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野史:李清照出对联招亲,离世十年后才被一车夫对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12:3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野史:李清照出对联招亲,离世十年后才被一车夫对出                                                                                2025-09-26 11:00                                        发布于:天津市
   
                                    一代词宗李清照:从才女到遗孀居人生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绝非虚名。虽然她传世的词作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经典,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以清新婉约、含蓄深沉的风格独树一帜。她擅长将日常用语融入词中,使作品既雅致又通俗,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出对生活、社会、情感的独特感悟。

才女初长成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出身名门。在这样优渥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十几岁时,她创作的《如梦令》就已传遍京城,让这位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在文坛崭露头角。

真正让李清照声名大噪的,是她对张耒《读中兴颂碑》的和诗。当时李格非将这首诗交给女儿品读,没想到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她写下的和诗令父亲惊叹不已,特意题名后传阅给诗友。一时间,京城文坛皆知李家出了位才女。正是这首诗,让后来的丈夫赵明诚对李清照心生爱慕。

琴瑟和鸣的婚姻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喜结连理。这段门当户对的婚姻堪称佳话,两人志趣相投,生活美满。赵明诚痴迷金石研究,李清照则陪伴左右,夫妻二人常常品鉴文物、吟诗作对,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政治风波接踵而至。崇宁元年(1102年)的元祐党人碑事件中,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受到牵连。她曾写信向公公赵挺之求助,却因政见不合未获回应。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也遭蔡京报复,赵明诚被罢官,夫妻二人被迫隐居青州。

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靖康之变(1127年)彻底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轨迹。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不得不带着珍贵文物南逃。建炎二年(1129年),更大的打击降临——赵明诚因病去世,年仅49岁。中年丧夫的李清照顿时失去了依靠,带着大量文物在乱世中艰难求生。

守寡期间,李清照曾以寂寞寒窗空守寡为上联公开征婚,要求对出下联者方可娶她。这个构思精巧的上联(七字皆含宝盖头)难倒了众多追求者。直到她去世十年后,才有人对出远近达道过逍遥的下联(七字皆含走之底)。

二婚的悲剧与觉醒

绍兴二年(1132年),48岁的李清照在病中接受了张汝舟的求婚。然而这段婚姻很快破裂——张汝舟实为贪图她的文物,婚后对她施暴。勇敢的李清照不惜以妻告夫的罪名将张汝舟告上公堂,最终使其被流放。虽然按律她也应受罚,但在友人帮助下仅被关押9天。

晚年的李清照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上,并写下感人至深的《金石录后序》。可惜在著作刊行前一年,这位传奇才女与世长辞,结束了她充满才情与坎坷的一生。

李清照的词作与人生,不仅是一个才女的个人史诗,更是一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才华与勇气也能照亮前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7 08:33 , Processed in 0.0076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