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位老人见了主席后说:他一不坐轿子,二不披大氅,中国大有希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09:44: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位老人见了主席后说:他一不坐轿子,二不披大氅,中国大有希望                                                                     2025-10-06 15:28                                        

发布于:天津市
   
       司徒美堂,原籍广东,14岁时便赴美闯荡,最终成为美国著名人士,甚至曾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担任法律顾问。然而,尽管他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内心深处始终怀抱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1949年春天,毛泽东邀请这位老朋友来北京,共同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工作。此时,毛泽东刚刚从西柏坡迁至香山的双清别墅居住。双清别墅座落在香山半山腰,地势较高,吉普车只能开到半山,车后就无法再走。每当有客人来访,毛泽东总是要求警卫员下山接车。

当天,81岁的司徒美堂老人抵达时,情况也如往常一样,警卫员询问:“车只能到半山,怎么办?”毛泽东毫不犹豫地答道:“用担架抬上来吧。”

然而,警卫员一时之间没能找到合适的担架。毛泽东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的藤躺椅正摆放在屋内,他便指示道:“就用我的藤椅吧。”于是,警卫员们迅速将藤躺椅绑上两根长木棍,简陋却又实用地将其做成了一个临时的担架。
看到这一成品,毛泽东点头称赞,“很好,不错。”随后,他交代警卫员:“抬的时候要小心,四个人一起抬,动作要稳,步伐要一致,避免抖动,免得惊扰到老人家。”
就这样,司徒美堂老人被毛主席的警卫员们抬上了这顶特别的“人工轿子”,顺利到达了双清别墅。两人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交谈。

会见结束后,老人再次被送下山,依旧是那顶简单的藤椅担架。回到市区后,司徒美堂感慨万分,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我已81岁,见过不少大场面,可今天,才是我坐过世上最舒服的轿子。”
“什么轿子这么好?”有人好奇地问。
司徒老人笑着回答:“那不是轿子。毛主席没有轿子,只有他的一把藤椅,配上两根木棍,做成了担架。”接着,司徒美堂又说:“从毛主席的生活,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不仅不坐轿子,而且也不披大氅,和蒋介石完全不同。这样的领导人,能带领中国走向未来。”
这一事件也被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所记载。这本书通过史料和当事人口述的方式,讲述了20世纪中国政军高层如何追随毛泽东的真实历史,成为了年度畅销书,深受读者喜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10 |只看该作者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6:22 , Processed in 0.0083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