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愈写诗责怪白居易失约,白居易的绝妙回复,堪称教科书式互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韩愈写诗责怪白居易失约,白居易的绝妙回复,堪称教科书式互怼                                                                       2025-10-07 11:24 发布于:天津市
   
       韩愈和白居易这两位唐代的大文豪,竟然在诗歌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怼”。这段文学对话,充满了趣味和机智,堪称文人之间的经典互动。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韩愈因为白居易失约而愤而写诗责怪,没想到,白居易以同样巧妙的诗句进行了回击,二人的诗句不仅展现了他们个性上的差异,也映射出了他们各自对诗歌创作的不同看法。想知道这场诗歌“对决”的细节吗?让我们回到那个充满诗意的唐朝。

那时,白居易因为诗歌通俗易懂,广受百姓喜爱,甚至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网红”。他的诗作,虽然受到普通人群的喜爱,却也引发了同行的争议。尤其是韩愈,他认为白居易的诗歌过于平庸,缺乏深度,并毫不客气地批评了白居易“过于迎合大众,缺乏文人的格调”。

然而,韩愈这种批评可不是简单的口舌之争。他邀请白居易一起游览曲江池,并希望借此机会,面对面地“教诲”他一番。韩愈以为这将是一次文学上的碰撞,甚至打算在游览过程中,指出白居易诗歌的不足。然而,白居易却心生抵触,最终决定拒绝这个邀请。

白居易,作为一个个性独立、崇尚自由的人,显然不喜欢那种拘谨的应酬。他宁愿在自家后院赏花,享受安静的生活,而不愿与韩愈这种正经严肃的文人一起到人多喧嚣的景点“凑热闹”。于是,他直接“放了韩愈的鸽子”。

韩愈等了大半天,才意识到自己被“放鸽子”,心里颇为不满。他便写了一首诗,直接质问白居易:“曲江美景如斯,怎能置之不理?”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怒气,显示出他对白居易失约的愤怒。

白居易看到韩愈的诗后,毫不生气,反而大笑。他随即回了一首诗,用轻松幽默的口吻回应韩愈:“我在自家花园赏花,何必去凑你们的热闹?”白居易巧妙地用自己在家赏花的闲适生活,回应了韩愈的质问。这种机智且幽默的反击,既没有显得过于尖锐,又清楚地表达了他对韩愈“说教”的不屑。

这场诗歌对话,虽然语言简短,却勾画出了两位文人的不同性格:一个严肃高远,另一个洒脱不羁。韩愈注重诗歌的“雅正”,而白居易则更偏向通俗、贴近百姓。他们的这场“互怼”不仅是一场文学的对话,更是两种生活态度的碰撞。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源于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他的诗,往往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表达对生活的真挚感悟。因此,他的作品虽然简单,却非常打动人心。白居易的作品如《琵琶行》《卖炭翁》,都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这种接地气的创作方式,使他与百姓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共鸣。

与韩愈严谨的学术态度不同,白居易的生活方式更加自由洒脱。他喜欢和朋友饮酒作乐,偶尔游山玩水,寻找诗歌灵感。而他从不追求名利,也不屑于与权贵攀附。就像他放韩愈的鸽子一样,白居易始终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世俗所束缚。

虽然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常被视为“不合时宜”,但正是这种坚持自我的精神,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地位。他选择不拘泥于诗歌的“雅”与“正”,而是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这场诗歌“互怼”,不仅反映了两位文人的性格差异,也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与韩愈在创作理念上的不同。白居易的坚持自我、追求自由的精神,教会我们在生活中不要盲目追随他人,要勇于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而从韩愈的角度看,他可能更加注重传统诗歌的高远境界。尽管他对白居易的诗歌有所批评,但也正是这种批评,促使白居易在创作上更为大胆地去表达个人情感。这场“互怼”,无论谁对谁错,最终都给了我们一个关于创作、生活、个性以及人际交往的深刻启示。

白居易虽然拒绝了韩愈的邀约,但他始终秉持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他从不敷衍、不虚伪,放鸽子也是坦诚直接,丝毫不做作。在这个虚伪弥漫的社会里,这种直率和真诚,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从这段文人之间的小插曲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生活还是创作中,坚持自我、真诚待人、保持独立思考,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重要品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18:39 , Processed in 0.00759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