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2岁的福安老人,一针一线织出嬉笑怒骂的“江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6:44: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2-2 16:46 编辑

72岁的福安老人,一针一线织出嬉笑怒骂的“江湖”                                                                                    2016-01-31 06:42


            福安新闻网消息 戏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受到外来文化娱乐的冲击,观众数量锐减。原对演员高要求的戏剧,反倒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陈旧”“跟不上时代”的代名词,以其相关的传统手工戏服也改为机械化制作,那些纯手工戏服制作的师傅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在福安溪潭镇磻溪村,现年72岁的刘毓松就是坚守者之一。刘毓松祖上曾是裁缝,15岁时继承家业至今已有57年,只是延续的不是曾经畅销的手工中山装和西服。

进入老刘的家门后,眼前的场景与之前期待的一样,满屋都是“戏服元素”。图为刘毓松在联系女工前来领取小样刺绣。“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只好请妇女们帮忙。”刘毓松解释说。

随着工厂流水线服装的普及,手工裁缝生意大不如以前,顺应时变的刘毓松开始留意戏服市场。“80年代,工厂开始生产西装,质量好又便宜,手工做的费时间,做不过机器,我这瘸子走不远,没法出去创业,只好呆村里开始学做些其它的。”老刘调侃地说。图为老刘家一角。

               与老刘简单招呼自我介绍来意后,他只回了句“好的,你们拍吧!”就淡定忙自己手中活了,这让人有些意料之外。图为老刘在测量所需布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磻溪村一带活跃有数个闽剧团,所需戏服等行当都需从外地购买,从中看到商机的老刘,就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图为老刘将裁减好的布料固定在木框上绷紧。

以前,手艺人视自己的技术为谋生宝贝,都藏着掖着,面对外人格外谨慎小心。“戏服制作手艺是从别人那‘偷’的,之后自己勤学苦练,才逐渐掌握这技艺的。”老刘边忙手中的活边念叨道,为了学戏服制作手艺,他曾壮胆以戏服买家身份去过泉州、杭州、苏州等地考察过,从中有意识地“偷看”过不少的戏服制作流程和要点。图为老刘在借助灯箱透光依线稿在绷紧的布料上描绘。

             “跟对方见面就坦诚介绍说溪北洋一带有8个戏班,因为戏服不好看观众有意见,所以对戏服需求量比较大,想看看这边的戏服质量做的如何!”老刘如是说,只有这样多次说服后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有之后观摩学习的机会。图为协助老刘刺绣边角纹样的女工依照线描稿刺绣。据介绍,待这些小样刺绣好后再交由老刘自行拼凑缝制成品。
从外地“学艺”归来的老刘,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周边闽剧团,经常与剧团的成员混在一起,除了观察不同戏服样式和虚心请教外,还学起他们行业中“黑话”。“演戏的都是从‘桌子上跳下的人’,每个人的过去都不一般,想赚他们的钱可不是容易的事。”老刘说,那些民间戏班赚些钱不容易,欠他戏服订单款是常有的事,有些还要带礼物多次登门拜访才能讨些回来。

在闽剧团混熟久了,老刘对小生、老生、武生、青衣等角色穿什么戏服已摸个一清二楚,没多长时间就拉到3个团的戏服订单。“刚开始时只知道些基本的,要的技术、资金、人手都没有,只能请外地工匠帮忙,点油灯日夜加班,最终3个戏班的订单都在规定五六个月内完成。”图为老刘家老式木床上堆满手绘线描底稿。
问哪来这么大的干劲,老刘回答说:“我虽然身体残疾,但想的开,只要面对现实,埋头苦干,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乐观的老刘说,开始那段时间压力大,愁得吃不下饭,在几个房间之间翻来倒去没法入眠,即使用手臂压着紧闭的双眼还是感觉眼前一片亮光。

老刘爽快答应我们想看戏服成品的要求,从阁楼翻找出预存的戏帽和戏服。

              苦中生智的老刘早想到今后长远发展,从村中物色手巧妇女安排加人外聘工匠队伍中,边帮忙边学习,为成立村中女工匠队伍打好基础。这过程按老刘的话说,这些技术都是他“偷”来的,再加自己能正确面对现实,勤学苦练和后期改良创新,才有如今的作坊。图为老刘为同行朋友穿戴戏装。
如今,从事戏服制作已有20多年的刘毓松,膝下7个子女中,只有一个女儿子承父业,在广州开办刺绣店铺外,其余都忙于各自工作事业。村中有那份耐心协助老刘刺绣戏服花纹的,也都是些留守村中的家庭妇女。

老刘热心将客户预订的大小“横眉”“桌围”“寿序”等半成品搬出供我们观赏拍照。
随着人们对闽剧团娱乐需求的减少,大多民间戏班已解散,像刘毓松这样的戏服刺绣工匠,为了生存,早已将经营项目拓展至民间所需“寿序”、“桌围”和寺庙道观宫殿中必备的“横眉”“神衣”等。对今后的打算,老刘打趣说:“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都是人不断改良创新后才有的,凡事都有它的规律,人要吃饭生活只能去适应,这手艺要是没人学,我也只能顺应时势的变化。”(郑祖辉 卓颖芳)
首批砸金蛋赢福安华映国际影城的免费体验券已被中完,第二批活动开始!1月29日-2月2日5天,请打开“今日福安”微信首页,发送“电影票”三字给我们,赢取电影体验券两张,共500张券等你来领!
为老刘点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3:06 , Processed in 0.0071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