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初岭南隶书第一人:诗书俱佳被称“今之杜甫”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10:04: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13 10:04 编辑

清初岭南隶书第一人:诗书俱佳被称“今之杜甫”   

2015年11月28日 09:26
作者:朱万章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其父陈邦彦(1603-1647),与张家玉(1615—1647)、陈子壮(1596—1647)并称“岭表三忠”,清兵入粤,力战被执,不屈死。陈恭尹年十五补诸生。清顺治四年(1647年),其父就义,陈恭尹时年十七,出走增城避难。清顺治五年(1648年),南明桂王朱由榔立都肇庆,翌年,陈恭尹上书陈父殉难状,得赠兵部尚书,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七年(1650年),避兵居于西樵;九年(1652年),从福建至江西,再到杭州,次年,赴苏州。十一年(1654年),复归广州。后广州再破,复逾岭外,足迹遍及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及西南等地。晚年,陈恭尹归住广州城南,筑室小禺山舍,与何衡、何绛(1626—1712)、梁槤(1628—1673)、陶璜诗酒往还,潜心诗书,五人并称“北田五子”。(图1)

图1、陈恭尹像,选自《清代学者像传》

退隐山林的陈恭尹与当时来粤之文坛或政界名流均有交游。清康熙六年(1667年),陈恭尹有诗赠姚启圣;十四年(1675年),南昌彭士望来广州,陈恭尹与其订交;二十年(1681年),吴兴祚督粤,陈恭尹与其唱和极多,同年,与广东提学道陈省斋(名肇昌)亦有赠诗;二十四年(1685年),王士祯(1634—1711)奉使祭告南海,陈恭尹与其唱和于广州光孝寺;三十二年(1693年),朱彝尊(1629—1709)来广州,陈恭尹与其饮于光孝寺,并有诗唱和;次年,有诗赠与时任琼州昌化县令的常熟陶元淳;三十四年(1695年),与画僧大汕(1633—1705)有诗歌唱酬。至于和广东的诗人(或画家)如张穆(1606—1687)、陈子升(1614—1691)、屈大均(1630—1696)、高俨、梁佩兰(1630—1705)、王邦畿、何衡、何绛、梁槤、陶璜等人的诗文唱酬更是比比皆是。据此可知陈氏于鼎革后在文坛活动之一斑。(图2)

图2、清·陈恭尹《隶书题大汕画》(选自《离六堂集》)

陈恭尹以诗擅名,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行世。陈恭尹之诗,深得时人好评。王士祯、赵执信(1662—1744)来广东,于广州诗人中尤推重陈恭尹。王士祯称“其诗清迥拔俗,得唐人三昧”,赵执信称其诗“古体泛滥于元祐以还,近体侵乎大历以上”,甚至有论者将其称之为“今之杜甫”,给予极高评价。在清初岭南诗坛,陈恭尹可谓别树一帜。

陈恭尹兼擅书法,行草、分隶均工,尤以分隶之风神独具而为人称道。

陈恭尹的隶书胎息于汉碑,得力最多者当属夏承、曹全两碑。《曹全》之秀逸、《夏承》之灵动构成其隶书的主要风格。他能以瘦逸遒劲之笔,力避唐以来呆板孱弱之习,又不为汉碑所囿,在当时广东书坛,应是极具开拓性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当时所能见到的汉碑不多,不似乾嘉以后金石学、小学的兴盛,可资书家参照临摹的品物那样丰富,因而眼界不阔而无法博采众家之长。现在见到他的传世隶书,风格上基本上没多大变化,可明显看出这一局限。(图3)

图3、清·陈恭尹《隶书七言诗轴》,广东省博物馆藏

在“岭南三家”中,陈恭尹的书迹相对于屈大均、梁佩兰来说传世较多。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州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及私家均庋藏其书迹。其隶书名迹主要有《题明史列传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咏月诗》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祝龙翁》诗赋斗方和《咏花十诗》卷(广东省博物馆藏)等,行书名迹则有《镇海楼赋》卷(广州博物馆藏)。论其书法者,有《明清广东法书》、陈永正《岭南书法史》、朱万章《岭南金石书法论丛》和《岭南书法》等。笔者编著之《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著录其作者所见存世的全部书法作品。

《题明史列传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系为严绳孙《题明史列传册》后的一开题跋,与严绳孙、王士禛、梁佩兰、宋荦、毛奇龄、汪琬、陈廷敬等合为一册。纸本,纵27.2厘米、横32.6厘米,末题“癸酉仲春后学罗浮陈恭尹题”,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时年作者六十三岁。是书飞舞灵动而多灵秀之气。

《祝龙翁》诗赋是与屈大均、梁佩兰、吴韦等数人为龙翁祝寿的书画合册。每页纵27.5厘米、横21厘米,纸本。陈氏一帧为七言诗,诗曰:“早岁声华满帝居,幹旌行处复高誉。芙棠旧有燕公咏,煮海新成管子书。地极东溟膏泽偏,日长南陆览揆初。曾闻一语开汤网,粤士人思捧后车”,署“罗浮陈恭尹赋祝”,钤白文方印“恭尹印章”,藏印有朱文“庆和宝玩”和“栔斋”。此帧结构精密,用笔稳重而不失秀雅,与郑簠相比,则略显谨慎。(图4)

图4、陈恭尹隶书《祝龙翁》诗赋,广东省博物馆藏

《咏花十诗》卷分别题咏蝴蝶花、金凤花、水仙花、夜落金钱花、剪春罗、锦屏风花(即天棘)、玉簪花、胭脂花、木堇花等十种花,诗作于清康熙甲戍(1694年),书于“丁丑”。全卷纵19厘米、横337厘米,陈恭尹以行书自识云:“……丁丑九秋舟泊端溪,俨思出纸索书,用颓笔□墨写于风涛汹涌中,殊有古朴踈野之致,于吾法八分中似别有一种也”,署“漉翁尹识”,钤白文印“恭尹印章”及朱文“元孝”,“丁丑九秋”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年作者六十七岁,是其晚年得意之作。此卷挥洒自如,神采飞动而兼带篆意,用笔劲健而不失秀色,诚为传世隶书中难得的艺术佳构。

卷首及卷尾分别有东莞邓尔疋、南海陈樾、番禺汪兆镛于1934年所书题跋。

邓尔疋题曰:“独漉先生遗墨。先生《咏花十诗》见《独漉堂集》,但刻本颇有误字,此卷不误,惟弟一首脱一‘写’字耳。考温氏所编《年谱》,甲戍年六十四,丁丑年六十七,盖晚年之作。命题虽小,知亦黍之感时流露焉。八分书尤瘦劲可喜,不仅书以人重而已也。今陈番禺凌氏丽甫六兄以为乡邦文献珍重藏弆并属篆端,欣然书之,弟七十八甲戍仲秋之月东官后学邓尔疋”,钤朱文印“邓尔雅印”。

陈樾跋曰:“独漉、翁山两先生以诗著,其所为书多自写其诗及投赠酬和之作。寸缣尺楮,世争宝之,翁山书尤难得。盖雍、乾之年文字狱兴,焚烧几尽,今所存者,皆烬余也。独漉少遭家难,中罹世网,晚而韬晦,与当时士夫往还唱和,笔墨流传而尠,且能为汉隶,笔法古峭,极瘦硬通神之致,其用笔与朱竹垞、郑谷口相近。此卷写《咏花十首》,到应不懈,晚年杰作,诚足珍也。原藏顺德龙氏,今归番禺凌丽甫兄,属为题识,因书数语归之。甲戍秋九月南海陈樾”,钤朱文印“樾”。

汪兆镛跋曰:“明人不讲六书之学,故一代无以篆隶名家者。金风亭长能隶书,源出《夏承碑》,独漉学隶体与相近,盖当时风尚如是。有清以来桂林谷(馥)所作最工,翁覃溪(方纲)、黄小松(易)相继研求汉石残字,《华山》、《礼器》、《孔庙》、《乙瑛》、《曹全》诸碑,莫不钩摹临仿,隶书运笔、结体之正宗在此。近时伪体别出,多非古法。独漉诗世称粤岭南三大家之一,此卷不独诗工,而倡兴汉隶,细筋入骨,复奇气横溢,未可轻议,且吾粤善隶法者不多,当以此为先河。自跋谓‘殊有古朴疏野之致’,‘八分中似别有一种’,笃论也。丽甫娴兄得此卷出以相眎,爰缀数言于后。罗浮老民汪兆镛识于微尚草堂,时年七十四”,钤白文印“汪兆镛印”。

据三家题跋可知,此卷不仅流传有序,而且对陈恭尹的隶书的特点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陈恭尹的隶书在当代便有很高声誉,王士祯在其《香祖笔记》、《渔洋诗话》中屡有提及,浙江海宁的陈奕禧(1648-1709)的《隐绿轩题跋》称其书法蔡中郎,腕力甚劲,可与谷口颉颃也。今人吕长生谓其“行笔谨严,结体宽博。庄重而活泼,缜密却疏放”。从他的传世书迹中,的确可看出与郑簠(1622—1693)有诸多相近处。但郑簠融汇已意较多,陈恭尹古味较浓,各有千秋,可称清初隶坛之双壁。近人李仙根(1893—1943)有诗咏陈恭尹书法云:“元孝诗名闻天下,作书尤足见雄浑。夏金铸鼎能开拓,形似何如到八分”,可谓得陈氏隶书之三昧。(图5)

图5、清·陈恭尹《行书金凤花诗》

当然,陈恭尹也擅行书,传世的作品也不乏精品佳构,如《行书木棉花诗》(广州美术馆藏)和《行书赠汤惕菴开府诗》(广东省博物馆藏)便是其例。前者是为清初画家李象丰的《山水画》所书对题,此书行笔潇洒自如,不拘绳墨;后者在行笔中尚有隶意,运笔瘦硬,近人叶恭绰(1881—1968)在边跋中认为陈恭尹传世作品虽在三家中最多,“然如此幅之精整者,不多见也”。 (图6)

图6、李象丰《山水画》、陈恭尹《行书木棉花诗》,广州美术馆藏

有论者谓陈恭尹兼擅绘画,依据乃《前锦衣卫指挥佥事私谥贞谧先生独漉陈公行状》载陈恭尹曾作《九边图》,“置之箧中,疏明阨吭”。然细考其记载,此图乃地形山川形势图,非传统意义之绘画。又康熙十九年(1680年),陈恭尹有《听剑图自赞》诗,疑为陈氏自绘。然两图均未见流传。遍寻陈氏诗集及时人诗文,并未有陈恭尹绘事记录,故其是否确实雅擅丹青,尚未可知,姑妄存此备考。

  

作者简介: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美术史研究,近年研究领域涉及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美术评论。书画鉴定方面的专家,曾师从著名书画鉴定家苏庚春,著有《书画鉴藏与市场》、《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岭南近代画史丛稿》等论著20余种;同时兼擅绘画,以画葫芦著称,被称为学者型画家,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展览,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1:09 , Processed in 0.0077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