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照相是件奢侈的事情,甚至是一种政治待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07:3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物质匮乏的年代,照相是件奢侈的事情,甚至是一种政治待遇                                          2016-10-14 14:18:43                                                                                                                评论:冯玄一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将一张照片视若珍宝,那是他的小学同学合影。但奇怪的是,照片里却没有洛克菲勒本人。这张背后隐藏着一段辛酸往事。

年幼的洛克菲勒家里非常穷,很少有照相的机会,照相的那天,他十分兴奋,甚至偷偷酝酿了好几种微笑的表情。但是,因为他的衣着太寒酸,在拍照的最后一瞬间,他被老师和摄影师拉开了。这一幕,一直定格在洛克菲勒内心深处。日后,他成了著名的石油大王,富可敌国,曾经的缺憾应该得到了弥补。

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标准照

站在纪念堂前的青年干部



人们脸上洋溢出的笑容,显示了那个人们的幸福感很强
在中国,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穷人来说照相是件奢侈的事情。在农村,农民们根本没有机会照相。县城里的照相馆显得神秘而令人向往。

夫妻合影,既朴实,有恩爱。

那些年的标准配置

两个女孩的大辫子十分惹眼
记得我小的时候,“赤脚照相人”每年会到村子里来一两次,给农民们拍照。拍完了,返回城里去冲洗,然后再送回到村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个多月。如果照相人拖沓,照相的农民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才能看到照片。



曾经,照相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早先是黑白照片,后来逐渐有了彩色照片。我最早的一张照片是在三四岁上下拍的。那是一张彩色照片,我妈妈一只手抱着妹妹,一只手拉着我。站在一片刚刚砍倒的白菜地里。我的一只手里拎着一顶黄色的破毡帽。那时候的妈妈好年轻,好漂亮,两条乌黑的辫子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张照片放在老家的一个夹子里,很久不回去,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笑容非常甜美
读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流行送照片。于是每个学期都会到街上的相馆里照片。在室内照一块钱一张,室外取景一块五一张。现在我还存留着一大本厚厚的影集。偶尔回老家拿出来翻看,满满都是回忆。
在我们国家,照相甚至是一种政治待遇。和领导照相那自然不用说,有些人至今还乐于悬挂和领导的各种合影。

在我们国家,照相曾经是一种政治待遇

共青团培训班成员合影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政治社会,一切以政治为中心,照相也不例外。开会合影,曾经就非常流行。大会小会,工作会、运动会、文艺晚会等等,逢会议必合影。照相时仪式感极强,甚至有一种宗教氛围。

干部外出考察合影
时代变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从政治社会转型为经济社会,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财致富才是硬道理。照相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情。开会合影虽然没有绝迹,但少了很多很多。

运动会合影
现在来看看曾经的那些老照片,放佛那是一个外星世界。其实那是我们父辈走过的道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18:31 , Processed in 0.0075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