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下第一巷 作者: 仙客来123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0:38: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梅 于 2016-11-2 10:40 编辑

发表于 2016-10-12 21:19
这里没有小桥流水,船娘浣女、这里没有曲折回廊,烟雨楼台、这里没有波光云影,如画风景。但这里你能听得见龙吟虎啸、看得到金戈铁马、嗅得着边关狼烟、尝得到苦辣酸甜。这里八百米长的街道每一米都残存着历史的记忆,那些陈年越巷而过的步履,每一声都会惊动当时的帝国。这个跨越元、明、清、民国的古巷,承载了我们无法想象的份量,这就是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建于元代,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后鼓楼苑胡同、南下洼子胡同等;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往事越千年,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来一场世纪穿越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有一个"僧王府"。这是大清名将僧格林沁的宅第,僧王府规模很大,一直延伸到后面板厂胡同,当时大清有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之说,而北方又有京畿重地,可见僧格林沁在大清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迎战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僧格林沁生擒太平军二位战将李开芳、林凤祥。在天津大沽口海战中大败英法联军,不久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僧格林沁屡战屡败,致使了后来的火烧圆明园。后僧格林沁战死于剿灭捻军的战斗中。

我们看看这些人家,你还能以为它曾是威震八方的僧王府吗

新中国成立后,僧王府分给了煤炭部当职工宿舍,本来应该在门里的门当,由于住户占地被移到了门外

逼窄的过道二旁都建成了一家一户的厕所

中央戏剧学院在东棉花胡同39号,这里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靳云鹏买下这里后,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几座西式楼房。这里培养了中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趋之若鹜的考生把这里当成跳板总以为这里是扬名立万的捷径

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茅盾故居,我去时星期一休假,我只能通过门缝拍了一个照壁,茅盾又名沈雁冰,七、八十年代的广播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个名字,我读过他的《子夜》一书,只是现在没了印象。

后圆恩寺胡同7号,这个大兴土木的院子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载旉的府邸,园中有来自圆明园的刻石,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

再向前去,竟然在这寸土寸金的皇城根下,看到了四合院小学

在秦老胡同35号,曾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额图家的府邸。也是婉容皇后姥姥家,院子有一小花园,名绮园。园内有叠石假山、游廊池榭。门口的雕花为砚台石雕成,文革期间由后人用泥糊住了雕花,并贴上了毛主席万岁,才让我们有眼福观赏到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这个门当是不是与众不同,按照当时的规制只有皇族才能在门上加狮子

没错,这是傅仪皇帝的二妹妹傅任的府邸,依稀可见的梦圆二字为皇妹手书,据说皇妹一家现在美国,宅子现由一安徽人帮他看管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1992年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我对它并没有什么感觉,好像和别的胡同没什么区别,但是他的东边确是有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就在这个北京一轻研究所院内

菊儿胡同东口,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是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荣禄别看宅第建的西式,其实当时属守旧派,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镇压百日维新,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

我们来看看家里的陈设,罗马柱、西式吊灯是不是很西化

福祥胡同据说是一个庙宇所在,我没有去,现在来到蓑衣胡同

一个热情的住户把大门关起来让我拍一拍喜庆的大门,这个房子原是一机部,现在公交公司的职工住在里面,现在看来解放初我们实行的没收大户人家的家产甚至住宅确实有点强抢豪夺。

这是傅仪皇帝的弟弟傅杰的宅第,傅仪、傅杰的母亲正是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之女

雨儿胡同13号院曾住过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

这是大师的正堂屋子

大师的隔壁原是清太宗皇太极四子的宅子,据说现在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的宅第

这家大门大户的,我曾问当地居民这又有那家呢,他们告诉我这是中国最大的杀人者住宅,我当时一愣:谁家?大元帅罗荣恒的府第,我哑然失笑

这是大将军粟裕的府第

在胡同里还有很多府宅好像很神密,周围的群众都不知道住的是谁

帽儿胡同7号至15号(单号)院,原是一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学士,太子少保文煜的住宅和花园。五院并联,占地达11000平方米。相声演员冯巩的太爷爷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时花500大洋买下了这座宅院。日本占领北平时,冯家将这所房屋卖给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彭真、乔石、万里在此住过。

9至11号院曾做过朝鲜驻华大使馆,后为公安局、国管局单位宿舍

这是冯国璋旧居为修理的工人,问他里面情况,他说基本完好

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娘家,外面的都是三轮车导游

这是婉容住的宅子

左首 这个四合院为婉容哥哥所住,男左女右

奎俊是京城四大财主之一、荣禄的叔父。清朝大臣,书法家。历任任山西布政使、山西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内务府大臣。清帝退位后,解职归里。工书,近赵孟頫,得其神髓。

洪承畴的旧宅在南铜鼓巷59号,大门面东,洪承畴是大明祟祯皇帝的肱股之臣,文武兼备,谋略过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洪承畴被俘后,清太宗为今后逐鹿中原计,一心争取洪承畴归顺,以“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政策笼络他,野史上讲皇太极的妃子——小博尔济吉特氏,携人参汤到洪承畴的居所色诱了洪承畴,洪承畴降清后为大清统治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说到洪承畴,必须提到另一个降清名将吴三桂,他们都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现在看来如果没有大清,中国现在向北只能以长城为界,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南方又形成了割剧局面,不会有吴三桂的平西,不会有郑成功的收复台湾,东北大部份、新疆、青海、西藏、蒙古、台湾都不在中国版图内,因此没有大清的入关,我们现在的国土最好的局面就是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所以洪承畴、吴三桂应该属于识时务者,他们为中国的拓土开疆立下了不朽功勋!

万庆当铺,这里是清末京城五大当铺之一店主人当时掌管大清皇家金库,居住在南锣鼓巷西侧的蓑衣胡同8-14号,掌管金库的开当铺,选择在富贵达人居多的南锣鼓巷开当铺,可以看到清末的腐败和衰落,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已经开始寅吃卯粮了

是不是觉得信息量太大,有点喘不过气来,好了,我们回到现实,回到南铜锣鼓巷,

如果有一种色彩能勾起我们的记忆,有一种味道能唤起我们的思念,那么有一种气味也会温暖我们梦想,气味带你去旅行并不是简单的香水,那是风的味道,雨的味道,各地阳光的味道。


胡同里有世界各地口味的饭馆和像春笋一样冒出来的洒吧

找一个下午,一杯酒或一杯茶就这样就着音乐,生活也可以很惬意的

吃一碗面条也可以和着音乐,这个世界要想雅看来必须有钱才能做到

那个团结紧张的标语是不是可以让我们记起那个学生时代,那个时候每个教室的前面都会有伟大领袖的这句话

姑娘在街边吹起了悠扬的陶笛,吸引着路人

;'
在街头你可以漫无目的的闲逛'

可以旁若无人的神聊

可以在街边任一个角落,随意歇歇,谈一会恋爱

可以来一串什么的大块朵颐

或者留个影做个纪念

二个人可以秀

一个人更可以不适时机地自恋一下

鲜花冰淇淋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如果你去北京,我会建议你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南锣巷,在历史与现实穿行中,我们或许会仰视,或许会俯视,或许会迷失自己,醒来后你会长叹:千年一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5 06:42 , Processed in 0.00833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