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锋、张思德形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1:38: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7-5 12:01 编辑

田黎明:另类的雷锋形象                     2016年07月04日08:29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7-5 11:38:51 |只看该作者
田黎明《雷锋》 242×135cm 中国画 2001年

画家寻找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中受到学养、性格和境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语言,在进行具体的创作时,因作品内容和作者状态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创作还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从田黎明2001年创作的《雷锋》可以得到印证。这张作品先后参加过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光辉80年人物画肖像展”、文化部举办的走进西部画展等,可以说是一幅观众很熟悉的作品。

田黎明笔下的雷锋形象却又和观者心中的雷锋不同,这是典型的田黎明风格的人物形象,画面中没有昂扬激奋、没有红亮高大,有的只是平静人物和淡淡的情绪,有的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的生活境遇下的真实再现,他独创的融墨法、连体法、围墨法等水墨技法都是建立在对水的运用的高技巧之上,对于水的独特理解也使得水墨在此转变成一种气韵。另类形象的雷锋,是一种红色经典在当下的精神续写。

(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7-5 11:40:45 |只看该作者

《张思德同志》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7-5 11:41 编辑

杜滋龄:一个好题材可以画几十年                     2016年07月04日09:1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7-5 11:42:46 |只看该作者
杜滋龄《张思德同志》 180×144cm 中国画 2011年

张思德是毛主席当年树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这个题材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画,一直到现在。为了创作好这个题材,我数次到过陕北,在张思德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体验生活,访问过张思德的战友,搜集素材。1976年,我创作的一张以张思德为题材的国画作品还被选入了小学课本,作为配图。这次参加建党95周年展览的《张思德同志》,是我当时了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而创作的,今年又被作为特邀作品参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张思德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典型代表,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创作这一题材。接下来,我还想继续再创作一张以张思德为题材的作品,想在画面技法的表现上,再加强一下,让作品再提升一些。

青年艺术家要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首先要对党的历史有所了解,知道老一辈的艰辛。从我党成立以后,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再到当下的美好生活。年轻人要想进行主题性创作,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素材,但是在创作中一定要投入自己的情感,不断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搜集素材,汲取营养。

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老一辈革命家的功绩。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用作品去记录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应该在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次在国博展厅观展的时候,我看到侯一民先生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詹建俊先生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十分感触。虽然这些作品创作至今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在看来仍然非常好,能打动人。

我们的艺术家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下基层,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题材,以人民为中心来进行创作,而不是每天就坐在画室里想着要画点什么,生动的作品一定是有作者自己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其中的。

(杜滋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夏超/采访整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6:09 , Processed in 0.0084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