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民国才女篆刻家们 作者: 懿收藏 2016-07-28 09:22:00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22:07: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文作者/赵晓娇
原题为《简述民国时期的中国女性篆刻家》
中国女性身份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有男性开始倡导妇女解放,女性自我意识也渐觉醒,她们开始思考自我价值的体现,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去观看社会,以女性独立的身份特征与社会交流。在艺术领域尤其是女性参与篆刻行列,打开了美术史上一道深重的大门。这是一个鲜明的群体形象,却从未有人把她们当成一个群体,在男性主导的篆刻市场里,她们隐藏在半明半阴的一角。

谈月色画作
然而闪亮的艺术是掩藏不住的,历史与时间会明证这群女篆刻家印章的价值。就篆刻创作角度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民国时期的女性篆刻家在“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呼求里,以女性主义立场建立了自己的印学地位。特殊的时代背景与身份地位使这些女性篆刻家凸显出一种独立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带来了西方民主、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使得存世的历代书法、篆刻名迹以及清末以来新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字、金文、简牍、帛书等文字资料得到了大量的印发出版,为学习者打开了视野。政治的混乱并没有影响书画篆刻艺术的繁荣,各种金石书画研究团体不断兴起,出现了大量的名家。

谈月色画作
在这样一个文化、艺术交融与继承、吸取与摒弃、创新与改革的文化大发展时期,尽管印坛受革新的影响很小,但是这种开放的文化环境,给女性提供了学习篆刻的勇气与文化教育条件,她们敢于追求、敢于抗衡这种一直被男性主宰的需要力气的艺术。并且将这门方寸之间的艺术表现现得纯粹、脱俗。她们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兼通诗书画印,掌握精湛的刀法技术,以完成印学应有的文化负慧与精神负载。

谈月色画作
正是这种体力活的艺术,成为建构女性篆刻的基石,展现一种不同于男性的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表现方式。女篆刻家的作品呈现女性的阴柔美,不同于男性的阳刚美,典雅端庄。在众多的中国美术史巨作中,作者总是惜墨如金地对女性创造的美术稍带而过,并且女艺术家长时期从属于男性艺术家的附属地位,更别说篆刻这种用刀与石表现的艺术,更是长期依附男性篆刻的话语模式中。对于民国时期的女性能够打破这一局面,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是非常不易的。

民国美人
陶泳白《中国女性绘画史》肯定了女性在美术历史中的一席之位。贾方舟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女性美术:“一部中国美术史,几乎没有女性艺术家的位置,然而有意味的是,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画家确是一位女性―帝舜之妹颗手,她甚至被推崇为中国绘画的“创始人”,被史书称为“画祖”。《世木·作篇》《画史汇要》《书尘》《汉书·古今人表》等历史文献中均有关于颗手的记载。”川甚至也有现代科学者研究考证,说最早的甲骨文文字,有女性的手纹,很可能最早是由女性写在甲骨上,由男性刻印的,那么这也很有可能是女性自己刻印的,如果这点得到更多考证的话.那么女性就是篆刻的创始者。

民国美人
自古以来篆刻就几乎成为男性的专属,也许是因为它繁重的操作工具。历史上从事篆刻的女艺人极其少,据记载,周亮工《印人传》中明末清初的韩约素,博是目前最早以女篆刻家身份载入史册的。这与几千年来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与地位的的低下也有很大的关系,到民国年间,金石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在女性文化渐渐得到尊重的时流里大放异彩,女性的篆刻创作终于如明珠一样闪耀在美术艺坛,留下一段代表一个时代的特色,代表一种女性文化。在这个中西文化碰撞最激光辉的篆刻史。这时的女篆刻家已经足以烈的年代,各种文化思潮要求革新的的大背景里·这些女篆刻家们执著地追求着她们的信念,在方寸天地里遨游,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金石艺术。与男性印作的刀法猛利,气势宽宏相较,在印学的审美取向中则更多了一种秀丽婉约的风致,给篆刻史上平添了几分细腻、端庄、妩媚的特色,注入新鲜的活力。

民国美人
一、印坛界两位领军女篆刻家——谈月色、刘淑度1.以生活磨难入印的谈月色。
谈月色以瘦金书体入印,开创了印学史上的一大创举,沈禹钟《印人杂咏》赞叹说:“韵事红润似仲姬,侨踪老向白门羁,瘦金字认谈家印,比玉分书未足奇。”不仅如此,她留下的大量的各种书体皆能入印的优秀作品表明,她掀开了女性篆刻家的历史,在民国篆刻史上熠熠生辉、谈月色毕生从事艺术活动,精金石、考古、书画、诗学,还善拓古物全形。

谈月色画作
书画有“梅王”之誉,篆刻以汉印、瘦金书造诣更深,有“女子制印第一高手”之称。有诗赞曰:“金书直绍宣和初,辣笔写梅老干枯,截玉昆刀韵自远,须眉一较究何如。''谈月色著有《梨花院落吟》《茶四妙亭稿》《月色诗集》《月色印本》《茶四妙亭印草》《茶丘契阔》《中国梅花发展史》等。谈月色(1891~1976)30岁之前是广州檀度庵尼,雅擅书画,为后期的篆刻创作打下一定的审美基础。12年嫁给金石书画皆有造诣的蔡哲夫,应该说夫君是她印学的启蒙老师。从男性艺术家的角度来说,也表明了男性对女性才华的尊重与希望,而不再是过去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即便这是一门手工的累活,在那个新文化运动澎湃的年代,其夫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与文化传承的角度,肯定谈月色的艺术天赋,并为之创造学习的条件。谈月色在夫君引导下,从秦砖汉瓦到明清印学诸流派皆学习的条件。

谈月色篆刻作品
谈月色在夫君引导下,从秦砖汉瓦到明清印学诸流派作深入的研究,又受到当时黄宾虹、王福庵等篆刻名家的指导。在她勤奋专研之下,对篆刻领悟的高度与思想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沙孟海评曰:“月色故以画梅著称,余但知其能诗,未知其并能印,近来获读所刻印,下笔有法度,盖得哲老与宾虹指授者。”革命的大潮洗礼着千年封建建的旧思想,唤起了女性追求自我的独立人格,新文化运动为女性艺术打开了一个宽敞的大门。谈月色在时代的感召之下,与哲夫婚后,走向了新时代女性对篆刻艺术追求的旅程中。

谈月色篆刻作品
从她早年所刻“广州檀度庵画梅尼月色壬戌归顺德蔡寒琼后手拓南天金石与金石外及古物全形之记”,可以看出谈月色对三十岁以前檀度庵岁月的记忆,又有“蔡谈月色、蔡守钵月色、牟轩夫妇同观、牟轩双管”这种表现贫屋陋巷掩不住琴瑟相合的生活写照,表达她入世后的生活情感特征。从一个独对孤灯的清静之人到一个为人妇的俗世生活,身份与生活背景的转变,以及时代文化的要求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在她的内心里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她的印学风格以及思想特征有着很大的影响她具有诗学、书画、考古、金石学的修养,渗透印学,精熟刀法,以生活写照与印学思想内容相融合。

谈月色篆刻作品
谈月色诗、书、画、印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促使她能够在篆刻艺术的天地里,用宏取精,触类旁通。“印外求印”让她的印作不落窠臼,并且具备精微致广大的文化蕴意,尤其对各种书体都能旁涉,又能以刀代笔完美入印。她初学柳公权后来对瘦金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利用其硕长挺秀的特色移步于方寸金石中,开拓前人未有过的印风。如图力争上游”,撇捺钩画如铁划银钩,出锋犀利迅疾,瘦硬刚健,随意自如,自然天成,把瘦金书潇洒挺秀、风神姿意的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更加苍劲。其夫作诗赞曰:“瘦金书入印,欣赏有时贤。莫叹凿山骨,奏刀能攻坚…利市写宜春,润豪过半千。半千可卒岁,压岁多多钱。”

谈月色瘦金体作品
不仅于此,谈月色的汉印亦能突显雄劲古拙的特征,王家葵《近代印坛点将录》中评曰:“其仿汉玉印之作,功力最深,朱文劲挺道润,白文停匀整饬。中年以后,创用瘦金体入印,亦绰约多姿。”线条爽健,结构谨严;又能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这些时代不同风格稍异的文字,统一于劲挺秀丽的风貌中,如“黄宾虹”等,或古拙或灵秀’皆能自出机抒。又有“徐仲仁”以鸟虫书入印,“柱尊章草”则是草书入印,“樗散常称老画师”圆朱文印,含刚健于婀娜多姿之中,布局巧妙多端,用刀干脆自然,线条细劲挺拔,有王福庵的衣钵,韵味十足。

谈月色篆刻作品
与她作为一个女性的视角,表现女性柔美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她将女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她用自己的心去完善她的印学风格与当时的印学审美取向,表现一个时代的女性坚韧不拔,不为男性印风所左右,更不是在夫君的光环下赢得赞誉。曾有人传言谈月色篆刻多由哲夫代作,哲夫有诗辩解,云:“衰翁六十眼昏!治印先愁臂不仁。老去千秋有钿阁,床头翻误捉刀人"

谈月色篆刻作品
当1937年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谈月色与夫在艰辛的逃难路上,满眼皆是流离失所的同胞。这样的场面在谈月色作为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她早年吃斋念佛的慈悲为怀的骨子里,她的内心是无法平静的。第三年他们重回南京寓所,在淮海路住宅废墟中仅拾得“三个陶瓶两古砖”多年苦心经营收藏的古董也尽付于火,家破亡国之恨并上心头,谈月色刻印记下“丁丑十一月七日当涂罹难戍寅八月二十八日广州家破”、“烧城七日火不歇寒翁六十家破后登来”等数印。即是寄托自己悲愤的心情,也是用篆刻的表现方式为历史留下一个可考的记录,可见她忧国忧民的思想。在那个女性文化刚觉醒的时代,谈月色认为女性力量也是时代与民族的一部分,在国难面前,她以一个艺术家敏感的心灵去描绘她眼中的国难,用她手中刚硬的刀刻画她的爱恨思想。又有“虎口余生”忧患余生还我读书身八口四分无恙十年三劫余生”等印:都表现出她对死难同胞的哀悼与对日军暴行的愤恨,她以一个女艺人的身份刻画着国家的命运。

谈月色画作
又有“无欲则刚爱人以德历劫不磨”等印赠当时的南社社长姚光,响应南社提倡的民族气节与夫夫寓居鼓楼二条巷――明末爱国志士杜茶村故址,自号“茶丘残客”,只与诗朋画友来往,宁为贫因所所累,亦不为汪伪政权服务。以仆事篆刻为活计,又常帮助贫助贫苦人民,即便是出世许多年,早年慈悲为怀的思想在她终身的俗世生活里亦不能去掉,并且她能以女篆刻家身份争得经济的独立,养活自己,解救受难的人们。

谈月色篆刻作品
新文化运动以及革命的浪潮,成就了谈月色一个女艺人的身份,给她提供了一个发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又由于她的前半生与后半生身份的转变,让她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作为民国时期的女性,她女性的方式去表现社会生活,用女性的情感去润化世事沧桑桑。她向篆刻学界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长期风气挑战,宣告了女性篆刻刻家的聪慧表现她独特的艺术视角,以及取得的篆刻刻成就。
2.把―生献给篆刻艺术的刘淑度
与谈月色相比,刘淑度又是另外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她把自己的篆刻当作爱情去经营,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种做法有种与男权主义相对抗的心理,因未遇知音而终身不嫁,不再遵循“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女性命运。她将自己的情感都潜心于艺术,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她热爱的篆刻艺术,也标志着女性对艺术追求的执著与牺牲精神。就像她常给学生讲的“能虚心才能入门,能用心才能有成,能恒心才能立身。”“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以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刘淑度用篆刻艺术表达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以及一个女艺术家的本色。从她的篆刻作品能够看出她精湛的刀法技艺,以及女中豪杰的气概;以女性的身份向社会证明.她的篆刻艺术比男性篆刻更精彩,并且以独身证明,艺术可以是女性生的价值体现。

刘淑度
其师齐白石屡次指出“篆刻史上没有女子成名传世,而今淑度已成女子篆刻家的先驱”与谈月色一样受新文化运动与开放的教育影响,年轻的时候爱好文学、绘画、摄影、刻印等。从小学时在黄泥上刻字到中学时改在橡皮上刻,再到后来在木头石头上刻印。这样的日子一直坚持到她八十多岁从未封刀年近古稀的齐白石亲自刻“千石印室”印章一方相赠。“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对她一生对篆刻艺术奉献的最好比喻,她燃烧了自己一生的青春,留下了篆刻艺术成就的光辉这枚“冰心”,是齐白石评价极高的一方印章,贺孔才评“即此冰心一印寥寥数笔当代作家自白石先生外,未见有能为之者,钦佩,钦佩。”另有白文“陆树仁印”,白石加圈,贺孔才评:此印与刘师蕴印便已进步白石翁,作者进德之猛,弥足令人叹服,鄙人所不及也。”!

刘淑度篆刻作品
1982年北师大八十年校庆刘淑度以八十五岁高龄,精巧构思印两枚作为贺礼,作品继承齐白石的篆刻风格,又有汉印的古拙特色,显个人特色。正如画家秦仲文评刘淑度印“比白石先生刻得更好,古雅隽秀,一点也不粗犷"王家葵《近代印坛点将录》评曰:“迅翁遗印始知刘,法度借山亦自优。百石一编心力在,操觚钿阁个中尤。”刘淑度(1899-1985),名师仪,祖籍山东德县,后定居北京她一生从事文化学术研究及教育工作。1918-1930年间,刘淑度辗转于各所大学读书,毕业后,曾给著名文史专家郑振铎当助手,参与编纂《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库》《李长吉诗集》《岑参诗集》;标点《二十四史儒林和文苑传》等书,也做过图书馆工作,大部分时间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在读大学期间,她得到了篆刻名家董鲁安的指导,后又跟从章安溪学了两年书法篆刻,两位老师都指出她的刻法与齐白石很似,然后她又跟随齐白石的学生贺孔才学习,得到很大的教益。

刘淑度篆刻作品集
1927年,终于成为齐白石的弟子,在其恩师的细心指导下,她技艺大进,是继承齐白石篆刻风格最明显并受到其师肯定的最有所成的三个弟子之一。作为女性从事这种力气活并且有所成,意义又更加深一层。1932年,齐白石希望刘淑度搞个印集,并为此写好了序,其略云:“从来技艺之精神本属士夫,未闻女子而能及。即马湘兰之画兰,管夫人之画竹,一见知是女子所为,想见闺阁欲驾士夫未易耳。门人刘淑度之刻印。初学古人,得汉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无儿女气,取古人之长,舍师法之短’殊为闺阁特出也。”可见齐白石对这位女弟子的评价之高。一直到1”2年,刘淑度在北京图书馆以研究齐白石印学为借口才答应出版《刘淑度刻石残存集》启功为其题笺,冰心写序。

刘淑度篆刻作品,鲁迅作品封面
在新文化运自强、奉献,在印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以齐白石的弟子自动的大背景里,刘淑度保持着一个女性独身的身份,独立。她还是颖拓艺术的第三代传人。她又在教育上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却认为没有学得老师的精髓。此外,刘淑度做到了一个老师的职责;在艺术上保持一位篆刻家高尚的道德品质,宁愿过清贫的日子而不挂笔单,把艺术当成纯粹的修身养性不随时流附上铜臭味,认为艺术是洁净无暇而无价的,在这方寸之地就是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全部世界。尽管她没有如谈月色一样曾坐在庙庵里吃斋念佛,但是却过着面对孤灯,清静修为的生活,不争夺名利,只做篆刻。在她病危时,她将收藏的齐白石亲自题签的四部珍贵印谱、大量名章及图书全部捐献给国家。而曾拒绝别人出高价收买。甚却在临终前,为中国妇女儿童福利事业捐献平生的所有稿费积蓄。晚年八十多岁,已经没什么力气,但是因为被没有双手的刘京生书法家了,所感动启功为海峡两岸同胞团聚的渴望作词而感动,特分别为此刻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两方印。

刘淑度篆刻作品
刘淑度作为一个艺术家,为篆刻事业做的成就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高尚精神,她都做到了一个女性的最大努力,她作为一个女性篆刻家,也为篆刻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这就是刘淑度的艺术人生思想,一位女性对人生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理解。她用手中的刀与石抒发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塑造出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篆刻的独特魅力。
二、浙江印坛女代表―宋君方、高玺
新文化运动漫遍全国,金石考据带来全国书法篆刻的繁荣发繁荣发展,不仅成就了广东的谈月色和北京的刘淑度,也促使了中国第一个最具影响的印社的建立西泠印社。在这个印社之内与之外,此时期诞生了大量的篆刻名家,同时也出现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女篆刻家宋君方与高玺。宋君方(1900~1987)也是受夫君篆刻名家寿石工的影响,在篆刻方面虽然作品不多,以画为主,但却颇具色,小有所成;风格似寿石工,擅作极细白文,线条挺拔有力,布局错落有致。

民国美人
《近代印坛点将录》评其曰:“比较须眉首未低,岂容专美梁家妻。君方雅媚石工隽,佳话艺林待品题。”如宋君方刻的一方白文印“元嘉砚斋”,线条挺拔雅劲,姿趣横生,可看得出有寿石工影响的痕迹。总体印章风格雅秀蕴籍,在方寸的石头上,她居然表达出一种绘画的端庄美。再如“何处是京华”,线条圆拙流畅,分米布白虚实相生,很有韵味。此外,从宋君方所任中国书画研究社社长、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中美术教师兼北师大国文系讲师等职位,可看出她具有很高的学识修养与艺术修养。并且在那个女性美术教师为数不多的时代里,她能充分胜任书画的教学能力,也表明女艺术家的身份渐渐得到公认,跟男性艺术家一样独立地站在讲坛,靠着自己的思想与才华展现自己,传授知识,并赢得经济的独立证明女性时代的到来。

民国美人
高奎(1914-1940)是一位很有可能在以后的印坛上大放光彩的女篆刻家,字似兰,人称“似兰女史”,印人高时敷次女,可惜英年早逝,仅活了26岁。在这短短的一生中,她却是著名的收藏家,擅诗文,尤精篆刻,从奏砖汉瓦入手,又受浙派影响,印风法度严谨、功力深厚,追求质朴却又张扬个性的创作观念,表现出新时代女性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女性文化精神。
三、湖南徐粲章、广东李善芬等女篆家
湖南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女篆刻家徐粲章,是印学名家杨昭隽(潜庵)之妻,同样她也是走的传统路线,从汉印入手。有“复堪学神道碑”印传世,用刀沉稳果断、熟练自如,布局端庄雅致边款.“复老命仿神道碑意作印,愧未能得皇氏万一,仅可傲视钿阁女子耳。丙子十月十三日北平寓舍并记,长沙女子徐粲章”

民国美人
钿阁是韩约素的号,可见第一位女印人杨约素对其的触动与影响,她也试图在男权的篆刻领域里,开拓女印人的风采并以韩约素自比她积极努力的从当时地名家里吸取篆刻精髓,如“萍君”用刀沉稳果断,有齐白石的味道。并于1934年辑自刻印成《戴刘轩印存》二册:
广东除了第一女印人谈月色外,还有在津门公开悬例鬻印的李善芬,字德馨,也是受夫君民间印人黄高年的影响,用力沉稳精练,印风淳朴;还有孔仪娃,字茎香,肄业于广州尚美图画研究所,从程章程竹韵学画习印,其印文武双全的女篆刻家杨雪明,号铁笔女士,也是从汉印入手兼攻浙派,所刻“鹤与琴书共一船”印,刀法沉度,刚中寓美。稳老练,布局开张有度,刚中寓柔。

民国美人
四、江苏女篆家—顾青瑶萧娴、赵林
江苏顾青瑶(1901-1979),名申,号灵姝。其一生著作甚多,有《宋拓大观贴考证》、《金石题跋》《青瑶题画诗录》《绿野诗屋印存》《论画随笔》《归砚室词稿》《青瑶诗稿》等。可见青瑶博学多艺,精通诗书画印。1934年在上海与陈小翠第一个由女性自己组织起来的“中国女子书画会”,它是“中国女画家主体意识开始广泛觉醒的标志”,并与陈小翠主编书画会特刊。

顾青瑶画作
清末书画名家顾若波为其祖父, 家学条件为其提供了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她与以上女印人走的篆刻路线有所不同,她先是纵览古籀碑碣及夏商周鼎彝、广博金石文字之学,把篆刻当成一种娱乐,久之,练就了强劲的腕力与精熟的刀法,然后再从秦砖汉玉中吸取精华。顾青瑶的印风砖瓦碎片,持刀随意刻文字、造像等。篆刻名家钱瘦铁对其尤为赞许,青瑶的印风浑重古拙,充满阳刚之江南女子中能通金石、擅才艺者唯有瑶耳。

顾青瑶画作
时人多知道萧娴是大书法家,却不知道她在篆刻上也很精通,主要受益于金陵名家王东培印风的影响。她能以书入印,将书法的碑学气势印,表现雄浑苍穆、凝重妍雅的印学风格。如白文姓名印“萧娴”朱文“稚秋”皆很有意味。再比如“为人民”一印,篆隶结合,将笔画多的“为”字占一半印面,又将“民”字结构散开,尤其是处理笔画下部与石边相连,这样整体才能平衡有度,虚实相生,和谐自然,颇娴对印章之学是具有一定研究的,并非一朝一夕而成。有意趣。

顾青瑶画作
可见萧娴篆刻家赵林尽管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以著名女篆刻家的身份闻名于上海,但在民国时期,她的书法篆刻也小有名气。并且在19“年,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具有民族气节的赵林不愿在日寇铁蹄下做事,愤而离职依靠写字刻章为生。她受其父赵古泥的影响,走新虞山派的道路,印风厚重古朴.布局疏密相宜,刀法刚劲功力深厚综上所述,民国印坛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女篆刻家们洗尽铅华,不让须眉为篆刻艺术开疆拓边。

顾青瑶篆刻作品
她们以女性独立的身份打破男性篆刻的话语模式,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印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打破以男性为主导的印学地位,即有女性的阴柔美亦能表现男性的阳刚美,并不逊色于男性的篆刻艺术。她们即能与篆刻主流相融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印坛增添别样的篆刻风采。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多女篆家还能表达与民族解放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精神,以女性情感表达世事沧桑与文化的发展脉络,担当起艺术的政治责任与陶冶情操的双重性质。如果摒去女性篆刻家与其作品,印坛是缺撼的、不完整的。

顾青瑶手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2-4 09:47:53 |只看该作者
不让须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12-4 22:22:06 |只看该作者
这些女篆刻家们执著地追求着她们的信念,在方寸天地里遨游,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金石艺术。与男性印作的刀法猛利,气势宽宏相较,在印学的审美取向中则更多了一种秀丽婉约的风致,给篆刻史上平添了几分细腻、端庄、妩媚的特色,注入新鲜的活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9 07:45 , Processed in 0.0096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