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月十五“敛巧饭”(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05:47: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20 05:47 编辑

杨树下村的独特民俗:正月十五“敛巧饭”(图)   

        2016年02月18日 08:38
           作者:李灵

杨树下村鸟瞰卜向东摄

孩童们“敛巧” 卜向东摄

“敛巧饭”盛况

对“敛巧饭”神驰已久,正月里约几个朋友周末去杨树下村先探寻路径。
在琉璃庙镇政府会合后,一路蜿蜒西行。山区气温比平原至少要低二至三度,擦去车窗上厚厚的霜花,才使囿于车内的视线投射出去。
路在沟谷间,曲曲折折,两侧丛林间积雪未化,背阴的路面还有冰茬。一群羊蹓跶到公路上来了,看见车,不慌,也不躲,鸟雀也在路面上蹦跳着觅食,让这一段寂寥空旷的山路热闹了许多,牧羊人一声呵斥,长长的尾腔拖着一些宠溺,羊群散开,鸟雀也飞了。
赶到杨树下村时,时值晌午。冰清的香糊水玉带般从村中穿过,将洞底下山、后山前的明堂与村居隔开。村子,依山而建。阳坡,围着村子的是一面两百米文化长墙,“敛巧饭”由来、二十四孝图还有年画将村子包裹在浓郁的民俗风情里。
天空蔚蓝,群山逶迤,空气清透得让你吸进去就不想再吐出来,红灯笼串串高悬两岸,节日的喜庆气儿正从这个深山小村,慢慢洋溢开来……
据《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记载:“(杨树下)霍、靳二姓为首居户,清嘉庆、道光年间陆续迁来,渐成聚落。据传,村中曾有一株大杨树,枝繁叶茂,故名。”
杨树下村地处素有“琉璃山水、秀甲京北”之美誉和“天然动植物博物馆”之称的琉璃庙镇西南25公里处,南北西三面环山的小村,聚气藏风,风景优美,安适宁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675米。村域大部分山地,耕地三百余亩。村子现有151户,321口人。杨树下村西邻梁根自然村,东邻二台子自然村。村中主街道东西走向,经过101国道,村南,一条名叫香糊水的溪水沿村而过。
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古旧的脱粒机、石碾子、轱辘等农具,那只古老的桑皮纸酒篓子据说是“敛巧饭”时村里人盛酒的,已经有二百岁“高龄”。
“敛巧饭自建村那时开始,传至今已有220年历史,年年不断……”跟随支部书记靳洪安的脚步,沿着香糊水,我们走进村里。
1949年后,这项最初只有村里女性参加的活动变成全村男女老少都参与的“合家饭”。即使是在1960年至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该村的“敛巧饭”风俗仍然持续未断。2007年,“敛巧饭”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敛巧饭”民俗活动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我老父亲活着有106岁了,他从四五岁记事起,村里就有敛巧饭……”梁守国,村中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现年84岁。从2009年开始,他“扬饭喂鸟”整整七年。
每年,正月十六日前夕,村里十二三岁的少女,自发组织一起,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然后聚集于一处,待正月十六日这天,分片搭锅垒灶,由成人妇女协助,将敛收而来的食粮、菜蔬做熟,全村妇女,特别是未出嫁的姑娘一块儿吃饭。在煮粥时,放进女人做针线活的用具,以作乞巧和发财的象征。谁若吃到了顶针、针线、铜钱等,便寓示其乞到了巧艺和财运。最开始,吃敛巧饭只限于未出嫁的女子或年轻媳妇,中老年妇女只是协助,男人不允许加入。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有男童参与,再后来,发展成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同吃的习俗。
“敛巧饭”前,首先要“扬饭喂鸟”。山区将“雀”发成“巧” 音,麻雀叫家“巧”。将做熟的饭食,随手抛向四方,以唤来麻雀啄食。小小家雀、山雀等为何得到杨树下村民如此拥戴并敬为神灵呢?二则传说揭示其中奥秘。
传说一:霍、靳二姓携眷,自山东青州逃荒至此,安顿下来。经计议,二姓决定派人到邻村乞讨种籽,开荒种地。山高林密,村落稀疏,霍、靳两人行一天一宿,遇一村庄。进村后,二人说明来意,村人慷慨赠与他们一把谷子,留当种籽。二人再三谢恩离去。返回途中,翻越大山时,谷种洒进石头缝。就在叫天不应,唤地不灵之际,几只山雀翩然而至,“唧啾”几声,似在询问。霍、靳二人团团乱转,病急投医,忙给山雀作揖,寻求帮助。山雀用喙叼啄落在石缝里的谷种,不消一刻,便将掉进石缝的谷种全部衔出。霍、靳二人倒头便拜:皇天在上,上苍有灵,来日种出粮食,定先敬奉诸位神雀。
传说二:村里荒年,所收无几,晾晒仅剩几粒种子,却被风吹进石缝,无法取出。山雀飞来,帮助乡亲将种子衔出,放在他们的脚下,就飞走了。乡亲们对着山雀说:感谢诸位神雀相助,来年种出粮食,即使我们不吃,也要先敬奉你们。
两则传说表达了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乞求神灵保佑的心理。
从梁老家出来,我们一行走进广场,在百米灶台前想象正月十六那天场景。
搭灶的,支锅的,洗菜的,做饭的……分工明确;烧火的,切肉的、配菜的、盛饭的……井然有序;铁锅里是白菜熬豆腐,酸菜白肉,猪肉炖粉条……让人垂涎欲滴;蒸锅里焖豆饭、大花卷、黄饽饽……喷香四溢。好客的村民,常邀邻村亲戚朋友同吃敛巧饭。赶当天,有外地办事的、做买卖的、甚至途经路过的,都会被邀吃。
正月十六,是杨树下村男女老少大团圆的日子,全村上下其乐融融。
外出创业的年轻人在春节期间陆续赶回。即使没来及,也要在正月十六这几天赶回,与村里乡亲同吃敛巧饭。大家围坐一起,谁碗里有顶针儿就寓示心灵、谁吃到针线就代表手巧、谁嚼到硬币就象征财富。一边吃,一边畅谈过去一年丰收的美景,设想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吃得眉开眼笑,欢天喜地。
饭后,大家在冰上行百步,曰走百冰(病),寓祛除百病之意。此外,还有戏班及花会、高跷会、庙会等助兴演出。该村高跷会已有七八十年历史,远近闻名。据查,霍、靳本姓故乡山东青州至今仍保留正月十六妇女走百冰祛百病的风俗。
“平常日子里,有过磕碰,闹过别扭的,坐一堆儿吃顿敛巧饭,喝上几盅儿,吃着吃着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村支书靳洪安边走边说,我们能想象出,敛巧饭“魔力”很大。
如果把杨树下村比作人的肌体,那么敛巧饭文化就是流淌在精神脉搏里的血液。
为使“敛巧饭”越办越好,越办越大。从2009年开始,怀柔区政府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办为期3天的“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很多身在异乡的客人千里迢迢赶来,为的是图个热闹和吉祥。一个村民远在美国的亲戚在《环球时报》看到相关报道后致电来询,兴致勃勃。
纵观古今文史,遍览中外网页,除杨树下村有“敛巧饭”民俗之外,尚且没有发现其它地方的此类记载。墨西哥国家类似有祭祀海鸟的风俗,远隔重洋扯不上渊源。从东晋葛洪《西京杂记》里“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了解到中国自古有“乞巧节”,亦称“七夕”或“女儿节”,其中针头线脑的游戏与敛巧饭里埋上针线有异曲同工之妙,追溯起来,这些传统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
如今,“敛巧饭”作为怀柔区最有名的民俗活动之一,活动地点从杨树下村扩展到了四村八乡,2015年扩至17个村,集体加工制作、万人同吃敛巧饭的规模,民间大戏、花会表演、童趣体验等也融入其中,已经办成全国独一无二的“敛巧饭”民俗风情节。
车子慢慢驶出村子,我们恋恋不舍地回望。
一株巨大的杨树足有十几米高,上扬的枝杈直直伸向天空,稳稳地托着枝桠间结着的巨大的鸟巢,充满温暖的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4 16:27 , Processed in 0.00829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