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熙凤那样精明能干的女人究竟输在哪儿 2017-02-02 21:45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08:2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子林朗读音频

◆◆

文 | 百合

  王熙凤的判词里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话给人误导,仿佛她的悲剧是聪明太过,《红楼梦》里聪明有才干的人多的是,宝钗、探春都聪明,怎的唯凤姐最惨?
  聪明有才不是错,她错在有才而无德。纵然长袖善舞,在为人处事上也不乏送出一些顺手的温暖。但是,不能回避的是,凤姐这一生,小节无虞,大节有亏。
  老太太信任她,把家交给她打理。她倒好,月月迟发家人的补贴和仆人们的工资,原来是拿着银子私自放贷去了,平儿曾向袭人透底儿说她光吃利息这一项,“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上千两银子,合着有人民币好几十万了。
  精明分两种,一种叫凤姐,一种叫探春。凤姐精于算计,公家面上的事要办得排场、好看,还要自己不吃亏有便宜可占;
  探春也算计,公中的事要杜绝浪费要节流开源要打算长远,却在自己想吃个单炒的油盐枸杞芽儿时,先自觉给厨房送上五百钱。
  两者做事的出发点大相径庭,搞歪门邪道的倒一身正气的面前,因为底虚声气先弱了几分,所以看红楼梦里从头到尾都是探春收拾凤姐,寻她的不是,嫌她这也没想到那也没办好,凤姐倒莫名地要让探春三分。
  
  李纨也十分看不上凤姐的精刮上算。有一次为了开诗社李纨到凤姐那儿拉赞助,这姐们一时兴起,替李纨算了一下年收入,噼里啪啦一顿算,抖出李纨一年下来能有四五百两银子的节余。
  李纨气结之下,打趣说她说的都是“无赖泥腿世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
  在《最后的贵族》里,章诒和这样讲述贵族对金钱物质的微妙态度:“一方面,他们身居在上层社会,必须手中有钱,以维持高贵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又都看不起钱,并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很重。”
  按这种标准来看,凤姐对钱的做派委实不像贵族出身,她对钱的态度十分直接,从不掖着藏着。对她来说一两银子就是一两银子,是她私人账户的组成单位,看着银票上的数目增长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除此之外都是务虚。
  
  这种对金钱赤裸裸的攫取态度令周围人既自叹不如又替她尴尬,她被称为“泼皮破落户”与之不无关系,这个诨号表面上是亲昵的调侃,内里实际有隐隐的揶揄不屑。
  围棋里有句话叫“宁丢数子,不失一先”。意思是下棋时要有重点,有舍有得,只要占着先手,丢掉几个子也使得。这里面蕴含着透彻的人生智慧,做人如下棋,棋理同人理。
  凤姐肯定不会下棋,因为她在自己的人生这盘棋上是什么都不肯丢,什么都要,里外都要占尽风头。除了贪财,还贪权,贪了贾母的宠爱纵容还要贪贾琏的惟命是从,她要站在人生制高点上,接受众人的艳羡膜拜。
  尤氏曾开玩笑提醒她:“我劝你别太满了,满了就泼出来了。”真实情况是,她一面要“太满”,另一面却因想“太满”而致“太亏。”
  凤姐家里好像常年地炖着野鸡,她也曾屡屡推荐这道菜。哄闹事的李嬷嬷去她家吃酒,她说家里有烧好的滚烫的野鸡;
  从家里拿来野鸡崽子汤孝敬贾母,老祖宗吃得很受用;下雪天更是:“已预备下稀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再迟一会就老了。”------她怎么就那么爱吃野鸡?
  
  《本草纲目》记载:吃野鸡补气血,主治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凤姐泼醋那次,因为哭闹一场没化妆,贾琏看到凤姐“脸儿黄黄的”,这说明凤姐的身体其实并不好,浓妆之下容颜憔悴,不化妆便脸色蜡黄,所以才需要吃野鸡补养。
  正因为太过要强,以至累得身心两亏,流产了一个已六七个月的男胎,实在是舍本逐末。
  更可悲的是,因为不肯放权不好好保养而得了血崩,宫血不止,从此落下了病根,再难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成了贾琏纳尤二姐做二房的借口。
  以凤姐的心性,怎会容许别人来分享自己的丈夫?扮可怜将尤二姐诓进园子,明眼人如宝钗和黛玉替二姐担忧,兴儿提醒二姐说王熙凤“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要小心提防,但是晚了,凤姐已经写好了剧本要如期公映,二姐这个苦情角色不想接也得接。
  她自导自演,安排二姐前未婚夫张华到衙门告状,让二姐没有立足之地,自己又撒泼大闹宁国府,又是哭骂又是往尤氏脸上啐唾沫,将对方羞辱了个够,事后又斩草除根杀张华灭口,亏得小厮旺儿手下留情张华才逃过一劫。
  自己的孩子死了,就更容不得别人的孩子生下来:指使恶医打下尤二姐腹中的胎儿,后来又对她百般折辱,令二姐吞金自尽,两条人命就这样断送在她手上。
  
  凤姐的老公贾琏,向来心慈面软,宁肯挨打也不肯强取石呆子的扇子,与凤姐的为人大相径庭。况且二人因尤二姐之死已心生罅隙,贾琏早就发誓要替二姐报仇。
  有一天真的坐实了枕边人手上的桩桩血案,怎能不惊惧不震怒?到了这个份上,休掉她,就再不是小夫妻之间关起门来的私事,而是一次众目睽睽下的正义拷问;这也再不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恩怨,而是一个好人和一个恶人之间的决裂。
  
  主子里没有人同情她,下人们早就恨毒了她,一夜之间她四面楚歌山穷水尽,只能被遣返金陵,哭死也没用。她的命运画像是一座雌凤站在冰山上,到最后这一刻,她才发觉自己脚下的人生高峰,不过是一座慢慢消融的冰山,什么都指靠不上了,她的所有生路在之前都被自己封死,只剩下死路一条。
  接济刘姥姥算是她曾经做过的一点善事,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后来刘姥姥为感恩救了她的女儿巧姐。在不断深堕的黑暗里,她的身后总算亮起了一点孤单的微光。
  凤姐人生崩盘的直接原因是她的人品问题,往深里究,要怪她父母,是家教出了大Bug。
  有人说她心性刚强手段毒辣是因从小充男儿养大,所以没有大家闺秀的知性温柔,这不是理由,男人里彬彬有礼温厚待人的多的是。
  她小时候应该是特别伶俐所以格外受宠,父母对她百依百顺不加调教,才养成了她的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个性。
  家里没让她受传统的文化教育。堂堂金陵王家的小姐,居然不识字,没读过诸子百家的圣贤书,圣人之训一概不知,对仁义礼智信没有多少概念,缺乏做人处事的最基本道德准则。
  她的才干来自与生俱来的天分以及后天的实战经验,能干是能干,但是没有基本道德素养自我约束,就变得很可怕,如同猛虎出笼野性难驯。
  
  不读书就不思考,自然不会有“一日三省吾身”的觉悟,对尤氏、李纨明里暗里的敲打提醒置若罔闻,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吃了大亏。
  所以,女孩子不管什么出身,从小多读点书总是没坏处,不光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做人道理,让自己少走弯路避走邪路,天资越是过人者越要留心,以免长大一意孤行害人害己。
  不读书认字,儒家之理不知也就罢了,教人向善的佛和道好歹尊崇一样,人鬼神怕上一种,像王夫人那样念念经信信佛也好,王熙凤统统没有。
  信仰,是一个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照看与监管。
  连奥巴马宣誓时尚且要手按一本圣经,以示自己是个有信仰的人,可见信仰对人的重要性。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感恩与敬畏,没有感恩就不懂知足;
  没有敬畏就无事不敢,“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有所敬畏是优点,它会帮女人规避许多人生风险,有所畏惧故有所不为,成就一段安全系数较高的人生。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子林朗读音频

◆◆

文 | 百合

  王熙凤的判词里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话给人误导,仿佛她的悲剧是聪明太过,《红楼梦》里聪明有才干的人多的是,宝钗、探春都聪明,怎的唯凤姐最惨?
  聪明有才不是错,她错在有才而无德。纵然长袖善舞,在为人处事上也不乏送出一些顺手的温暖。但是,不能回避的是,凤姐这一生,小节无虞,大节有亏。
  老太太信任她,把家交给她打理。她倒好,月月迟发家人的补贴和仆人们的工资,原来是拿着银子私自放贷去了,平儿曾向袭人透底儿说她光吃利息这一项,“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上千两银子,合着有人民币好几十万了。
  精明分两种,一种叫凤姐,一种叫探春。凤姐精于算计,公家面上的事要办得排场、好看,还要自己不吃亏有便宜可占;
  探春也算计,公中的事要杜绝浪费要节流开源要打算长远,却在自己想吃个单炒的油盐枸杞芽儿时,先自觉给厨房送上五百钱。
  两者做事的出发点大相径庭,搞歪门邪道的倒一身正气的面前,因为底虚声气先弱了几分,所以看红楼梦里从头到尾都是探春收拾凤姐,寻她的不是,嫌她这也没想到那也没办好,凤姐倒莫名地要让探春三分。
  
  李纨也十分看不上凤姐的精刮上算。有一次为了开诗社李纨到凤姐那儿拉赞助,这姐们一时兴起,替李纨算了一下年收入,噼里啪啦一顿算,抖出李纨一年下来能有四五百两银子的节余。
  李纨气结之下,打趣说她说的都是“无赖泥腿世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
  在《最后的贵族》里,章诒和这样讲述贵族对金钱物质的微妙态度:“一方面,他们身居在上层社会,必须手中有钱,以维持高贵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又都看不起钱,并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很重。”
  按这种标准来看,凤姐对钱的做派委实不像贵族出身,她对钱的态度十分直接,从不掖着藏着。对她来说一两银子就是一两银子,是她私人账户的组成单位,看着银票上的数目增长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除此之外都是务虚。
  
  这种对金钱赤裸裸的攫取态度令周围人既自叹不如又替她尴尬,她被称为“泼皮破落户”与之不无关系,这个诨号表面上是亲昵的调侃,内里实际有隐隐的揶揄不屑。
  围棋里有句话叫“宁丢数子,不失一先”。意思是下棋时要有重点,有舍有得,只要占着先手,丢掉几个子也使得。这里面蕴含着透彻的人生智慧,做人如下棋,棋理同人理。
  凤姐肯定不会下棋,因为她在自己的人生这盘棋上是什么都不肯丢,什么都要,里外都要占尽风头。除了贪财,还贪权,贪了贾母的宠爱纵容还要贪贾琏的惟命是从,她要站在人生制高点上,接受众人的艳羡膜拜。
  尤氏曾开玩笑提醒她:“我劝你别太满了,满了就泼出来了。”真实情况是,她一面要“太满”,另一面却因想“太满”而致“太亏。”
  凤姐家里好像常年地炖着野鸡,她也曾屡屡推荐这道菜。哄闹事的李嬷嬷去她家吃酒,她说家里有烧好的滚烫的野鸡;
  从家里拿来野鸡崽子汤孝敬贾母,老祖宗吃得很受用;下雪天更是:“已预备下稀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再迟一会就老了。”------她怎么就那么爱吃野鸡?
  
  《本草纲目》记载:吃野鸡补气血,主治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凤姐泼醋那次,因为哭闹一场没化妆,贾琏看到凤姐“脸儿黄黄的”,这说明凤姐的身体其实并不好,浓妆之下容颜憔悴,不化妆便脸色蜡黄,所以才需要吃野鸡补养。
  正因为太过要强,以至累得身心两亏,流产了一个已六七个月的男胎,实在是舍本逐末。
  更可悲的是,因为不肯放权不好好保养而得了血崩,宫血不止,从此落下了病根,再难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成了贾琏纳尤二姐做二房的借口。
  以凤姐的心性,怎会容许别人来分享自己的丈夫?扮可怜将尤二姐诓进园子,明眼人如宝钗和黛玉替二姐担忧,兴儿提醒二姐说王熙凤“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要小心提防,但是晚了,凤姐已经写好了剧本要如期公映,二姐这个苦情角色不想接也得接。
  她自导自演,安排二姐前未婚夫张华到衙门告状,让二姐没有立足之地,自己又撒泼大闹宁国府,又是哭骂又是往尤氏脸上啐唾沫,将对方羞辱了个够,事后又斩草除根杀张华灭口,亏得小厮旺儿手下留情张华才逃过一劫。
  自己的孩子死了,就更容不得别人的孩子生下来:指使恶医打下尤二姐腹中的胎儿,后来又对她百般折辱,令二姐吞金自尽,两条人命就这样断送在她手上。
  
  凤姐的老公贾琏,向来心慈面软,宁肯挨打也不肯强取石呆子的扇子,与凤姐的为人大相径庭。况且二人因尤二姐之死已心生罅隙,贾琏早就发誓要替二姐报仇。
  有一天真的坐实了枕边人手上的桩桩血案,怎能不惊惧不震怒?到了这个份上,休掉她,就再不是小夫妻之间关起门来的私事,而是一次众目睽睽下的正义拷问;这也再不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恩怨,而是一个好人和一个恶人之间的决裂。
  
  主子里没有人同情她,下人们早就恨毒了她,一夜之间她四面楚歌山穷水尽,只能被遣返金陵,哭死也没用。她的命运画像是一座雌凤站在冰山上,到最后这一刻,她才发觉自己脚下的人生高峰,不过是一座慢慢消融的冰山,什么都指靠不上了,她的所有生路在之前都被自己封死,只剩下死路一条。
  接济刘姥姥算是她曾经做过的一点善事,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后来刘姥姥为感恩救了她的女儿巧姐。在不断深堕的黑暗里,她的身后总算亮起了一点孤单的微光。
  凤姐人生崩盘的直接原因是她的人品问题,往深里究,要怪她父母,是家教出了大Bug。
  有人说她心性刚强手段毒辣是因从小充男儿养大,所以没有大家闺秀的知性温柔,这不是理由,男人里彬彬有礼温厚待人的多的是。
  她小时候应该是特别伶俐所以格外受宠,父母对她百依百顺不加调教,才养成了她的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个性。
  家里没让她受传统的文化教育。堂堂金陵王家的小姐,居然不识字,没读过诸子百家的圣贤书,圣人之训一概不知,对仁义礼智信没有多少概念,缺乏做人处事的最基本道德准则。
  她的才干来自与生俱来的天分以及后天的实战经验,能干是能干,但是没有基本道德素养自我约束,就变得很可怕,如同猛虎出笼野性难驯。
  
  不读书就不思考,自然不会有“一日三省吾身”的觉悟,对尤氏、李纨明里暗里的敲打提醒置若罔闻,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吃了大亏。
  所以,女孩子不管什么出身,从小多读点书总是没坏处,不光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做人道理,让自己少走弯路避走邪路,天资越是过人者越要留心,以免长大一意孤行害人害己。
  不读书认字,儒家之理不知也就罢了,教人向善的佛和道好歹尊崇一样,人鬼神怕上一种,像王夫人那样念念经信信佛也好,王熙凤统统没有。
  信仰,是一个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照看与监管。
  连奥巴马宣誓时尚且要手按一本圣经,以示自己是个有信仰的人,可见信仰对人的重要性。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感恩与敬畏,没有感恩就不懂知足;
  没有敬畏就无事不敢,“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有所敬畏是优点,它会帮女人规避许多人生风险,有所畏惧故有所不为,成就一段安全系数较高的人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4:01 , Processed in 0.0286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