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冰心:爱情在左,友情在右,相伴了半个世纪的爱恋2016-11-13 23:53:25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21:3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深圳婚姻律师杜芹



【小爱说说】爱情和友情,纵然相互无法替代,未尝不可水乳交融。冰心与吴文藻,一个才女,一个书虫。阴差阳错的相识,细水长流的相爱,造就了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恋。 即使生活劫难不断,二人却以朴素而温婉的方式呵护着共同的幸福,数十年如一日,真正诠释了“生同眠,死同穴”的真挚爱恋。

|作者:品读深刻
|来源:品读深刻  福田女性(ID: ftqq520)
冰心:爱情在左,友情在右,相伴了半个世纪的爱恋她曾说:“爱情在左,友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爱情和友情,纵然相互无法替代,未尝不可水乳交融。
冰心与吴文藻,一个才女,一个书虫。阴差阳错的相识,却造就了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恋。
01 不会撩妹?别怕1923年夏,冰心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燕京大学提前毕业,8月23日,她搭乘杰克逊号邮轮赴美留学。
动身前,冰心收到老同学吴楼梅的来信,说她的弟弟吴卓也同船出国,请她多照顾。上船的第二天,冰心突然想起此事,立即请她的同学许地山帮她去找。
没想到找错了人,只因认定姓吴,就把吴文藻带来了。缘分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那时的冰心文名早著,秀丽大方,诗集《繁星》和小说集《超人》已经声名鹊起,向她献殷勤人很多。而吴文藻是位谦谦君子,见了冰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就更别提追求了。

初次见面,吴文藻非但没有阿谀、赞美之词,反而揶揄冰心:“有几本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都是英美著名的评论家写的,你看过没有?”冰心当即被问住了:“还没读过。”

“你学文学的,这些书你都没看!这次出去,要多读一些书,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吴文藻直言相劝,丝毫不留情面。

撩妹技能简直为零有木有?然而,这番话却给冰心留下了深刻而与众不同的印象。冰心打心底把吴文藻当做诤友、畏友。  

02
以书传情,对头

上岸后,留学生们各奔东西,但也彼此都留下联络的地址。冰心刚到卫斯理女校后,便收到许多来信:

有的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介绍自己的家世;有的用华美的词句,描述航海中结识冰心女士的激动心情,有的倾诉早已仰慕冰心的美名,喜爱她的作品……
唯独吴文藻,只寄了一张明信片。
对那些写长信来的,冰心简单回了一张明信片就打发了。倒是对吴文藻,冰心很精心地回了一封信。后来吴文藻的女儿吴青开玩笑地说,我爸爸是以特殊的方式追求我妈妈。

当吴文藻接到冰心的回信,十分感动。
所以,后来当他得知冰心生病时,便赶紧写了信去慰问;在他路过波士顿时,还与一些留学生上青山沙穰疗养院探望冰心。
平日,他把买回来的有关文学的新书看过后,把重点用红笔画了圈圈,包好后给冰心寄去。
这些举动对冰心来说,就像一股心灵的暖流。只要是吴文藻寄来的书,她每本都认真读过,并提出她的心得。

1925年春,当顾毓瑗在波士顿排演《琵琶记》时,冰心给吴文藻写了一封信邀他来看演出,并且将入场券夹在信内。

吴文藻先是以功课太忙推辞了,但在演出后第二天,赶来看望冰心的众多男青年中却有他。冰心见到吴文藻很是高兴,悄悄地对他耳语:“上次你来看我(指沙穰疗养院那次),我很高兴。”

吴文藻听后很激动,终生难忘。

某日,冰心的导师威尔斯利大学教授L夫人忽然问及是否写过情诗?冰心不好意思地回答:刚好写了一首,题目就叫《相思》:

躲开相思,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冷月相窥
枯枝——在雪地上

彼时的冰心与吴文藻,正值热恋。  

03
三十块的婚礼,换一世长情

1926年7月,冰心从卫斯理文学硕士毕业,归国任燕京大学国文系助教。
而吴文藻则于一九二八年冬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博士学位,次年二月,他取道欧洲、苏联返抵北平,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并兼任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讲师。

1929年6月15日,星期六,二人婚礼在燕大的临湖轩举行婚礼。



婚礼十分简单,客人只有燕大和清华两校的同事、同学。当天待客的蛋糕、咖啡和茶点,据冰心老人后来回忆,仅仅花了三十四元!

新婚之夜是在京西大觉寺度过的。那间空屋子里,除了自己带去的两张帆布床之外,只有一张三条腿的小桌子——另一只脚是用碎砖垫起来的。也够寒酸的。

婚后,两人感情甚笃。教学上,他们有各自的学生,也有共同的学生。生活中,他们总是同甘共苦。一九三三年有塞北之行,一九三六吴文藻休假一年,获“罗氏基金会”游学教授奖金,二人携手重游欧美各国。  

04
找一个有趣的人

冰心的母亲去世后,吴文藻把其生前收藏的那张冰心的大照片从岳丈那里要来,摆在自己书桌上。冰心问:“你真的是要每天看一眼呢,还只是一种摆设?”吴答:“当然是每天要看。”
有一天吴先生上课去了,冰心将影星阮玲玉的照片换进相框里。过了几天,吴文藻没有理会,冰心提醒他看看相框里的照片,他才有些尴尬地笑着将相框里的照片换回去。



乔迁新居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晨,冰心和婆母等人都在楼前赏花,老夫人让冰心将吴先生请来共赏。他站在丁香树前,大约心仍在书上,便应酬似地问冰心:“这是什么花?”冰心故意逗他说:“这是香丁。”吴先生心不在焉地点头道:“呵,香丁。”众人不禁哑然失笑。

又有一次,吴先生随冰心去城内看岳父,冰心让他上街为孩子买点心萨琪玛。由于孩子平时不会说全名,一般只说“马”。吴先生到了点心铺,也只说买“马”。



另外,冰心还让吴先生买一件双丝葛的夹袍面子送父亲,他到绸布店却说要买羽毛纱。幸亏那个店平日和谢家有往来,就打电话问冰心:“你要买一丈多羽毛纱做什么?”谢家人听后都大笑起来。

冰心只好说:“他真是个傻姑爷。”冰心父亲笑道:“这傻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冰心只好认了。  

05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1958年,吴文藻被错划为右派。这意外的灾难,对夫妻二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然而冰心始终站在吴文藻身后,鼓励他,支持他,帮助她渡过难关。
文革期间,冰心自己也受到了冲击,进了“牛棚”,后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晚年的冰心依然笔耕不辍,她曾说,我的“生命从80岁开始”。

生活的劫难之外,二人以朴素而温婉的方式呵护着共同的幸福,数十年如一日。



直到1985年9月,吴文藻脑血栓住进北京医院,带着他对冰心的眷恋与牵挂病逝了,享年84岁。他们牵了一辈子的手,从此再也不能一起走。  

吴文藻虽然离开了,却一直驻留在冰心内心最深处。

1986年,冰心写下了《我的老伴——吴文藻》。她开篇写道:
“我想在我终于投笔之前,把我的老伴——吴文藻这个人,写了出来,这就是我此生文学生涯中最后要做的一件事……

带着无尽的思念与坚忍,冰心独自生活了十五年。1999年2月28日,冰心也去世了,享年99岁。应其遗愿,她与先生吴文藻两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赫然写着: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是冰心老人的名言,也是她一生所坚持的信念。冰心和吴文藻婚后的生活从容美满,共同携手度过了50多年的光阴。

若问:民国女子谁最幸福?也许是冰心。

一个才女,一个书虫:

她用一个清晨做饭或浇花,他用一个下午看书或画画,落雪时烫壶酒一起对饮……生同眠,死同穴,世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清丽而完美的爱情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朵,独采一枝怜。轰轰烈烈的爱情固然惊艳,小桥流水的相伴何其缱绻。

今生今世,你若与我金风玉露,我便陪你细水长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21:17 , Processed in 0.00789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