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子姓李为啥不叫李子?老子活了多少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07:17: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有学问的大师都被人们称为“子”,这里的子的意思的地支的第一位,所以在古代称一个人为子是尊称,比如孔丘称为孔子、孙武称为孙子、庄周称为庄子、墨翟称为墨子等等,但我们都知道,老子姓李名耳,那为啥不叫李子而叫老子呢?

老子画像




  据传说,李耳的母亲是因为吃了一个李子所以怀孕八十一年才生下了李耳。因为李耳自己指着李子树是他的姓氏,又因为他的耳朵比较大,所以叫他李耳,而之所以叫老子,是因为他刚一出生就须发皆白。这在当时是异象,而因为他这个长相特征,所以老子成了他的外号,渐渐的比真名李耳更要顺口。后人有观点认为,老子生来就有白化病,所以平时不喜欢抛头露面,并因此悟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以及民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观点。
  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李耳的成就。大家都知道,‘子’这个字在古代是一种敬称,是对某方面大家的一种敬畏的称号。比如孔子、孙子等。而老子之所以能让后世人尊称,是因为他的思想对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即使到如今,也依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名人。
  所以说李耳为什么叫老子这个问题,不能单单的只看传说那么肤浅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老子对世人的奉献,以及他留下的智慧,这个敬称他也当的起。不过,老子的思想多偏消极,在敬畏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个分辨,不能一味的继承,最好是分辨出其中比较好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吸收,为自己所用才是最正确的,不可盲目的崇拜,毕竟作为一个古人,老子不可能没有缺陷。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家观点不一,其中儒家主张恢复周礼,而道家思想其实在当时是比较反动的,主张回归原始,没有君王没有官僚的社会。

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详细记载很少,只记载了他入周求学、孔子向他学礼等,自从西出函谷关以后,就不知所终,甚至有观点认为,西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那个老头不一定就是写《道德经》的人,只能推断出他的活动时间是公元前571年-471年之间。
  而这个活动,是指老子已经具备一个人在外面游说、学习的年纪。所以根本不好推断老子活了多少岁。有人说老子是活了一百六十岁。是因为他的活动时间差不多一百年,而如果他二十岁左右一个人出外闯荡,直到离开离开函谷关,他也应该有一百二十岁了,而离开函谷关之后,他又游历了四五个地方,并且在其中一个地方停下来,生活一段时间之后逝世。按照这个时间来算,应该有一百二十岁左右。
  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活了大概两百岁,因为老子可考的活动时间,老子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并不向前一种说法说的只有二十岁,而离开函谷关之后,老子更是修炼了几十年的时间,直到最后羽化成仙,所以怎么也有两百岁往上。
  还有一种更为神话的说法是老子的岁数根本无法衡量,因为传说老子是太上老君的转世,所以他的岁数应该和太上老君一样,永远不老,所以说老子的年纪实在是无法估算。
  以上关于老子活了多少岁的几种说法都没有什么依据,唯一可以说的就是老子的活动时间是在一百年左右,所以他的年纪肯定是超过一百岁,至于到底多大根本不可考只能说他也是比较长寿的罢了,如果老子没有活一百多岁的话,就验证了刚才所说的,西出函谷关的那个老头并不是老子。

老子画像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后世对他非常尊崇,直至今日,他的哲学思想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都非常的深远。对于这样一个伟人,他的师父,也有很多人好奇。而关于老子的老师,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鸿钧道人。这种说法基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基础。因为传说中的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所以刚出生就会讲话,毛发又是不同于常人的白色,当时老子故去之后也是飞仙而去。而在封神演义中,我们都知道,太上老君是鸿钧道人的大弟子,所以说,如果老子真的是太上老君的话,那么他的师父就是鸿钧道人。不过这一种说法具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所以并不是很可信。
  另一种说法是老子的老师是常纵。这种说法也没有多少人觉得可信,因为常纵这个人在历史上几乎等于没有记载,原名不知道,生卒年份也不清楚,只留下了依据著名的成语——舌存齿亡。这样简单的介绍,甚至连他和老子的一点关联都找不到,连他是哪个朝代的都不清楚,更遑论讨论和他相关的人?所以大部分宁愿相信这个说法不过是为了解释老子的才学,才编造出来的罢了。
  道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影响深远,除了因为到家思想其主张引起了社会共鸣以外,和老子本人的神秘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实真实的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
历史探秘易厚宏2016-12-12 15:04:12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2 19:05 , Processed in 0.00752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