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6-17 11:49:07 | 来源: 色影无忌首页> 摄影> 影像批评
总是先有摄影艺术家,再有摄影史,只有更多地去了解他们的经典作品,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梳理摄影脉络。 前不久一个朋友发来一个微信链接,里面是一名年轻摄影师拍摄的风景照片——刻意的处理成山水画的效果,并在边角处做了印章和题字。朋友问这些照片怎么样,是不是很“新锐”?笔者沉默了半晌,回答说:“我写一篇文章给你吧”。所以在以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作为“回看经典”系列的开篇之后,还是决定再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他之前的一段关于摄影诞生的简史。 “画意摄影”的伏笔 在摄影术诞生之前就有很多科学家和画家对于如何“固定影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573年,佛洛伦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丹提在《欧几里德远近法》一书里,提出了使用凸面镜可以把倒像还原的理论。1636年,阿道夫大学数学教授休温特把三块焦点距离不同的透镜组合在一起,用木头做了一个叫“牛眼睛”的装置,这个“牛眼睛”就是现代摄影镜头的雏形。到了18世纪,人们制造了暗箱,但最开始它是被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来使用,像维米尔、德加等艺术大师都曾经使用暗箱来进行绘画创作,这里就为后来的“画意摄影”埋下了一个伏笔——它是绘画的辅助工具,它从属于绘画。 “牛眼睛” 暗箱操作示意图 摄影术诞生的四个代表人物 尼埃普斯兄弟(Niepce 1763—1833,1765—1833) 尼埃普斯兄弟是法国的发明家,他们最早开始摄影术的实验大约是在1793年。在1826年的时候他们拍摄了世界摄影史上最早的一张照片,以下这张模糊的被尼埃普斯称为“日光绘画”影像作品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 摄影史上第一张摄影照片——《鸽子笼》,尼埃普斯,1826年 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 Louis Joccques Mande Daguerre ,1787——1851) 达盖尔最开始是尼埃普斯的合作者,并且他在尼埃普斯去世之后继续独自研究摄影术。在1837年,达盖尔成功的拍摄了一幅照片。这是一张在自然光线下拍摄的静物照片,影纹非常清晰,明暗之间的层次非常丰富,成像效果比尼埃普斯当时的照片已经好了太多。达盖尔因此向法国政府申请了摄影术的发明专利,1839年8月19日 ,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摄影术诞生。达盖尔摄影法由于在早期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研磨过的银版,所以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被称为“银版摄影法”。这一技术现在依然被少数的艺术家使用,像日本当代摄影艺术家新井卓,就依然在用这门古老的摄影技术进行艺术创作。 达盖尔拍摄的第一张照片,1837年 《远野的召唤》,新井卓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 塔尔博特是一名英国化学家和数学家,他和达盖尔差不多生活在同一个时代。1835年夏天,塔尔博特用木匠艾比为他定制的木质小相机,在感光纸上拍下了艾比家的窗格及窗外的田野景色。但是塔尔博特发明的这种摄影技术和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完全不同,他是采用负片转印正片的技术,塔尔博特把这种摄影术称为“卡罗式摄影法”,而这种摄影术便是现代摄影术的前身。 塔尔博特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用负片制作的照片,1835年夏 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 巴耶尔是一名法国的公务员,他从1838年开始研究摄影技术,最终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直接正片工艺”(Direct positive process)的摄影方法。1840年,他用这种摄影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自拍照片——《扮成溺水自尽者的巴耶尔》。 《扮成溺水自尽者的巴耶尔》,巴耶尔,1840年左右 艺术摄影的早期实践 可以这么说,摄影是科学和绘画的一个综合性产物,所以艺术摄影在最初的实践探索中必然带着浓厚的绘画基因。所以笔者认为“画意摄影”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因为绘画从史前岩画到19世纪的现代主义绘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评判标准。而摄影作为一个全新的媒介工具,在它发明的前夕就一直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存在,并且早期从事摄影的摄影师们大都从事过绘画,所以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界初期,艺术摄影便一直长期在“画意摄影”的范畴里前进和徘徊。从摄影史上看,“画意摄影”一般分为:“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派摄影”三个大部分,下面为大家分别简述一下。 “高艺术摄影” “高艺术摄影”流行于1859—1870年,主要是因为受绘画中拉斐尔前派风格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摄影风格。“高艺术摄影”主张要掩盖平凡和丑陋,避免表现日常生活题材,它们经常借用流行诗、历史传说和《圣经》中的寓言故事以及基督生活为创作题材,主要宗旨是通过这些画面来阐述道德观念给人以教益。主要代表人物有:雷兰德、鲁滨逊和卡梅伦等人。奥斯卡-吉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ilander)英国人,最开始雷兰德是一位画家,后来转变为一个摄影艺术家。 《OSCAR GUSTAV REJLANDER Hard Times 》,雷兰德,1860年 Oscar GustaveReijlander - Grief,1864年 《Lady Cholmondeley》,雷兰德,1867年 《The 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John the Baptist》 ,雷兰德,1860年左右 《孩童》,雷兰德, 1860年 作为早期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雷兰德通过摆拍和叠放印像技术创作出许多关于宗教题材的摄影作品,其中《人生的两条道路》便是雷兰德的代表作品,它展现的是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现在来回看这张作品,它依旧是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 《人生的两条道路》,雷兰德,16X31英寸,1857年左右 亨利-佩奇-鲁滨逊(Henry Peach Robinson)英国人,早期同样是一位画家,后来也转变为一位摄影艺术家。 《弥留》,鲁滨逊,1858年 《Somebody's Coming》,鲁滨逊,1861年 《When the Day's Work is Done》,鲁滨逊,1877年 《She Never Told Her Love》,鲁滨逊,1857年 《Little Red Riding Hood》,鲁滨逊,1858年 “自然主义摄影” 19世纪80年代,反对“高艺术摄影”的写实风格摄影,并伴随着艺术史上的自然主义思潮,首先从英国出现,并且因着代表人物彼得?亨利?爱默生(Peter Heary Emerson)在1889年的名著《自然主义摄影》而得名。 《A Fisherman at Home》,爱默生,1880年 《A Reed Cutter》,爱默生,1885年 《Crusoe's Island, River Granta East Coast Fishermen》,爱默生,1886年 《Towing The Reeds》,爱默生,1885年 笔者认为“自然主义摄影”是画意摄影向直接摄影过渡的一个摄影流派,它开始慢慢摆脱“高艺术摄影”所谓的深刻的宗教意义,开始将镜头对准自然和日常生活。但之所以把它还归类于画意摄影是因为它的构图和画面感依旧保留着绘画的痕迹。有意思的是,它出现的时间和德国的新客观主义大体相同。 “印象派摄影” “印象派摄影”的出现是在19世纪90年代,它是印象派绘画在摄影艺术领域之中的反映。许多摄影家开始运用各种柔焦和软焦手法来拍摄,后期印相时加用漫射滤镜等手段,竭力的将影像朦胧和柔化,以使作品看上去更象印象派绘画的效果。斯蒂格利茨在20世纪初期尝试改变画意摄影风格的时候也曾经尝试过“印象派摄影”。“印象派摄影”的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德马奇(Rober Demachy),约翰?度德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Jobnston)等人。 《Liverpool - An Impression》,约翰-度德利-约翰斯顿,1906年 《 Lago Lecco》,约翰-度德利-约翰斯顿,1909年 《Westminster》,约翰-度德利-约翰斯顿,1913年 《练习曲》 ,罗伯特-德马奇,1900年 《TOUCQUES VALLEY》,罗伯特-德马奇,1906年 作为印象派绘画的模仿者,“印象派摄影”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但短短的一段时间之后便逐渐被摄影艺术家所摒弃——每一个艺术媒介的发展总要去探索媒介本身的语言特点,而不是去模仿。 中国摄影艺术家在“画意摄影”上的探索 20世纪30年代,中国也产生了一种画意摄影流派,它的代表人物就是郎静山,他将中国的传统绘画和摄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画意摄影模式——“集锦摄影”。 郎静山摄影作品 郎静山摄影作品 去年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笔者就见到过模仿“集锦摄影”的摄影作品,在现代数字后期技术的帮助下,这种“集锦摄影”已经成为当下沙龙摄影中的一种常见模式。 画意摄影的今天 “画意摄影”是摄影发展历程中所必经的一个阶段,这是由摄影术发明的先天条件决定的,而且在当下的摄影创作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寻到“画意摄影”的影子——有些从形式上,有些从画面上。虽然现在的摄影作品所表现的已经和一百年前大不相同,并且它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称——“电影式摄影”。 《暑假》系列作品,贝尔纳-弗孔,1978年 《无名电影剧照》系列作品,辛迪-雪曼,1979年 《画室》,王庆松,85*150厘米, 2005年 “电影式摄影”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但笔者认为它的源头可以直接追溯到19世纪的“画意摄影”。像辛迪?雪曼、杰夫?沃尔、格里高利?库留德逊、贝尔纳?弗孔、王庆松、马良等艺术家的都采用或者借鉴了这样的创作方法,这一点我们可以将雷兰德、鲁滨逊和当下艺术家们的影像作品作比较,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来。 《玫瑰下面》系列作品,库留德逊,2003——2005年 《将死士兵的对话》,杰夫-沃尔,1992年 《移动照相馆》系列作品,马良,2012—2013年 从摄影术诞生到今天,摄影总是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发展,而无数的摄影前辈们在摄影史中也做出了无数次的尝试,就像笔者有位老师所说的:“今天的我们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摄影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来不会有一种凭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们总是有迹可寻的,而这正是我们了解摄影艺术史的重要目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