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画的核心发展需“笔墨”连“古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画的核心发展需“笔墨”连“古今”                                                                               2025-08-18 09:52                                     
   发布于:北京市
   

                                    

文/冯海涛 画作/刘炳新

中国画的核心发展需“笔墨”连“古今”,也只有做到“笔墨连古今”方能文化基因代代传。中国画的“笔墨”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结晶。从图画记事、庙宇祭祀到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再到到黄宾虹“黑、密、厚、重”,笔法墨法的继承与出新,都孕育着笔墨构建的时代审美与笔墨精神。山水画的“高远、深远、平远”,永远是不变的永恒,可是时代的前行中会有着“三远”不同的风景和笔墨。“高远、深远、平远”不仅是中国式构图,更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笔墨,体现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发现。每一幅流传千年的中国画,都如一条无形的线,其串联着古今。在画作中,我们我们可以透过笔墨,看到、摸到、感觉到到宋人的雅致、元人的不羁。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就是笔墨透露的哲学观,是在古今对话中让绘画艺术在传承中不断生长。

刘炳新作品

笔墨,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无论两位大师是在提出的这两个概念前后都有什么文字,都不能否定这两句话的独立存在。因为,无论是“笔墨当随时代”还是“笔墨等于零”都对笔墨做出了肯定,都是强调了中国画的发展。只是一个是讲笔墨的需要出新,需要有时代印记。一个是讲你没有很深的美学认识,没有很高的什么认知,没有真正地读懂、理解笔墨,你即使笔墨玩得再好,对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而言是一无用处的。本文所讲的“笔墨”连“古今”讲的与这两句中国画领域的传世名言之意亦是“异言同效”。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刘炳新作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2:26 , Processed in 0.0077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