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服务 众手浇开幸福中国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1:12: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2-4 21:13 编辑

                              志愿服务 众手浇开幸福中国花



每到节假日,当其他人都去享受假日时光的时候,却有一群人,在人头攒动的车站、码头,在城市的交通要道,主动为过往的游客搬运行李,指引道路,或者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温馨的场景:助人者热情洋溢,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受助者笑意盈盈,就像他乡遇到知己,得到的是一种受助后的满足,充盈在内心的更是一种幸福。

   在医院的重症病房,当罹患重病的病人正在与病魔抗争,当家人正在为高昂的医疗费用愁眉不展之时,同样有一群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形式,向社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开展募捐活动,把募集来的爱心捐款及时地送到罹患重病者的病床前。他们在为病者雪中送炭的同时,也把社会各界的爱心温暖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尽管这个过程有委屈,也会被人不理解,甚至还会遭受他人的无端指责,但是他们照样坚持不懈,照样把好事做好,为他人解忧,为社会增暖。

    在日常生活种,在城市小区的高楼大厦里,不断攀升的楼层高度,并没有降低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助。同样也会有一群热心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邻居修房补漏,陪行动不便的年长者聊天,为大人上班不在家,吃不上热饭的孩子做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却是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大源泉。

    在广大的乡村,本身就是留守者的村嫂们,并不甘心做被社会和他人同情的弱者,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团结起来,她们忙时干农活,闲时学文化,编排和表演民间文艺节目,充当留守孩子的“编外”妈妈,争做留守老人的“编外”媳妇,从而让寂寞的乡村充满了活力和欢乐,在带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让村嫂们成为乡村文明一道迷人的“她风景”。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知道这个群体姓甚名谁了吧。对了,他们就是中国志愿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可以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知己,可以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在迷惘时有人指点迷津。也是因为他们,在中国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民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成就了志愿中国美好现实。志愿中国还有更大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只有每个人崇尚志愿精神,践行志愿精神,众手合力,友善相助,无私奉献,才能浇开幸福中国的美丽花朵。有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志愿服务,是众手浇开幸福之花的美丽实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8 14:19 , Processed in 0.02332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