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诗歌时间:2016-01-22来源:海达范文网
篇一:传统中国山水画诗画融合及审美意境
传统中国山水画诗画融合及审美意境 作者:侯建芳 来源:《学园》2013年第34期 【摘 要】意境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我国的山水画一直都在追求“境皆天就,不类人为”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的画家不但注重一般的技巧,更注重构思和想象,从唐代开始,我国山水画开始注重诗画合一,提升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中国山水画境之美得益与诗结缘,展现一定的意境和审美能力,展现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诗画融合 审美意境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66-01 诗歌和绘画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但是诗歌和绘画可谓异形同心。中国优秀的山水画要表现意境美感,注重画境和诗境的完美融合,我国南宋著名艺术家吴龙翰指出:“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诗歌和绘画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两者有着很强的相通之处,根据诗歌的意境进行作画,或依照一定的画作做诗是中国文艺史上经常有的事情,并且不乏佳作,如苏轼的《题惠崇春江晚景》。诗歌与绘画的巧妙融合,在增强中国山水画作形式美感的同时,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凸显艺术魅力,让中国绘画艺术更具审美情趣。后汉的刘褒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依据诗歌意境作画的人,他根据我国的《诗经·北风诗》、《诗经·云汉诗》做的画作具有强烈的冷热感。依照画作进行诗歌创作有着较早的历史,苏轼不是首创,杜甫以前甚至更前就有了,早在我国的六朝时期就开始在画扇、屏风上题诗了,到了我国的唐代时期,由于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全面繁荣,杜甫的题画诗才得以凸显出来。到了元朝时期,在绘画作品上题写诗句或诗词兴起并走向成熟,到了明清时期题画诗最为盛行。这一时期的山水题画诗歌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着巨大的进步和创造发展,同时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成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以及附庸风雅之人争相表现和显现的一种形式。 中国山水画与诗融合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画面的构思、章法的运用、形象的塑造、色彩的调配方面趋于诗化。也就是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没有在上面题诗,但是整首诗却是扑面而来的诗意,这种风格的绘画作品又被民间称之为“无声诗”或“有形诗”,我国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的山水画大多都是“无声诗”,如《辋川图》画意突出,诗情很浓。 我国先有了山水诗,后有了山水画的兴起,六朝时山水诗为我国山水画的创作首先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之境的大门,盛唐抒情诗大行其道,尤其是表现出山水风情方面的驾轻就熟,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成熟更是顺水推舟。到了唐代诗人王维那里,立足中国盛唐诗歌的艺术土壤,加上个人艺术天分,诗境与画境一下子彻底融通,我国北宋的著名艺术评论家张舜民指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氏父子更是在境界上强调画出诗意,这一切都得益于宋代写意山水画,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其作品的欣赏评价,而且给很多创作者极大的启 发,引领众多画家去追随诗人,去借鉴汲取诗歌的意境。宋代画作的诗意表现为四种形态——空间境界、自然情趣、生活情味以及理喻,代表着宋代绘画的典型特色,即审美意境。 诗歌描绘主要是利用文字唤醒想象,画家更多是激发观者体验,尽管两者在形式上大不相同,但是,这样的艺术元素投放在读者的心里所唤起的想象与体验,却是难分难解的。王维的画作都可以称之为“无声诗”,如读者看过《江山雨雪霁图》就会立即想起他的《汉江远眺》中的两句著名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画中有诗意,意境大美,同时,王维的著名诗歌《山居秋暝》,在诗中作者选用雨后空山、浣女、渔舟、明月、清泉。每句诗都是一幅画,读者如同观看动态电影,这就是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境。 中国山水画与诗是相通的,画中流淌着诗意,诗中叠放着画意。但是山水画与诗绝不是相等或相同,他们只能相似或相通,如果把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山、松、月、泉、竹、石、莲等一下子都摹写于娟素,诗的神韵就会大减,画的情绪也绝无。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王维的诗句在脑海中再造一个优美意境,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但是一经画家定格,就会严重限制和束缚读者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力。画家不能直接用绘画来图释这诗中的画,只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让读者去更好地把握画中诗。诗中画是读者幻化出来的画,它的妙处在于虽有画,但他仍然是诗;在朦胧的感觉中,诗与画融为一体。画中诗,诗也是体验出来的诗意,它的妙处在于给读者带来浓浓的诗意,但它依然是画,在创造者与再创造者的心中把画与诗融为一体。在观赏画中诗意油然而生,在吟诵诗歌中萌生无尽画意,这一切都是在读者的吟诵欣赏体验中。空间艺术的山水绘画作品有了时间性,时间艺术的诗画具生了空间画面感。意境之来就是这种由联想、知觉、联结的相互渗透转化的时间和情感的联生体,带给读者观众无尽的审美情趣和理想。 从唐代开始,我国山水画开始注重诗画合一,提升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宋代成为我国诗画的鼎盛,发展到明清风气大盛。中国山水画境之美得益与诗结缘,在意与美的双向前进中拓展,给山水诗意境与美感的成熟提供了沃土、阳光、雨露,中国山水画走向至高至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宋娜娜.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1(6) [2]青元.论中国山水画之意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3) 〔责任编辑:范可〕 篇二:国画山水画题诗题款
山水画与题画诗 陈燮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历代文人所倡导。苏轼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写景佳句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林鹃。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诗中有画,意境清远,见诗如见画,吟诗如品画。古人云“每下笔皆默合诗人句法。或铺张图绘间,景物虽少而意常多,使览者可以因之而遐想”,意即诗画本一律,画家描绘景物与诗人相通,所造意境有画外之意,让赏画者有想象空间,出入画内外,神游诗境间。 诗助画意 锦上添花 在中国山水画及其题跋中,好诗佳作比比皆是,诗助画意,强化通感,升华主题,锦上添花。陆俨少先生有过深刻论述:“我国自唐代以降,及其末季,士大夫兼擅丹青,打破自比工匠观念,日渐取代民间艺人,登上领导坛坫。驯至五代两宋,沿习不替,操觚之士,无不兼擅诗文。苏子瞻、黄山谷辈领袖群伦,相扇成风。一图之成,兼以诗赋文章,叙述缘起,抒发情感,文字既佳,而又书字遒美。清辞丽句,虿尾银钩,相得益彰。向之仅书名姓于树根石罅间者,一变而占据突出地位,成为一图之有机结合。明清代兴,蔚为风气,图成而题句缺如,号称穷款,终成遗憾。于是向学之士,留意诗书,翱翔于翰墨之林,图文并茂,始称联璧。”走进中国历代山水画宝库,可以发现众多的山水画题画诗之瑰宝。 元代钱选题《孤山图卷》诗曰:“一童一鹤两相随,闲步梅边赋小诗。疏影暗香真绝句,至今谁负继新词。”孤山疏影、梅边暗香之景由诗生辉。钱选题《秋江待渡图卷》诗曰:“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浸澈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翠欲流”点化“一天秋”的意境,“寒烟外”衬托“待渡舟”的久立之心情。元代吴镇题《秋江渔隐图轴》诗曰:“江上秋光薄,枫林霜叶稀。斜阳随树转,去雁背人飞。云影连江浒,渔家并翠微。沙涯如有约,相伴钓船归。”秋光、霜叶、斜阳映去雁,云影、翠微、沙涯迎归船,好一幅秋江渔隐图!元代朱德润题《松溪放艇图》诗曰:“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松溪放艇伴长龙,试君眼力数云峰,真是诗画一体,韵意一炉。 元代倪瓒题《虞山林壑图轴》诗曰:“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看云聊异翰,把酒更题诗。此日交观意,依依去后思。”画虞山林壑,引依依后思,有效拓展了赏画者的想象空间。倪瓒题《江岸望山图》诗曰:“江上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迥,青障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再过钱塘半日程。”真是春风春雨化浮岚,江岸望山美如画。 元代王蒙题《花溪渔隐图轴》诗曰:“御儿西畔霅溪头,两岸桃花绿水流。东老共酣千日酒,西施同泛五湖舟。少年豪侠知谁在,白发烟波得自由。万古荣华如一梦,笑将青眼对沙鸥。”两岸桃花,东老共酣,西施泛舟,笑看沙鸥,诗句把一幅花溪渔隐图点化得花团锦簇。 明代唐寅题《春山伴侣图》诗曰:“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春日担酒寻花,静坐泉头池石,诗句点出了韵味十足的画意。 明代沈周题《秋泛图》诗曰:“秋水浮空天影长,归来江上自鸣榔。白鸥飞过搀红叶,不觉微风陡荐凉。”秋水浮空,白鸥掠过,诗句把秋泛图写得凉意浓浓。 明代文徵明题《雪景山水》诗曰:“雪树埋踪鸟绝飞,空江蓑笠弄寒丝。良工妙得吟中趣,故写愚溪独钓诗。”首句“雪树埋踪鸟绝飞”就把雪景山水图写得寒气逼人。诗助画意,无需赘言。 清代恽寿平题《晚溪烟棹图》诗曰:“芦花一片水,昏鸦归暮山。山外荡舟人,看云溪上还。碧水涵秋空,鱼鸟如人间。吟诗爱遥碧,秋意满烟鬟。落叶声微茫,来从红树湾。”诗中巧用“归’、“荡”、“看’、“来”,把晚溪烟棹图写得动静结合。 清代华嵒题《清涧古木图》诗曰:“清涧之侧多古木,斜者直者藤结束。半枯半活各有情,拿云抱石自起伏。由来不与凡经接,得气只合老空谷。细草疏烟澹澹秋,太古泉声无停流。那许许由来洗耳,深潭见底澄光浮。何如此图足快意,涤去胸臆陈年愁。扫榻高眠时听雨,静听一日不下楼。莫笑山夫野性痴,就中乐趣无人知。”显然,题画诗要告诉赏画者,清涧古木图意欲引来快意,涤去愁意,静听雨声,寻求乐趣。诗句与绘画的结合,无疑有益于点化画中诗境,增强绘画作品的审美情趣。 诗情画意 源自心生 在上海博物馆所藏历代山水画中有不少题画诗,值得细细品味。北宋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卷》有画家自跋诗句:“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几年漂泊江汉上,东流不舍悲长川。”透露了画家遭贬时的茫然心境,有助于赏画者更深层地解读画作。 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题画诗为:“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诗中“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句点活了王云浦渔庄之景,那“凉”、“悲”之意又清晰地点出画家漂泊度日之心境。 清代王翚在《山水图轴》中自题诗为:“小阁临溪晚更嘉,绕檐秋树集昏鸦,何时再借西窗榻,相对寒灯细品茶。”画景入诗句,诗句顿觉柔美:清溪过小阁,昏鸦集秋树,画家十分怀念西窗榻上面对寒灯细细品茶的那一刻。赏画读诗者仿佛同对幽幽寒灯,闻到清醇茶香。 清代王原祁借王维诗题《仿古山水图册》(十二开之十)诗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句巧妙地以空示广,借声造景,暗示画家在尺幅之内营造了偌大空间。 清代弘仁题《雨后春深图轴》诗曰:“雨余复雨鹃声急,能不于斯感暮春。花事既零唫莫倦,松风还可慰宵晨。”诗句的清旷冷逸与画中的干笔淡墨、简疎峻利、树木落叶、古拙质直相吻合,暮春之意跃然纸上。 髡残题《绿树听鹂图轴》诗曰:“绿阴初集北窗下,黄鸟时鸣古树间,安得心如墙壁似,一炉柏于对青山。”丛树成阴,北窗飞绿,古树春发,鸟鸣其间,诗意画境颇为幽邃。 石涛题《醉吟图轴》诗曰:“花入长安开必清,雨余唤起蚤人行。折来自晓堪怜惜,记得春风一样轻。”诗句映照下的江南山居岚光暮霭、苍然欲滴,此时此刻,惟有醉吟而后快。 画诗一体 情理交融 画上题诗,不仅画家自题,而且画家互题,历代诗人也为画家题诗。中国画的题画诗,有的见于画上,有的见于诗文集中。历代诗人,多有题画诗作,唐代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元稹等,都有题画诗传世。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高棅在《唐诗品汇序》中说:“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故有往体、近体、长短篇、五七言律句、绝句等制,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侈之于终??”这时,诗人辈出,诗歌的题材十分广泛,诗的风格多种多样,诗歌的技巧之高,形象之美,都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从康熙时编辑的《全唐诗》和王重民、孙望、童养年辑录的《全唐诗外编》看,唐代有诗人2250余家,诗歌约50900余首,是自《诗经》到六朝1000多年间诗歌总量的几倍。这时的题画诗也多 起来。从《全唐诗》看,上起李白,下至五代的荆浩,有70多位诗人作题画诗130余首??南宋初,孙绍远编的《声画集》也已收录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刘长卿、杜荀鹤、肖翼、吴融等的题画诗30余首。”(《故宫博物院藏历代绘画题诗存》,赵苏娜编注,前言)题画诗对于山水画,点题释景,吟咏画意,阐明画理,融入情趣,当然有时还完善布局,美化构图。客观而论,一画题诗,诗助画意。其实,诗画互动,一旦诗题画上,画即与诗浑然一体,题诗可谓“醉”入画中。(作者系上海博物馆馆长)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篇三:石进旺山水画古诗词(一)
石进旺山水画古诗词(一) 鼓浪屿万石国画院石进旺,艺名大石。中国现代知名画家,精研中国传统艺术三十年,擅长山水画,是迄今为止以画笔全面、系统、独特地描绘鼓浪屿的艺术家,被业内称为”闽南传统国画山水第一人“,在业内素有“八闽奇山异水,大石笔底烟云“的赞誉。其作品风格追求灵气、书卷气和雄浑之气。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首好诗词。以下,摘录一些其不同时期所做的古诗词,这些都用于搭配他的山水国画作品。 山水诗词(一) 晓寒漠漠独倚楼,雾锁楚江雨锁愁; 神忆昔时边塞日,豪饮追雕下博州。 解读:楚江的秀丽与边塞的广漠,南人的细语与北汉的粗犷,学生时代的结束与走向社会的开始等等一切都让站在赭山公园的艺术楼上,望着长江上船来船往的我,一片渺茫…… 山水诗词(二) 疏风瑟雨侵衣寒,凿壁映雪比前贤; 不是隔墙寺钟起,忘却客身在江南。 解读:这是我一生中最用功的日子,生活最苦,用功最勤,在全校是出了名的,早晨永远是第一个推开画室门,第一个听广济寺的钟声,我第一张画已画完,才有人上课,晚上永远是最后一个走回宿舍,这也是我永远难忘的一段日子。 山水诗词(三) 黄昏树影韵自清,竹禽野草逗诗情; 最是江城好去处,铁山园中听雨亭。 解读:铁山宾馆虽然很小,然因毛泽东曾住过而闻名。小小园林宛如一小苏州园林,精美绝伦。听雨亭观鱼的日子是最惬意的。 山水诗词(四) 陌上行人日渐稀,独探寒林过长堤; 分明一轴营丘画,纷纷雁落夕阳西。 解读:这是一块心中的圣地,一片茂密的树林,林边是田,田边是路,路的左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而前面是巍巍天山,及天山脚下的“猫头泉”。虽然我没见过宋人的画,但在那夕阳西下,寒鸦乱林的真实景观面前,我的感觉已与古人一样,分不出是画如景,还是景如画。 山水诗词(五) 麦罢东场人几围,敞怀对风徐徐吹; 桐月忽惊晓鸡鸣,夜至三更醉未归。 解读:我常读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心颇向往之。此时从新疆搬回故里,已渐渐感受到大唐盛世的遗韵,人民安居乐业及土地丰收后带给农民的喜悦。这时的我尚无压力,正尽情享受着理想中的境界,将一张草席铺在地上,与叔伯,兄弟 篇四:66首经典山水画题画诗
66首经典山水画题画诗 0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缜《离思》之四 02暮从碧山下,山岳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相携及田家,山月随人归。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夜酒》 0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04楚色三江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王维《汉江临泛》 05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0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子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溟》 07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过香积寺》 08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叶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君同。 ——(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09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音便拟归。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2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唐)苏禹钦《淮中晚泊犊头》 13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唐)李贺《梦天》 14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意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五代)李唐《七绝》 15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里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宋)苏轼《题王晋卿画后》 16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南宋)马远《踏歌图》 17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清澈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渔舟。——(宋)钱 选自题《秋江待渡图》 18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元)张圭题展子虔《游春图》 19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静无尘。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元)黄公望《题赵松雪山居图》 20谁家亭子傍溪湾,高树扶疏出石间。落叶尽随溪雨去,只留秋色满空山。——(元)黄公望自题《秋山林木图》 21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俑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元)黄公望题倪瓒《六君子图》 22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陵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 闷闷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元)倪瓒自题《容膝斋图轴》 23危栈粘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半程微觉驴鞍湿,记犯山腰一阵云。——(元)林纾自题 24客来客去吾何孤,山静山深事亦无。一卷《黄庭》看未了,紫藤花落鸟相呼。——(元)王蒙自题《茅屋讽经图》 25范宽墨法似营丘,散落人家二百秋。咫尺画图千里思,山清水碧不胜愁。——(元)王蒙题范宽《山水画卷一》 26一幅米家山,纯以墨为戏。少许胜多许,涂抹有生气。于今丹青手,罕识画禅意。——(明)董其昌自题 27 山居幽赏入秋多,处处丹枫映黛螺。欲写江南风景好,川一派出维摩。——(明)董其昌自题《红树秋色图》 28老禅好画如好禅,不到觉悟不肯息。——(明)汪广洋题巨然画 29晚风吹梦昼茫然,日影亭亭碧树圆。客有叩门都不应,自支高枕听新蝉。——(明)沈周自题《高枕听蝉图》 30秋来好在溪楼上,笔墨牢牢意自闲。老眼看书全是雾,模糊只写雨中山。——(明)沈周自题《山水图》 31烟山云树蔼苍茫,渔唱菱歌互短长。灯火一村鸡犬静,越来西北近横塘。——(明)唐寅自题《云山烟树图》 32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明)唐寅自题《葑田行犊图轴》 33落木风萧飒,秋清竹锁烟。凉阴忽满地,斜日到窗前。——(明)文征明自题《枯木竹石图 34醉翁酣墨如酣酒,白云乱负青山走。临泉气岸倾王侯,子久胸襟叔明手。——(明)李日华《题沈翠水画》 35草深水暖鱼迷窟,花落泥香燕作家。别有清森映眉目,读书窗外几竿斜。——(明)李日华《谷雨后一日写竹》 36百丈飞泉洒面凉,桃花片片泻沧浪。道人白足元无垢,自爱空山日月长。——(明)王宠《题文征明仿李唐沧浪濯足图》 37孤峰矗矗当青天,吴楚临高一望连。万里江流衣带水,夕阳时送出巴船。——(明)周天球自题《吴楚一望图》 38山敛云舒水自流,板桥斜搁岸东头。茅堂幽僻人嚣远,一片闲情对野鸥。——(明)陈淳自题《雨窗即景图轴》 39千峰顶上直通云,一水人家别有村,直到前山兰若路,清钟落日不逢君。——(明)李流芳自题《画似雪峤师》 40云山淡含烟,疏树晴庭日。亭虚寂无人,秋光自萧瑟,——(明)王绂自题《水墨小景》 41弥川急雨暗长空,无限琅小=<鬃萑痪颍⒄叫狈纭——(清)庞铸自题《秋风骤雨图》 42一溪流水玉涓涓,溪上修篁接暮烟。谁倩能诗文与可,笔端移得小江天。——(清)庞铸自题《隔溪烟雨图》 43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清)郑燮自题《画竹》 44山雨山云断又遮,溪前溪后几人家。江乡湖曲多相似,树霭林烟认米家。——(清)高士奇《题米元晖云山得意图卷》之一 45潇湘烟水渺无波,京口云山晓暮多。细雨斜风无限好,谁将艇子着渔蓑。——(清)高士奇《题米元晖云山得意图卷》之二 46一峰剥尽一峰环,折境崎岖绕碧湍。咫尺诸天开树杪,潆回万壑起眉端。 飞梁石引烟光度,负担人从鸟道看。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缥缈隐仙坛。——(清)原济自题《游华阳山图轴》 47书画从来许自知,修云泼墨意迟迟。描头画脚增多少,花样人传花样诗。——(清)原济自题《松窗读易》 48野老秋江一叶轻,棹声欸乃遂幽情。苍苍不尽诗中意,瀑布高寒韵独清。——(清)原济自题《轻舟观瀑图》 49惆怅当年紫玉屏,至今落日尚未醒。我时精选一千峰,万仞飞流下深冥。——(清)原济自题《黄山紫玉屏图》 50秋涧石头泉韵细,晓峰烟树乍生寒。残红落叶诗中画,得意任从冷眼看。——(清)原济题八大山人《山水图》 51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清)吴昌硕自题《兰花图》 52暮云千里乱吴峰,落叶微闻远寺钟。目尽长江秋草外,美人何处采芙蓉。——(清)恽格自题《远眺》 53云蒸泽未知,隐见独多姿。浮气须臾变,群峰幻出奇。——(清)髡残自题《浅绛山水》 54农牧渔樵何处家,黄茆屋子寄山崖。等闲相返各泥醉,酒满瓶杯不用赊。——(清)龚贤自题《山崖茆屋图》 55木叶丹黄何处边,楼头高坐即神仙。玉京咫尺才相问,天末风生讯管弦。——(清)龚贤自题《木叶丹黄图》 56定有人家在深处,来支草阁息游踪。中霄坐对一壶酒,月照寒潭饮白龙。——(清)龚贤自题《山水册十四》 57锋头黛色晴尤湿,笔底春云暗不开。墨花淋漓翠微断,隐几忽闻山雨来。——(清)恽寿平自题《山雨图》 58鸾鹤将栖处,溪烟欲上时。虚堂清籁起,声在最高枝。——(清)恽寿平自题《千林暮霭图》 59霜皮古柏寒烟,曾系青牛夕照前。记向华山山下见,等闲已过二千年。——(清)王文治自题《古柏图》 60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渖堪持增,恍惚难名是某峰。——(清)弘仁自题《黄山图》 61画禅诗癖足优游,老树孤亭正晚秋。吟到夕阳归鸟尽,一溪寒月照渔舟。——(清)弘仁自题《题画》 62片石太古色,虬松千岁姿。相看两不厌,共结岁寒时。——(清)查士标自题《淡色山水立轴》 63雨过石生五色,云度山余数层。时有炊烟出树,中多处士高僧。 ——(清)陈继儒自题《云山图》 64树才发叶初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借初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清)乾隆题郭熙《早春图》 65每爱疏林平远山,倪迂笔墨落人间。幽人近卜城南住,写出春风水一湾。 ——(明)李流芳自题《水墨山水图》 66逐臣送客本多伤,不待琵琶已断肠。勘叹青山几许泪,令人写得笔凄凉。——(清)吴历自题《白傅湓江图》 篇五:山水画题诗
山水画题诗 题郭晶《崇山俊岭秀,明月清风柔》图 郭晶画 (近代)黄莽(山水悟道) 行舟三万里,明月作君陪。 山向云中去,云从天上来。 【注释】 郭晶:张大千再传弟子, 中国女子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世界实力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数字电视〈法律与经济〉栏目导演 ,中国军旅文工团导演。 【简析】 转结句这样的写法很好,两个云的出现并没有影响意境!这种句式叫做连环套勾。在做诗上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思维!此是第一种诗性思维。有的人在现实主义的诗性思维中缺少自信和大家的眼光!把本来很好的句子改坏了!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同是一样的画却用的是两支笔!即神来之笔和庸夫秃笔!有一种书法叫做狂草!像张旭的肚痛帖!一个书法大家下笔的时候必须胸有成竹,笔走如风。根本不允许你去想那字应该怎么写才叫入法!狂草全凭大脑神速思维写意而成!当然这要有极高的天分和造诣!这就是诗外功夫!学诗全在一个悟字!聪敏绝顶的人一点就透!凡天分不足者好谈格调,这是袁枚说的。现在有些人作诗镂心刻背,腐气十足,使全诗毫无生气,丧失性灵!我之所以要评这首诗!原因就是此诗一入目便满纸性灵,光芒夺目! 此作有李太白的浪漫!大诗人的气象!转结出语空前!加上郭晶这幅画也传神达意!颇有黄河以北的画家的风格!可想而知作者得到了张大千的多少智慧和性灵!这首诗已经无可非议了,剩下来的就是天意了!好作品要经过历史兴衰的洗礼!留下来的都是大浪淘沙中的闪光的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