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本报热线024-96006 读者刘女士致电本报热线爆料:自己到五爱逛街,却被贴上了一个“小人”,真晦气。 在五爱市场逛趟街,背上被贴了个“红小人”,这可把刘女士气个够呛。 有业主称这是“风俗习惯”,为了迎来好彩头。而民俗学家表示,这跟风俗根本不搭边,纯粹是商家为了卖东西。 上周六,沈阳市民刘女士到五爱市场服装城5楼选衣服,走进一家档口后,左看右看,没有喜欢的衣服,转身要走。“我只觉得有人往我后背拍了一下,往后一看,身后站着卖衣服的女孩,我看了看手里的钱包和手机都在,也没在意,就走了。”刘女士说,接下来,她一个档口接一个档口逛,总有过路人瞅她,还捂嘴偷偷地笑。 刘女士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也没啥不对头。“大姐,你是不是得罪谁啦?”一位年轻业主说。 刘女士这回真蒙了,连忙问:“咋地啦?” 这名业主从刘女士后背撕下来一张红色人形贴纸。 刘女士这才从一些业主那儿得知,“这个做法是五爱市场个别业主的习惯,认为往只看不买的顾客身上贴‘小人’,店里的‘小人”就会被带走,迎来好彩头”。“做买卖不能靠这个,得靠信誉,真是太膈应人。”刘女士气愤地返回第一家档口讨个说法。此时,那个女售货员不见了,老板是个男子,和刘女士大吼,“谁给你贴的,你找谁去!” 刘女士不想多惹是非,气愤离开,回到家后,刘女士与邻居说起这气愤事,邻居称自己在五爱市场也有过类似遭遇。 昨日,记者向五爱市场的一位业主证实此事,该业主称,“五爱市场竞争激烈,确实有个别商家这么做,但他们的生意也未见红火。” 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杨泰表示,“贴小人”的做法跟民俗根本贴不上边,五爱市场的个别业主是打着“民俗”的旗号,变相强制顾客消费,给顾客施加心理压力,完全是为了商业利益想出的馊点子。 自古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诚信生财”,五爱街个别业主的这种愚昧的做法,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因为顾客对其反感,导致销量下降。 辽宁长风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希图表示,五爱市场业主的行为钻了法律空子,这种行为是强加给顾客身上的标志,有贬低顾客的效果,给顾客心理带来伤害,这需要五爱市场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力度。 记者 宫雪
使用道具 举报
禁止发言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24 , Processed in 0.05898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