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秋收起义后只400余人上井冈山,缘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秋收起义后只400余人上井冈山,缘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5-09-26 16:27                                        

发布于:天津市
   
信仰之光:从三湾改编看革命火种的淬炼

1927年秋,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的征途充满艰辛。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一路播撒革命火种:砸开地主粮仓分发粮食给面黄肌瘦的农民,解救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收容失散的战友。然而在芦溪遭遇反动民团伏击后,当队伍蹒跚抵达永新县三湾村时,仅剩下400余名疲惫不堪的战士。
深秋的夜晚,毛泽东披着单薄的衣衫,手中的烟头在黑暗中明灭不定。他望着篝火旁或包扎伤口、或酣然入睡的战士们,眉头紧锁:这些历经磨难的革命火种,该如何淬炼成燎原之势?是占山为王做绿林好汉,还是锻造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新型军队?
透过秋收起义的硝烟,毛泽东深刻反思着失败教训。临时中央盲目攻打大城市的决策如同无本之木,而仓促组建的部队更暴露诸多问题:纪律涣散如沙,政治觉悟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成批开小差的逃兵。更值得深思的是,在激愤中处决的所谓国民党反动派,不少竟是昔日的统战对象——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是否符合革命原则?

在三湾村的枫树坪前,一场载入史册的整编就此展开。毛泽东创造性地推行支部建在连上,用党的组织根系牢牢抓住军队土壤。他废除军阀式的体罚制度,让士兵委员会成为民主治军的平台。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口令在山谷间回荡时,这支军队终于褪去旧军队的躯壳——干部战士同吃红米饭,同睡稻草铺,党的理想信仰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正是这400多个怀揣信仰的革命火种,在井冈山的杜鹃花丛中吸引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当两支队伍在砻市会师时,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然成势。历史证明,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定信仰,才是让弱小的红军发展壮大的根本力量,这种信仰的光芒,最终照亮了整个中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22:35 , Processed in 0.00710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