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年近40纳12岁美妾,初见写诗成千古绝句,现成男人的花言巧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年近40纳12岁美妾,初见写诗成千古绝句,现成男人的花言巧语                                                                2025-10-08 13:12                                        

发布于:天津市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大文豪,他的才情和多姿多彩的情感生活一直备受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在他近四十岁时,他竟然娶了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女作为妾。这段历史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故事?当苏轼初遇这位美丽的少女时,他的心情又如何反映在他的诗句中?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后世传颂百年?

苏轼的情感历程:文坛巨匠的爱与痛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乃北宋文学巨匠。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非凡,政治上也曾风生水起,经历过荣耀与落败。然而,正是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也为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

他的爱情故事,始于与王弗的婚姻。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才情出众,举止得体。两人相识于四川眉山的青神县,当时苏轼年仅十九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一处池塘命名为“唤鱼池”,这个名字与王弗早已心有所属的池塘相呼应,这样的巧合让苏轼对王弗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婚后的王弗,不仅支持苏轼的文学创作,还为他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持,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她在苏轼读书时为他点灯添香,还时常在他创作时给予启发和帮助。王弗的聪慧与贤淑,令苏轼感到无比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两人结婚第十一年,王弗不幸去世,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深陷悲痛,甚至长达三年未再写下一首诗,似乎失去了创作的动力。

王闰之的守护:另一段情缘的开启

正当苏轼沉浸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中时,王弗的妹妹王闰之自愿嫁给了苏轼,成为他的继妻。与王弗不同,王闰之并不通文墨,但她在生活中的表现同样出色。她擅长烹饪、种植,还能为牲畜看病,成为了苏轼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她的贤淑与体贴,给了苏轼无比的温暖和安慰。

尽管王闰之性格温婉、贤良,但苏轼内心深处始终渴望着另一种情感的寄托——他希望能遇到一位像王弗一样才情横溢的女子。命运似乎听到了他的呼唤,带来了王朝云的出现。

西湖邂逅:美丽与才情的邂逅

时光流转,到了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杭州担任通判。虽然政治上失意,但杭州的山水与文人聚会给了他不少心灵的慰藉。就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城市,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女子——王朝云。

那时,王朝云年仅十二岁,出身贫寒,原本是西湖的歌女。然而,她的才情和气质令苏轼心生倾慕。她不仅擅长琵琶,舞姿曼妙,还有一股清新脱俗的气质,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以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赞美西湖的美景,而这首诗中,巧妙地将王朝云与西湖、与西施作了比较,暗含了自己对她的倾慕之情。
二十年的守护与爱恋

苏轼被王朝云的才情深深吸引,很快便将她接到府中,不久后,王朝云成为了苏轼的侍妾。接下来的二十年里,王朝云不仅以她的才艺陪伴苏轼,还成为了他最亲近的知己。有一次,苏轼用餐后问仆人们:“你们说说,我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其他人纷纷猜测,只有王朝云笑着说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这番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苏轼的性格,令他十分欣赏,称她为“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在苏轼的诗作中,王朝云经常成为他赞美的对象。通过诗句,苏轼表达了对她轻盈舞姿与柔美身段的喜爱。尽管王朝云并没有正式成为苏轼的妻子,但她在苏轼心中,早已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

爱情的终章:生死离别的永恒记忆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绍圣三年,苏轼再次因政治原因被贬,前往岭南的惠州。在这个瘴气弥漫的地方,王朝云毫不犹豫地跟随他前往,展现了她对苏轼的深情。然而,不久后,王朝云染上了时疫,年仅三十四岁便离世。苏轼悲痛欲绝,将她葬在惠州西湖的孤山,并为她立碑。

在王朝云的墓前,年过花甲的苏轼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在西湖初见她的情景,内心充满了悲伤与悼念。他为王朝云写下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这四句话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佛教的虔诚,也透露出他对王朝云的无限眷恋。

即便生死将两人分开,这段跨越年龄和身份界限的爱情依然深深刻在苏轼的心中。二十多年的相知相守让他们的灵魂紧紧相依,苏轼与王朝云的故事,成了浪漫爱情的象征,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传奇。

结语
“淡妆浓抹总相宜”,不仅是对王朝云美丽的赞美,也是对这段爱情最美的诠释。在时间的长河中,苏轼与王朝云的故事依然熠熠生辉,成为千古流传的动人情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1:55 , Processed in 0.00768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