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辛格晚年谈毛主席: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几乎可以压倒一切的魄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14:55: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基辛格晚年谈毛主席: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几乎可以压倒一切的魄力                                                               2025-09-19 17:14                                        

发布于:天津市
   
       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曾感慨道:中国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太过含蓄,我们这些直来直去的西方人常常无法领会其中深意。这段发自内心的感叹,道出了东西方文化沟通的鸿沟。

1970年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城楼上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毛泽东主席特意邀请美国记者斯诺夫妇登上城楼观礼,并让他们站在自己两侧。更引人注目的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张具有象征意义的照片。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尼克松总统却未能参透这个精心设计的政治信号。

为了进一步传递信息,两个月后毛主席又邀请斯诺到中南海长谈五个多小时。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们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无论以何种身份来都可以。当斯诺将谈话内容公之于世后,基辛格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领导人的每个公开举动都暗含深意。这让他明白,毛主席正在亲自掌控对美关系的走向。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开启了他的秘密访华之旅。为了掩人耳目,他提前十天就开始准备,并得到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协助。虽然这是历史性访问,但毛主席并未亲自接见,由周恩来总理全权负责接待工作。

尼克松政府坚持要秘密访问,而毛主席则主张光明正大。周总理从实际出发,认为美方很难保守秘密。最终中方让步,但声明只能保证在中国境内的保密工作。在短短48小时的密集会谈中,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基辛格一下飞机就看到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经询问才明白其含义。这让他颇为紧张,甚至担心尼克松访华时会遭遇羞辱。但实际上,这些标语只是历史遗留的政治口号。正如毛主席后来幽默解释的那样,这些就像防空炮一样,只是说说而已。

1972年2月,尼克松终于实现访华。在会见毛主席时,尼克松忍不住询问街头标语的事。毛主席风趣地表示,这些口号就像蒋介石喊剿共一样,不必当真。他还特别说明: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博士都不在打倒之列,否则我们就没朋友了。这番谈话让基辛格深刻体会到,中国领导人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在中南海书房里,身体欠佳的毛主席依然思维敏捷、谈吐不凡。他称基辛格为有名的博士,还说要和他讨论哲学问题。会谈中,毛主席主要从哲学高度阐述观点,将具体问题留给周总理处理。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给美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基辛格后来在研究谈话记录时惊讶地发现,毛主席其实已经勾勒出了《上海公报》的雏形。1976年尼克松再次访华时,看到中国的发展成就,不禁询问秘诀。毛主席只回答了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让尼克松深受感动。

在多次会面中,基辛格深深折服于毛主席的人格魅力。他回忆道,毛主席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展现出罕见的意志力。即使在晚年身体衰弱时,毛主席的思维依然清晰敏锐。1975年会面时,他还幽默地评论基辛格夫人的身高,展现出特有的风趣。

作为中美关系的见证者,基辛格对毛主席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认为毛主席是位具有非凡魅力的领导人,其思想和魄力令人难忘。这些历史性会晤不仅改变了中美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6 06:06 , Processed in 0.0072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