额外送上一份厚礼表示感谢。
这一手玩得极为巧妙:
借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消费层次,迅速还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资金实力和信誉,附赠礼物,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大方和格局。
一来二去,她“不差钱”的实力派女老板形象,就在这个圈子里稳稳地立住了。


信息来源:2013年08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亿万富婆李宝华案已受理 涉嫌非法集资近30亿
无懈可击的骗局 如果说个人包装是面子,那李宝华接下来的一步,就是给自己打造坚不可摧的里子。
她明白,光靠自己一个人演,戏路总有穿帮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更强大的背景来背书。
于是,一个惊天动地的角色被她创造了出来——香港富豪李嘉诚的“私生子林晓东”。

这步棋,堪称点睛之笔,它创造了一个无法证伪、但又极具说服力的“背景故事”。
她找人扮演这位“林公子”,在各种场合偶遇她的生意伙伴和潜在投资者。
这位“林公子”出手阔绰,声称李宝华曾是他的救命恩人,为了报恩,他会全力支持李宝华在大陆的生意,投资几十亿都不在话下。

这个超级靠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完美解释了李宝华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打消了投资者最后的疑虑。
谁会去向李嘉诚求证他到底有没有这么个私生子呢?没人会,也没人敢。
这个虚构的人物,就像一层坚固厚实的水泥墙,把所有的质疑都挡在了外面。

高级的狩猎场
有了过硬的人设,有了足以服众的背景,李宝华开始搭建她的“狩猎场”。
她斥巨资打造了厦门顶级的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这个会所的奢华程度令人咋舌,仅仅装修就花了数千万,而想要成为这里的会员,不仅要缴纳几十万元高昂的会费,还必须要提供五千万以上的个人资产证明。

而这个会所,其实是一个富婆们的信息交流中心。
它通过极高的门槛,筛选出了最优质的猎物,并把她们聚拢在一起,在这里,会员们看到的都是李宝华的豪车、游艇和挥金如土。

听到的都是关于她和“林公子”又有什么大项目、大利润的传闻。
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大家相互影响,相互印证。
当身边所有人都对李宝华的实力深信不疑时,个体的怀疑和警惕心就会被无限削弱。
这个会所,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个让骗局看起来无比真实的舞台。

谎言终局的代价
有了这几招杀手锏,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她以投资房地产、开发油田等名义,许诺远高于市场的利息,开始大规模吸纳资金。
而为了维持骗局,她严格执行“按时付息”的原则,用后来者的本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
这种操作,为她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人把身家性命投入这个无底洞。

在骗局的巅峰期,李宝华的生活纸醉金迷到极致。
600万的游艇说买就买,60万一支的美体针想打就打,燕窝当水喝,家里的爱马仕包多到要用专门的别墅存放。
她的每一次炫富,都像是在给自己的骗局添砖加瓦,让后来者更加坚信她的“实力”。
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这种纯靠资金驱动,只进不出的骗局,实际上就是生命的倒计时。

当新投入的资金无法覆盖需要支付的巨额利息时,崩盘就成了唯一的结局。
最终,当投资者们发现利息断供、李宝华人间蒸发时,才如梦初醒。
这个用欲望和谎言搭建的商业帝国,在短短几年间就化为泡影。
2015年12月31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宝华最终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信息来源:2016年01月01日 闽南网 亿万富婆”李宝华集资诈骗案一审被判无期
结语 李宝华的故事,归根于她贪婪的欲望,她想用最短的时间,不劳而获,拿到自己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她的受害者们也贪,想通过“内部消息”和“高额回报”,轻松实现财富增值。
当两股贪婪相遇,理智便荡然无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6:40 , Processed in 0.008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