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雪芹”终于露出真面目 他是皇室宗亲敦诚敦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07:3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曹雪芹”终于露出真面目 他是皇室宗亲敦诚敦敏                                                                       2025-08-03 16:15                                        

发布于:北京市
   

张凯庆解读红楼梦(113)
我们应该首先搞清《红楼梦》一书中到底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书中的主人公到底是什么身份?只要弄清了这一点,那么,作者的问题、批语的日期等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连书中写的是什么都没搞清,那其他问题则永远也说不清楚。
一. 创作《红楼梦》必备的条件
作者要想写出这部巨著,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对乾隆及后宫的情况极为了解,有机会接触到核心机密;
2. 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
3. 有充足的时间;
4. 和皇亲宗室的人关系极为密切。


电视剧里的乾隆皇帝和皇后

笔者认为:“曹雪芹”就是敦诚、敦敏,他俩才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曹雪芹”是敦诚敦敏的笔名!
根据是:
《红楼梦》隐写的是乾隆皇帝与两位皇后的情史,而敦诚敦敏是正宗的皇室宗亲,敦城又是宗人府的官员,对皇上后宫的事非常清楚,和皇室宗亲的人关系密切;敦诚有极高的文学水平,著有《四松堂集》、《鷦鹩庵笔麈》、《白香山琵琶行传奇》等著作,具备创作《红楼梦》的能力。敦诚任宗人府笔贴式不久,即被授太庙献爵,乾隆三十六年敦诚以其叔祖母辞世为由,以病告退。因此,敦城有充足的时间创作《红楼梦》。敦诚是《红楼梦》的主要执笔者,敦敏也参与了小说的创作。


敦城创作《红楼梦》

为避祸,敦诚敦敏不得不杜撰出一个“曹雪芹”,故意将“曹雪芹”之名明晃晃的写进小说的前言里,然后伪造几首关于“曹雪芹”的诗,在所谓的“悼雪芹”诗中故意将其和曹寅家联在一起,又在书的批语中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著书人已死,评书人也魂归天外,想要追查都无从下手,这样一来,敦诚敦敏不就安全了吗?
墨香是了解敦诚著书的情况的,他是第一个读者。墨香是敦诚敦敏得亲叔叔,曾做过乾隆的侍卫,对乾隆的情况非常熟悉。敦诚写书期间,墨香肯定也提供了不少素材。至于“松斋”“梅溪”“棠村”“杏斋”等人,我认为就是富察明义、永忠、裕瑞、弘晓等人,他们都是知情者,也是批书者。


石头记

小说中的一僧一道就是敦诚敦敏。第一回:石头听僧道二人谈起人间的繁华之事,也想要到人间去享受一番,“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甲戌侧批:岂敢岂敢。]不能见礼了’ 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甲戌侧批:岂敢岂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敦诚敦敏二人虽“骨格不凡,丰神迥别”、“仙形道体”,但在昔日的皇后面前依然诚惶诚恐,连连称“岂敢岂敢”,敬畏之心,跃然纸上。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

富察明义傅恒的二兄傅清之子,孝贤皇后之侄,是清皇朝的皇亲国戚,做过乾隆的上驷院侍卫。贾府衣食住行里那么多只有清皇宫里才可能出现的情景描写,明义会看不出来吗?富察明义作为皇亲国戚,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傅恒是明义的亲叔叔,他会不知道书中批语所说的“文忠公”是指谁吗?那他为何要说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后人呢?答案只有一个,明义是了解红楼梦著书内幕的,他是在掩护著书者。因为,他知道,真正的作者是爱新觉罗敦诚敦敏,他也知道,红楼梦写的是乾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的情史,林黛玉就是他的亲姑姑孝贤纯富察皇后的化身。这就是我的考证结论。
二. 敦诚著书《红楼梦》的证据
三十多年前,著名学者、美籍华人余英时先生通过对《四松堂集》及脂批分析研究,撰写了《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的文字因缘》一文,余老文中指出:“现在我们从二敦的诗文中找出了这许多和《红楼梦》及其批语有关合的线索,这决不可等闲视之,尤不可以‘偶然巧合’解之。……我相信二敦兄弟和《红楼梦》及其批语有相当的关系。”
周汝昌先生也发现敦诚诗文中有和《红楼梦》中的情景相一致的地方,周汝昌先生本来是考证“曹雪芹”就是曹頫之子的,却无意中透露出敦诚著书《红楼梦》的重要证据。


余英时先生

现将余老和周汝昌先生的考证摘录几条:
证据一. 破庙残僧
小说第二回:雨村闲游,“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走入看时,“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敦诚《鹪鹩庵杂记》第十六云:“独居南村,晚步新月,过一废寺,微微闻梵声,见枯僧坐败浦上,因与之小语移时……”又《四松堂文集》上,《寄大兄》云:“抵南村,便觅一庵下榻,榻近颓龛,夜间即借琉璃灯照睡。僧即老且聋,与客都无酬答,相对默然。”
这和《红楼梦》中的描写何其相似。


破庙老僧

证据二: 酒幌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游园至“杏帘在望”说:“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
敦敏《敬亭小传》(敬亭即敦诚)云:又嗜酒,别构小屋效村墟式,悬一帘,名葛巾居。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杏帘在望

证据三:榆荫
第六十三回,平儿寿日还席,因“红香圃太热,便在榆荫堂中摆了几席新酒佳肴。”第七十一回,贾母生日则云:“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后一再言之,皆曰“嘉荫”。
敦诚《鹪鹩庵杂记》页十九:先大人予告后,于城西第筑园亭以养疴,有堂曰静补,亭曰榆荫。《四松堂文集》上册《宜闲馆记》:榆柳荫其阳,蕉棠芳其荫。
“榆荫”一名,《红楼梦》亦有其堂,“蕉棠两植”,怡红院适有其景。周老说:“雪芹……无意中将嘉荫写成友人园中之榆荫。”可在笔者看来,著书者正是敦诚,他是有意将自家园中的“榆荫”亭写进书里。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怡红院

证据四. 太虚幻境   
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而敦诚的《午梦记》中居然也点出了“太虚幻境”四个字,尤堪注目。“如非梦人则已,若同一梦也,何不听乐钧天而忘味帝侧,又何不直入太虚看鞭龙,种瑶草,俯瞰下界,九点一泓。……今数者不得其一,徒以至幻之身,入至幻之境。” (《四松堂集》卷四,页十一a——十三a)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太虚幻境

证据五. 二丫头   
《红楼梦》第十五回:秦可卿出殡路上,宝玉和秦钟路上经过一个村庄,看见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村姑,名叫二丫头,纺线给宝玉瞧,宝玉对她十分颠倒。秦钟打趣说:“此卿大有意趣。”后来临别时,二丫头抱着小兄弟来送行。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她去,料是众人不依,少不得已以目相送”。
敦诚少时便有过类似的经历。《鹪鹩庵笔尘》有一则云:“一日同贻谋游芹城之神山岭,饮龙泉寺溪边,薄醉。睹一女子,眉目如画,侧立柴门,徘徊宛转,若不胜情。因与贻谋作无题诗云:转过清溪日已斜,桃花门巷晚停车。……后月余,晤永国公,忽有刘阮之谵。余与贻谋惊訏莫测。盖彼时伊在其园中,於墙头窥见之也。因录之以为年少轻薄之戒。”(《四松堂集》卷五,页十七a—b)
《红楼梦》中是宝玉、秦钟两人一起在一村庄上看见二丫头的,而敦诚则是和贻谋同游时在一个“寻常百姓家”惊艳的。何其相似!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二丫头

证据六:绿蜡等
余老还举出绿蜡、庄子(文)、《姽婳词》中“叱咤时闻口舌香”、脂批“二贤之恨”、“近之女儿”、“梨园子弟”等证据,证明《红楼梦》中的某些情景和脂砚斋的批语与敦诚的诗文极为相似。


余英时先生

证据七:曹雪芹的故居
1971年4月发现的正白旗39号老宅被定为“曹雪芹的故居”,这处老宅是敦诚之母的房产。老宅的主人舒老先生说,他家祖上有个老姑奶奶,嫁给了一个王爷做福晋。有研究者考证,这个王爷叫瑚玐,正是敦氏兄弟的父亲,舒家的老祖奶奶正是敦城的母亲。敦诚于乾隆三十六年以病告退后,化名“曹雪芹”,隐居在其母亲族上的老宅------戒备森严的西山健锐营的营房里,专心致志的撰写《红楼梦》。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了,有必要重新认识这部巨著的作者了。
我们应该继续并且永远将《红楼梦》的作者称为曹雪芹,但是,一定要认识到,此曹雪芹非江宁织造府曹寅之后的那个杜撰出来的曹雪芹。
《新话红楼》作者:张凯庆
2025年8月3日
《新话红楼》2016年5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1:05 , Processed in 0.0083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