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后,林徽因询问碑文谁写,彭真:周总理字不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 10:4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后,林徽因询问碑文谁写,彭真:周总理字不赖                                                                 2025-09-13 12:16                                        

发布于:天津市
   
     1949年9月30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奠基仪式。在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这片见证过无数历史风云的广场上,竖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不仅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传承。

这座高达37.94米的纪念碑,虽然从建筑工艺角度来看并不算特别复杂,但其建造过程却充满了曲折与争议。从奠基到最终落成,整整耗费了十年光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从毛泽东主席到周恩来总理,从建筑专家到普通民众,都为这座纪念碑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碑文的设计与雕刻,更是让领导人们反复斟酌、几经修改。

当时,不仅国内文学界、建筑界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就连远在海外的华侨同胞也时刻关注着纪念碑的建造进展。那么,这座凝聚着全国人民心血的纪念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建造历程呢?

立碑背景

1949年9月30日,在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不仅是新中国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纪念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纪念碑的建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筑师精心规划,雕刻家精雕细琢,书法家挥毫泼墨,文史专家严格把关。在材料选择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是碑心石的选取尤为关键。经过专家论证,最终决定采用青岛浮山出产的花岗岩作为碑心石。这块巨石长14.4米,宽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其开采运输过程堪称一项工程壮举。
除了主体石料外,其他辅助材料也极为考究。据统计,整个工程共使用了近两万块花岗岩和汉白玉,每一块都经过精心打磨。然而,与施工难度相比,设计方案的确定更为复杂。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共收到240余份各具特色的提案,让评审专家们眼花缭乱。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华侨也积极参与其中。著名侨领陈嘉庚不仅组织专家绘制设计图纸,还自筹资金15万余元制作了水泥柱头模型,不远万里送回国内。这些感人事迹充分展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祖国建设的赤子之心。

设计方案

从1949年奠基到1952年正式开工,期间主要在进行方案论证。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了8个备选方案。各方意见分歧明显:有人主张纪念碑应适当降低高度以便瞻仰;有人则认为应该高大雄伟以彰显气势;还有建议采用三座门造型、矩形立柱、瞭望塔等不同形式。

争议最大的当属碑顶设计,主要分为传统宝顶歇山式和现代英雄雕像两大流派。为推进工程进度,最终决定采取折中方案:台基部分按陈列室设计但预留改造空间;考虑到天安门已有检阅台,故取消纪念碑检阅功能;碑心设计为空心结构但取消瞭望台设计,周总理认为将纪念碑踩在脚下观望市容有失庄重。

建造过程

1952年8月1日,纪念碑工程正式动工。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仍在不断优化。一个重大变更是将原设计的底层陈列室改为实心台基,这一改动虽然导致部分已完工工程需要返工,但使纪念碑显得更加庄重稳固。
纪念碑整体占地约3000平方米,由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组成。须弥座上的浮雕生动再现了从虎门销烟到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浮雕内容的选择上,北京市长彭真特别向毛主席建议:必须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建议采用铜质浮雕以确保艺术效果。
碑文设计
纪念碑的文字内容同样经过反复推敲。彭真最初拟定的碑文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但毛主席将其修改为更凝练有力的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关于碑面题字,建筑大师林徽因建议由毛主席亲笔题写。1955年6月9日,毛主席挥毫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其余碑文则由周恩来总理负责书写。虽然当时周总理正在北戴河养病,但他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百余字的碑文反复书写四十余遍,直到满意为止。

1958年4月22日,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纪念碑终于竣工。5月1日,在隆重的揭幕仪式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与世人见面。它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永恒纪念,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十年磨一剑,这座纪念碑的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02:06 , Processed in 0.0077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