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未曾见过的苗族芦笙舞 律动的苗魂 2016年02月28日 01:40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05:22: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你未曾见过的苗族芦笙舞 律动的苗魂                                            

                2016年02月28日 01:40        

作者:RUIYIN  策划/葛妙君图/佳能影像公益项目“非遗保护影像数据库”





导语:在绵延两千年的迁徙中,诞生于祖先崇拜和母性崇拜的芦笙舞,已然成为苗族的一种代表符号。它有温和娴静的一面,体现着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追求;也有粗犷的一面,凸显着苗人在跋山涉水的迁徙沿途中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直至今日,芦笙舞依然犹如一朵烂漫的山花,映照着古老而本真的苗魂。

芦笙舞

“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从孩提时代起,苗人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在过去,青年小伙子是否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会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的余贵周,在年轻时就深受姑娘们的喜爱。因为他是村中的芦笙舞队长,也是我们探访的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锦鸡舞传承人。锦鸡舞是芦笙舞的一种,传说苗族的祖先们在丹寨县定居后,由于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使他们度过饥荒,所以将锦鸡当作命运吉星,仿照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并模拟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起芦笙舞。

芦笙舞

在余贵周与另一位锦鸡舞传承人李金英的协调下,村里组织了一支30余人的锦鸡舞队伍。他们平时依靠种田维持生活,待到祭祖、婚庆、迎客时,才会组织在一起跳锦鸡舞。当锦鸡舞舞动起来时,平时一向沉默腼腆的余贵周马上像换了一个人,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深沉悲壮。随着曲目的变换,舞蹈队形也会随之变换。围着圆圈跳是最基本的队形,跳舞的人越多圆圈就越大,显得尤为热闹。当舞蹈队形从圆圈变八字型时,芦笙手会先分开成两条队伍,后面的舞者会自动跟上一左一右的队伍,分成两个圆圈,走成一个完整的八字形。此后芦笙手会先合并为两排,后面的舞者紧随其后,就形成双排圆圈队形。倘若是金字塔队形,依然是芦笙手先行,人数逐层递增,慢慢整理成金字塔的形状。随着清脆而圆润的芦笙声音,数十人变换着队形翩然起舞,加上模仿锦鸡的民族服饰,场面蔚为壮观。

芦笙舞

在黔西北乌蒙山区的纳雍县,流传着与优雅的锦鸡舞风格截然不同的芦笙舞——滚山珠。如果说锦鸡舞是苗族的优雅华尔兹,那滚山珠就相当于芦笙舞中狂放炫技的HIP-HOP 了。滚山珠中糅合着非常多的高难惊险的动作和深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杂技与舞蹈的集合。

芦笙舞

这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滚山珠代表传承人王景才身上就很容易看出来,尽管他脸上布满岁月痕迹,清澈的双目却透露着坚定的目光。而一旦他和伙伴们跳起滚山珠,动人的气魄就更加让人瞠目结舌。只见男人头上戴箐鸡翎帽,女人带着红线花帽,时而以头为足,时而与人攀肩,围绕着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技巧表演。更为难得的是,在整个跳舞的过程中,舞者必须始终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即便是在“叠罗汉”和“腹上叠罗汉”这种高难度动作中,舞者也要持续吹奏芦笙,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专业训练与积累,绝无办法表演。   王景才告诉我们,他自幼就开始学习芦笙舞,14 岁时便学会了“地龙滚荆”。后来他把杂技艺术融入到滚山珠中,让舞蹈变得更具观赏性和惊险性,才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滚山珠。王景才和妻子平时以种田为生,有空时就教乡里的小孩跳滚山珠。王景才教人跳“滚山珠”已近乎痴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平时一有空,他就会到附近村落去说服别人把孩子送到他家学芦笙舞,不收学费还管饭。遇到有表演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召集起散落在各地打工的徒弟,在家门前的草地上进行排练。在王景才的传播下,如今在纳雍县会跳滚山珠的还有70-80 人。

芦笙舞

在另一边的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锦鸡舞的传承也不容乐观。余贵周无奈地表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对本地的民俗文化产生了疏离感,不愿再回到苗寨跟随着祖先的舞步跳起芦笙舞。在这种侵蚀与忘却中,日渐消融的芦笙舞文化,或许会如同苗族的文字一样,凋零在时间的长河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30 22:18 , Processed in 0.00801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