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从秋海棠变雄鸡 蒋介石:置中华民族劫不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13:19: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6-8-16 13:20 编辑

2016-08-12 06:43:00
环球网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就是否独立问题进行公民投票。外蒙古人民在外蒙当局和前苏联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外蒙古独立在国际法上所需手续就此完成,中国版图从“秋海棠”变成了“雄鸡”,至今整整70年。
  1945年,在克里米亚的疗养胜地雅尔塔,美国、英国与苏联签订了实际将战后世界一分为二的《雅尔塔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经谅解,有关外蒙古……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直到密约签订4个月零9天的1945年6月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才奉命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通知了蒙在鼓里的蒋介石。曾被吹捧为世界四强领袖之一的蒋介石没有被邀请出席雅尔塔会议。而且迟至此时,那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协定的内容才被通知到案头,这不能不令蒋介石深感屈辱和愤怒。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哀叹,“就只这一些问题,已经是足以置我们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苏蒙对国民党的让步不领情
  弱国无外交。1945年8月14日,也就是日本裕仁天皇通过“玉音放送”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国民政府与苏联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明确宣布:“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此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值得一提的是,负责与苏联谈判的宋子文为了避免在历史上留下放弃国土的骂名,在最后签约前辞去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职务,因此,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的是新任外长王世杰。此公替宋子文背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黑锅,以至回国后许多不明真相的国民党人拒绝再与其往来。
  “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对国民党当局而言,当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日记里对《雅尔塔协定》大发牢骚的蒋介石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在8月24日发表公开讲话,表示“外蒙自北京政府时代民国十一年(1922)起,事实上已完成其独立的体制”,将放弃外蒙的责任推给了北洋军阀,随后又说“当此世运一新之会,正重敦旧好之时,我们必须秉承国民革命的原则,和本党一贯的方针,出断然的决心,经合法的程序,承认外蒙之独立,建立友好的关系……”换句话说,实际上在“蒙古公民投票证实此(独立)愿望”之前,国民党政府已经决定承认其独立。
  可惜,在反映苏蒙官方意志的,由苏联科学院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委员会合编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里,对国民党方面如此屈辱的让步并不领情,甚至表现得极为不屑。“中国国民党政府关于在进行公民投票的条件下可以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的声明,只不过是被迫承认既成的事实而已。”“国民党政府要求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进行公民投票的事实,极明显地说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虚伪和企图再一次拖延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予以形式上的承认”。


  连“公投”形式都没走的唐努乌梁海
  不过,在背地里,无孔不入的苏联驻外蒙的克格勃人员却发现,有些蒙古人认为“公民投票是在莫斯科倡议下进行的,其目的是随后占领蒙古,并将它并入苏联”。这种怀疑并不是没有根据的。1921年夏天,苏俄红军以“支援东方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名义进入了位于外蒙古西北部的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地区,用刺刀扶植起一个亲苏政权。当年12月12日,唐努乌梁海大呼拉尔(人民代表大会)开幕,正式宣布唐努乌梁海是一个“人民的国家”,国名定为“唐努图瓦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不予承认。1926年11月24日,“唐努图瓦共和国”大呼拉尔宣布将国名改为“图瓦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的宪法的序言和句法结构,与1918年7月的苏俄宪法、1924年11月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宪法,几乎完全相同。这些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经过长期准备的秘密兼并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发生了。
  1944年8月17日,由大约30人组成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全境7万居民“请求”加入苏联,甚至连形式上的“全民公决”都没有举行。同年10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这一“请求”。苏联当时对此事秘而不宣,官方未发表声明,塔斯社也不置一词。直到1948年3月17日,苏联广播电台宣布:“图瓦人民共和国并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为图瓦自治省”,这一次静悄悄的合并才为世人所知。


  “秋海棠”变成了“雄鸡”
  公投结束之后,外蒙古当局迫不及待地宣布,“全民投票完全证实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要求国家独立的愿望,因此中华民国必须根据1945年8月14日中国政府所作的声明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事到如今,已然覆水难收。1945年12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决议:1946年1月15日以前完成承认外蒙古独立手续。国防最高委员会第17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日通知国民政府照办。
  1946年1月5日,中央社黯然发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公告:“外蒙古人民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消息传到乌兰巴托,自然一片欢腾。1月10日蒙古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就宣布,为了感谢苏联对“巩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方面所给予的兄弟般的帮助”,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勋章——苏赫巴托尔勋章——授予苏联大元帅斯大林。
  外蒙古独立在国际法上所需手续就此完成,中国版图也从“秋海棠”变成了“雄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5 00:15 , Processed in 0.0084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