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斗彩懂多少?鉴定看这几处就是高手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3 07:15: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斗彩懂多少?鉴定看这几处就是高手                                                                                
2025-09-11 15:56                                        

发布于:广东省
   

        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是明清彩瓷中的名品,成化时期有着辉煌的成就。"斗彩"以制瓷的工艺方法取名,是将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形成釉上、釉下彩绘互相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以釉下青花勾绘全部或部分图案的轮廓线,再以低温彩如红、黄、绿、紫釉等填入其中,这就是所说的填彩,成化时期的填彩多有突出或未填满青花轮廓线的现象。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清乾隆 斗彩苍龙教子图夔龙耳抱月瓶

——斗彩工艺
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乾隆款 斗彩缠枝纹天球瓶

相信大家都听闻过价值逾2.8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那它贵在哪呢?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类似在1999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出2917万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鸡缸杯,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子母鸡图,早兴于宋朝,然画于瓷上,则从成化开始。由于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绘画率真可人,被业内称为神品。)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以斗彩鸡缸杯仿伪品最为常见。清康熙朝仿品比真品稍高,底径略小于真品,足边一周无釉处比真品宽;底部六字方框楷书款将底部占满,线粗色重,文饰比较板滞;青花山石图案上加有浓重的青花点,为真品所无。清乾隆时仿品有的是高柄卧足,器外带有乾隆御题诗,底足内有"大清乾隆仿古"印文。民国时仿品釉面泛青,青花色浮,色泽清淡,文饰呆滞。

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 (一对)

——斗彩历史
明朝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天"字,俗称天字罐。

明成化 御制斗彩莲塘花蝶纹罐

清朝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 "叶无反侧"、"四季单衣" 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各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
清代,朗士宁等人将西洋画技法带到中国,自康熙朝始,内务府及养心殿造办处将其大量融入陶瓷工艺,以油画技法为基础的珐琅彩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发晶釉面,则以西洋硬笔画技法为基础,精到细腻的笔法,糅合彩瓷工艺特有的渲染效果,辅以粉彩的写意,呈现出疏密有致、刚柔相济之状。而珐琅所独有的色彩凝练更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三种不同风格的工艺,反差强烈却又浑然一体、风格迥异却能相互提携,争奇斗艳中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生动画面,故名:逗彩。

清乾隆 斗彩花卉云蝠纹盖罐

斗彩瓷器是瓷器中最为名贵的种类之一,在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之说。成化就是指的明代成化宫廷御用的斗彩瓷器。
因为成化斗彩之存世量十分稀少,而所存世上的也基本存储于台北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所谓的大收藏家,也没有与之密切接触的机会。所以。人们仅能从书上或文章上对成化斗彩产生了人云亦云,有似盲人摸象似的概念。

清雍正 斗彩缠枝莲托梵文小杯

——斗彩鉴别
        一、在胎土方面:由于成化年间的斗彩早于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因而到了雍正年间,优质的胎土早已被用尽,所以仅从胎土上面来看,斗彩略高于珐琅彩的质量。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成华斗彩胎土的显露部分色泽非常纯白而且油润。而雍正珐琅彩虽然绘制工艺到达了顶峰,也没法弥补"先天不足"的劣势。
        二、彩料方面:斗彩与珐琅彩所绘制的图案均突出胎体表面,但是仔细比较会发现斗彩略低于珐琅彩。
三、纹饰方面:虽然都是宫廷御做,所绘图案都经过皇帝批准,画师都为宫廷御用画师。但是成化年间的斗彩,其绘画图案均为宫廷画师亲自创作,其线条生动流畅,笔法活泼。而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图案,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宫廷画家的"原创",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画作经皇帝批准之后绘制于瓷器之上的,相比而言,虽然笔法依旧老练、准确,却缺乏了斗彩瓷器上团的自由之风,略显呆滞。

清雍正 斗彩加粉彩花卉菊瓣瓶

在我国历来就有珐琅第一,斗彩第二的说法。客观的来讲,虽然斗彩在胎土方面优于珐琅彩,但是经过了三百年的历史演进,我国在制瓷工艺之上发生了极大的进步,无论是制作技艺,还是彩料丰富方面珐琅彩均高于斗彩,珐琅彩雄踞瓷器之首当之无愧。虽然如此,但是斗彩依然在我国瓷器中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造性的烧制方法为后世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14:24 , Processed in 0.0071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