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当年为何没有横扫印度全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06:08: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当年为何没有横扫印度全境?




1962年中印战争中,中国边防军在完胜印军后,突然单方面停火,并在印度未作出任何让步表示时,就全面撤军,特别是在藏南地区,中国军队一直撤到战前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的地方。中国军队大胜之后作出这一举动,让世人很是不解。其实,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中国军队的这一行动是迫于无奈之下的高明之举。


1962年的中国,可谓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不到一年,中国经济处于恢复调整之中;国际上,中国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敌视打压;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也蠢蠢欲动,屡次扬言要反攻中国大陆沿海。中国当时的战略重点在东线,在中国东南沿海。为对付美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及防止蒋介石反攻大陆,中国必须摆脱两线作战的被动,集中力量于东线。在这种情况下,结束中印战争,确保中印短期内不再起纷争就成了最佳选择。所以,中国军队全胜之后突然后撤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其实,1962年中印战争后的中国军队也不是完全毫无原则的退让。事实上,此次战争后,中国军队便牢牢控制了中印争端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在这个战略制高点上,中国军队并未像在东段的藏南地区一样,作出让后世中国军迷扼腕长叹的让步。


阿克赛钦位于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虎视着印度的富饶的北部平原。中国军队的战机从阿克赛钦出击,一个俯冲,就可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中国陆军的重装部队从阿克赛钦出发,全速冲击的话,半天内就可直取印度心脏地带。可以说,面对控制了阿克赛钦的中国军队,印度军队拱卫首都时,基本上无险可守。


可以说,阿克赛钦对于中印争端的重要性,与叙以冲突中戈兰高地的重要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叙以冲突中,以色列一旦突破戈兰高地,就等于打开了通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大门。


同样的道理,中国军队在1962中印战争后,牢牢控制了阿克赛钦地区,就等于以色列军队占领了戈兰高地。说明白一点,就是中国军队可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从阿克赛钦地区出发,长驱直入,直取印度首都新德里,对印度实施斩首战术。


而在藏南地区,因后勤方面的原因,1962年中国军队是不可能长期占有该地区的。该地区靠中国的一方,道路条件极差,中国军队的补给线漫长而曲折。中国军队的在此地的补给线即使不被反击的印军切断,也会被恶劣的自然条件切断。中国军队只要在此地驻守,迟早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单从后勤方面来说,1962年中国军队全胜后从该地区后撤,也是正确的选择。


而从政治上与经济上来讲,中国军队于1962年放弃藏南地区,也是正确的。中国军队此次后撤,在国际上赢得了一片赞誉,树立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大国形像;同时,也让当时准备插手中印争端的美苏等大国失去了借口。更重要的是,这一撤,让中印边境和平了几十年。中国人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的问题,一心一意发展经济以及为未来的中印争端积蓄力量。47年来,中国只留下少量地军队,就稳住了中印边境的形势。而印度为了保证藏南地区不再被中国军队夺走,年年增兵,年年备战,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包袱,迟滞了国内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到今天,在经济上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已超出印度不止一倍。可以说,今日中印边界争端的形势是,中印边界谈判一旦谈崩,中国军队就可以随时对印度发动一场空地一体化的闪击战,一举收回藏南地区。


中国目前以极大的诚意与印度谈判,是为了表明中国军队是仁义之师,也是中国人一向含蓄的表现。毕竟,中国的老祖宗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能够通过谋略与外交谈判解决的争端,一般不要诉诸战争。因为与外交谈判相比,通过战争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时,效费比太低。


1300多年前,中国唐代奇人王玄策,率领借来的几千人的杂牌军队,杀进印度,所向披靡,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一举平定了印度。


公元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3万,一个月内,连战皆捷。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俘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希尔。辛格准将,总计歼灭侵印军8900余人。


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有能力有决心也有实力与印度一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1 17:25 , Processed in 0.00814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